從科技是城市化AI智能建設領跑者

全國各地正在掀起前所未有的智能城市建設熱潮——據艾瑞諮詢與百度數說聯合發佈的《2019中國智慧城市發展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數量已經超過500個,居全球之首。顯然的是,隨著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勃興發展,承載了人們實現生存並且達成更為美好生活願望的城市,是又一次來到了這一重新定義城市本質的時刻——當前我們的城市,正在各類傳感器的支撐下,大步邁入智能化時代。

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讓智能城市建設成為一個新風口,IT巨頭們各展所長,競相在各大城市加快佈局,搶佔市場先機。讓我們看看以AI視覺為主導的這幾家科技巨頭的場景化落地。

WiMi微美全息/商湯/曠視/依圖雲/從科技是城市化AI智能建設領跑者

計算機視覺技術從廣義上講是讓計算機看懂世界,狹義上講就是通過豐富的視覺傳感器,理解物理世界中每個物體的位置、屬性、身份以及行為等信息。對於一個視覺應用系統而言,需要先將應用系統劃分為不同的子模塊,比如人臉識別系統,就包括人臉檢測、特徵點定位、人臉識別等不同子模塊。對於每一個子模塊,都由輸入輸出定義、數據收集、數據標註,訓練框架選擇,算法實現,模型訓練,模型選擇,模型上線等不同步驟組成。

作為國內全息視覺AR的代表企業,微美全息WiMi專注於計算機視覺全息雲服務。據介紹,微美全息覆蓋從全息計算機視覺AI合成、全息視覺呈現、全息互動軟件開發、全息AR線上及線下廣告投放、全息ARSDK支付、5G全息通訊軟件開發、全息人臉識別開發、全息AI換臉開發等全息AR技術的多個環節,是一家全息雲綜合技術方案提供商。超過4325個全息內容IP儲備, 相關專利295項,軟件著作76項,技術方面日趨成熟。其商業應用場景主要聚集在家用娛樂、光場影院、演藝系統、商業發佈系統及廣告展示系統等五大專業領域。

日前,商湯科技在2019年安博會上發佈了針對城市智能化建設的整體構想,定義“智能城市操作系統”(AI City OS)。為城市的智能化建設提供全面、可靠、開放的架構參考。

整個操作系統以可自主進行算法迭代的智能城市計算云為核心視覺中樞,打通業務需求與模型生產的閉環,並協同雲、邊、端全技術棧的能力,滿足智慧城市全場景應用的技術需求。依託計算雲的高精算法集、多場景算法倉、多維融合分析引擎,商湯科技也在積極推動開放應用平臺的建設,與合作伙伴攜手構建智慧城市應用生態,共同推動智慧城市智能化建設。

此次安博會上,商湯科技不僅詮釋了智能城市操作系統的先進架構理念,同時也展示了面向各應用場景的終端和邊緣管理產品,包括:智能汽車、智能設備、智慧交通、智慧商業、智慧校園等覆蓋人們吃、穿、住、行、娛樂、教育等全方位的創新AI產品和解決方案,讓C(Consumer)端和B(Business)端都能感受到智能城市的快速進化。

曠視自2015年進入城市管理領域以來,已經在城市安全管理、樓宇園區智能化等場景有了長足發展,為行業客戶輸出了源源不斷的產品價值和商業價值。隨著在城市場景下的不斷深耕,曠視的業務地圖也從單點佈局擴展到城市全景生態,這意味著曠視已經從原來的單一解決方案提供商升級為全棧解決方案打造者。

全棧意味著以AI算法賦能雲端、邊緣端和移動端設備,打造協同、互聯、全場景的解決方案,提供簡單易用、高效率、全流程的 AI 平臺,實現生態閉環。本次安博會中曠視通過多項創新算法、全系列 IoT 硬件矩陣、軟硬集成的城市物聯網操作系統以及可沉浸式體驗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全維度展示了曠視在城市物聯網領域的最新技術演進、取得的一系列落地成果以及強大的軟硬結合能力。

依圖科技首席技術官顏水成博士受邀出席「全球AI芯片·城市智能峰會」。此次峰會是在人工智能城市應用日趨規模化的時代背景下,聚焦AI 芯片以及城市計算與視頻物聯網領域,分享前瞻技術理論、探討產品經營方法。

隨著AI算法的高速發展、半導體摩爾定律的失效,AI算力不足的問題浮出水面,成為AI行業面臨的共同痛點。當前,算力的價值不僅關乎計算性能本身,更能讓開發者根據特定場景與特定數據流,研發出專用的算力硬件產品與軟件平臺,從而提供端到端“算力+算法”一體化解決方案。

9月,雲從攜手華為、中聯通、東方航空一起打造的東航智慧出行集成服務系統正式落地大興機場,實現了機場刷臉登機、安防動態布控、智慧航顯等應用場景的綜合落地。

雲從提供的AI技術,讓旅客登機全流程“無紙化出行”成為可能,“一張臉走遍機場”的日子很快就會到來。

緊接著10月,在“第二屆中國(廣東)人工智能發展高峰論壇”上,雲從科技正式發佈了“一臉走南沙”政務民生應用平臺,全面打造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產業聚集發展,提供灣區一體化融合的泛在智能城市服務。

從機場到城市,今年下半年,雲從在推進AI技術落地上可謂動作頻頻。

9月,雲從攜手華為、中聯通、東方航空一起打造的東航智慧出行集成服務系統正式落地大興機場,實現了機場刷臉登機、安防動態布控、智慧航顯等應用場景的綜合落地。

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需要幾個核心要素,首先是算法,需要基於深度學習框架進行訓練和部署,是產業大腦;其次是大數據,包括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數據獲取與存儲,是產業生產要素;第三是算力,為應用提供計算資源支持,是產業生產力;四是業務場景,通常是由碎片化需求構成的市場,是產業生產環境。

人類花了上千年的時間,才對城市的本質和演變過程有了一個局部的認識,也許還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弄清楚那些尚未被認識的潛在特性。未來這些企業將繼續以核心的 AI 能力為驅動,挖掘更多 AI 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不斷為客戶創造價值,為社會創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