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三市,歷史上均曾為州,現各有一區以“州”為名

江蘇省,位於我國東部沿海中段,地處黃海之濱,地跨長江、淮河,自古為“魚米之鄉”,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且名人輩出、人文薈萃之地。江蘇儘管歷代均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但是其省域歷史上曾長期分屬數個地理、文化及行政單元,作為一個省出現時間較晚。

江蘇三市,歷史上均曾為州,現各有一區以“州”為名

江蘇政區的形成依賴於行政的力量,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以南京為中心設直隸(後為南直隸),今江蘇省域才同屬一個行政區,而清朝建立後由於江南省(明南直隸)“其制過大”而被拆為江蘇、安徽兩省,其中江蘇省以江寧府、蘇州府兩府首字而得名。現在,江蘇省共十三個地級市,不僅都為歷史悠久之地且均為全國百強市,其中以“州”為名的就有五個,而以“州”為名的區也有三個,這三個區均為歷史悠久之地且區名均曾為其所在地市古稱。

江蘇三市,歷史上均曾為州,現各有一區以“州”為名

潤州區是江蘇省鎮江市的主城區,位於鎮江市區的西部,為鎮江行政中心所在地,長江與京杭大運河於此交匯,著名的金山、西津渡就位於潤州區境內。潤州、京口、丹徒均為鎮江古稱,現在為鎮江市三個市轄區的區名,其中潤州、丹徒為鎮江古建制名稱。

江蘇三市,歷史上均曾為州,現各有一區以“州”為名

鎮江建制歷史悠久,秦滅楚後就於此置丹徒縣,隋時置潤州,北宋時升潤州為鎮江府,潤州、鎮江府均以丹徒縣為治所。民國時期廢府存縣,鎮江府廢而後又改丹徒縣為鎮江縣,自1928年始鎮江為江蘇省省會。1949年鎮江解放後析為鎮江市、丹徒縣,其中潤州區源於1983年所設縣級鎮江市郊區,1984年郊區改為潤州區,後又經數次區劃調整形成現有轄區。

江蘇三市,歷史上均曾為州,現各有一區以“州”為名

通州區位於江蘇省東南部,東臨黃海、南濱長江,是江蘇省南通市主城區之一,而通州為南通古稱。通州區,古為沙洲,到唐末逐漸成陸,五代北周時設通州,民國初廢州設南通縣。1949年初南通解放後析南通縣城關設南通市,南通市、縣並置,1993年南通縣升格為縣級通州市,2009年撤市設南通市通州區。

江蘇三市,歷史上均曾為州,現各有一區以“州”為名

海州區,位於江蘇省東北部、黃海之濱,為江蘇省連雲港市主城區,是連雲港市行政中心所在地。連雲港曾長期以海州為名,歷史上曾先後為海州、海州路、海州直隸州等,素有“東海名郡”之稱。海州建制歷史悠久,秦時就已置朐山縣,而海州之名始於南北朝東魏時,東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於朐山縣置海州,民國初廢州置東海縣,海州、朐山縣、東海縣治所均為今海州區。1948年底,東海縣解放後析海州、新浦與連雲市置新海連特區,後改為新海連市,1950年與東海縣合併我新海縣,同年底又重新分置。1961年,新海連市改稱連雲港市,1962年升為省轄市,次年設海州區,建制沿襲至今。

江蘇三市,歷史上均曾為州,現各有一區以“州”為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