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小云”或非四川果農所開 疑似廣西實控人名下9家公司

起因是嗶哩嗶哩up主“路人A-”發現天貓商鋪“果小云旗艦店”(下稱“果小云”)商品存在漏洞,將一單淨重為4500g的橙子標註成了4500斤,於是帶領粉絲前去“薅羊毛”。這些“羊毛黨”知道商家不可能發出這樣的訂單,就利用平臺規則投訴商家,獲取商家的保證金賠償。

“薅羊毛”事件產生後,“果小云”在店鋪首頁置頂一則公告,表示在“羊毛黨”的攻勢下,店鋪相關商品產生了高達700萬元的訂單,自己無力承擔,店鋪即將倒閉。在這則公告裡,“果小云”負責人稱自己是農民,與叔叔合夥湊錢開店,這家店是他們的命根子。他們“跪地求饒”,請求廣大“羊毛黨”主動退款,不要投訴。

“果小云”或非四川果农所开 疑似广西实控人名下9家公司

事發後的公告裡,“果小云“稱這家店是“命根子”,只有叔侄倆負責操作與發貨

一邊是“羊毛黨”,一邊是農民,一時間群情激憤。隨後,與之相關的兩大平臺先後發聲:嗶哩嗶哩封禁涉事up主,天貓出面力挺“果小云”。

11月8日,短暫關閉店鋪的“果小云”重新上架了此前被“薅羊毛”的商品,網友紛紛解囊支持。支持立竿見影,該商品銷量一日內突破兩萬單。

然而事情果真如此嗎?荔枝新聞聯繫多方證人,進行大量調查,進行細緻梳理後發現似乎另有隱情,有些疑團尚未解開。

4500斤的錯誤是抄來的?

果小云負責人:是對方抄我的!

劉先生是疑似被“果小云”抄襲店鋪的合夥人之一。他告訴荔枝新聞,10月26日,自己家店鋪因失誤,錯將4500克的橙子標註成了4500斤。錯誤產生後,短時間內並未出現“薅羊毛”訂單。

劉先生表示,第一筆涉嫌“薅羊毛”的訂單產生於11月1日下午5時36分,因為此時相關商品訂單量開始急增。意識到反常的店鋪運營馬上發現了錯誤,並第一時間下架了相關商品。此時距離第一個“羊毛訂單”僅過去一個多小時,但已產生上百訂單。

劉先生告訴荔枝新聞,最大的一單一個人買了20份橙子。若依照錯標的重量寄出,將有9萬斤,也就是45噸。顯然,店鋪不可能將這份貨物寄出,於是投訴接踵而至。有“羊毛黨”氣焰囂張:賠了錢我也要吃橙子。

“果小云”或非四川果农所开 疑似广西实控人名下9家公司

劉先生的店鋪已有“羊毛黨”投訴成功

本打算自認倒黴,但接下來的事情讓劉先生始料未及並逐漸跌破眼鏡。在他已經下架了相關商品後,仍有電話不斷打進他的手機,而且似乎越來越多,都是告訴他店鋪標錯的事情。

按照來電人提示的店鋪名稱,劉先生找到了“果小云”,此時,4500斤一份的橙子仍然掛在“果小云”店鋪,劉先生髮現,這件寶貝除了更改了廠名,商品詳情和聯繫電話全部照抄了自己家店鋪。

此後劉先生一邊經受數不清電話的狂轟濫炸,一邊試圖聯繫“果小云”更改掉錯誤,無果。於是劉先生只能通過網絡發文尋求公正。

11月11日,“果小云”在店鋪發出一篇文章,對被指抄襲商品詳情一事進行了回應:聯繫了其他果園協助提供果子,且授權了圖片。

“果小云”或非四川果农所开 疑似广西实控人名下9家公司

“果小云”對網絡質疑的回應

對這樣的表態,劉先生完全無法認可:“這份回應講的是店鋪重開之後,但大家關心的是店鋪重開之前的詳情頁面哪裡來的?不還是沒說?”

12日,荔枝新聞獨家聯繫到“果小云”實際控制人之一,其電話歸屬地為廣西玉林,她默認了自己與覃某是“果小云”負責人後,堅稱不曾抄襲其他店鋪,自己店鋪也從未有過別人手機號,是其他店鋪抄了自己的詳情信息。

對於“果小云”的這番回應,劉先生表示,自己有全部證據,“‘果小云’是否敢發公告說我抄他?”

“果小云”或非四川果农所开 疑似广西实控人名下9家公司

劉先生向荔枝新聞出示了事發後自己在“果小云”的截圖

“果小云”店鋪負責人或身在廣西

名下9家公司

“果小云”遭遇“羊毛黨”的第一時間,和劉先生一樣,同樣試圖提醒“果小云”店鋪錯誤的還有身在北京的曹同學。

曹同學是個購物達人,11月1日晚上8點,從購物群獲悉“果小云”有便宜貨後,曹同學也點開了店鋪主頁。但他發現,這哪是什麼折扣啊,分明是店家的失誤,於是他試圖聯繫店家告知。

他先後嘗試了撥打店長電話和發送店鋪私信的方式,全部沒有成功。於是,這個錯誤就一直掛在店鋪頁面,任憑“羊毛黨”們搶購。

曹同學當然無法通過店鋪預留的聯繫電話找到負責人,因為這個電話早已不屬於“果小云”。11月11日,荔枝新聞聯繫上這個電話的主人之後才發現,這個電話的擁有者是“果小云”的前店長練先生。

“果小云”或非四川果农所开 疑似广西实控人名下9家公司

11月12日,店鋪服務電話仍顯示為練先生手機號

練先生表示,這兩天他苦不堪言。他告訴荔枝新聞,自己在事發的前一天早已簽了手續將店鋪轉讓給了“果小云”現在的負責人,是他們自己操作失誤才導致如今的局面。

練先生說:“他們有錯誤,要維權都與我無關,可是怎麼能還把我的電話留在店鋪裡面呢?”原來,事發之後,練先生的電話早已被打爆,打電話的都是不知情的人,有“羊毛黨”,也有試圖提醒店家的好心人,比如曹同學。

隨後,荔枝新聞在天眼查證實了練先生所講的這次轉讓,也找到了“果小云”的實際控制人趙某芳與覃某。經查,覃某名下的公司多達9家。

“果小云”或非四川果农所开 疑似广西实控人名下9家公司

北流市鑫果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系“果小云”的註冊公司,此前歸練先生所有

這9家公司中,7家在廣西,1家在廣東,另有一家在南京,沒有一家位於四川。而覃某在這些公司中分別擔任法人、執行董事、監事等職,基本為實控者或實控者之一。

“果小云”或非四川果农所开 疑似广西实控人名下9家公司

天眼查信息顯示,覃某名下的公司多達9家

“果小云”的店鋪信息顯示橙子產自成都,而記者下單後實際的發貨地也在成都蒲縣,那麼兩位實際控制人怎麼會都在廣西呢,又是不是農民呢?

11月11日,一位自稱“果小云”負責人哥哥,可以全權代表“果小云”發聲的人士向荔枝新聞就這一問題回應稱:“我們當然是農村的,都是農村戶口你要不要看?家裡還有自留地。”

可是記者追問“農村戶口與農民或者果農是否可以劃等號”,“到底是四川農村還是廣西農村”等問題,對方卻拒絕再談。

事後記者注意到,這位操著廣西口音,自稱“果小云”負責人哥哥的人與覃某共同出資開設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兩人電話歸屬與公司註冊地均顯示為廣西玉林。

“果小云”或非四川果农所开 疑似广西实控人名下9家公司

被薅期間曾上架1500元天價橙?

“果小云”回應:不便透露

除了涉嫌抄襲別家店鋪信息和事後偽裝成四川果農賣慘,有知情人指出,“果小云”還涉嫌自己薅自己“羊毛”。

該知情人向荔枝新聞出示了兩張店鋪截圖,顯示“果小云”曾上架過1500元一份的天價橙子,而且還產生了訂單。

“果小云”或非四川果农所开 疑似广西实控人名下9家公司

那麼“果小云”是否曾有這樣的舉動?11月12日,荔枝新聞聯繫上“果小云”的負責人之一,對於這樣一個問題,該負責人並未否認,而是在沉默之後回應:相關店鋪信息不便透露。隨後迅速掛斷電話。

對此,我們不禁產生疑問,為何在11月1日出現將4500克錯標成4500斤的錯誤後,店鋪無視網友們的私信提醒,而將這個錯誤一直維持到11月3日?

若如“果小云”店鋪回應所說,這段時間運營者不在場,且有不在場證據,那麼1500元一份的天價水果是誰上線銷售的?

“薅羊毛”事件發生以來,“果小云”吸引了眾多目光,也接納了無數善意。截至目前,店鋪單份商品銷量已經突破3萬單,面對好心人的疑問,一句“店鋪信息不便透露”似乎不是應有的態度。

如果確實是四川果農遭遇“薅羊毛”,或者就是普通商人,那麼公眾從來都不會吝嗇向弱勢群體散播善意;但如果果農身份系偽造,店鋪信息系抄襲,還自己上架天價橙子購買,那麼,公眾的這份善意也絕不該被消費、被利用。

關於中美貿易戰,這些消息都是假的!搜“中國網”抖音號(787874450),看你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