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店鋪‘果小云’被薅羊毛,卻牽出背後貓膩

4500斤橙子僅售26塊錢,乍一聽起來,您可能覺得這是個騙局或者是聽錯了,但這樣難以置信的標價卻真的出現在了現實的生活當中。商家的這一誤操作被網絡視頻博主發現並宣傳後,淘寶店鋪“果小云”也很快就被“薅了羊毛”。

僅僅一天“果小云”店鋪就產生了23萬件訂單。事件發生後,“果小云”一度關閉,店內公告曾稱:“該天貓店由叔侄倆人打理,侄子小布負責網店運營,叔叔負責採摘發貨。”而在“薅羊毛”事件發生後,他們請求網友退款,留條生路的道歉信,也著實打動了很多人,不僅客戶願意退款處理,淘寶方面也給予了支持和保護,店鋪得以恢復運營。

淘寶店鋪‘果小云’被薅羊毛,卻牽出背後貓膩

本以為事件將以這樣一個暖心的結局收尾,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在“果小云”被薅羊毛的過程中,另一四川店鋪店主的電話竟然也被打爆,客戶稱要找“果小云”,這位店主隨後發現,“果小云”是完全複製了自己店內的產品的參數,其中包括聯繫方式。抄襲事件發生後,果小云再次刪空天貓點所有產品。有信息顯示,果小云甚至可能涉嫌使用“店群”模式經營。

劉先生是四川的一家淘寶水果店店主,正值橙子上市,10月下旬,他將店裡的一款產品的稱重單位“克”設置成了“斤”,11月1號下午六點,有訂單湧入時,他發現了這一問題,及時下架產品。

劉先生:“4500斤是我10月26號的自己設置錯誤的, 11月1號晚上,被薅羊毛的時候,其實我是第一家被薅的,然後我及時發現了,就是說下架了,也就100來單左右,加損失賠付的金額不超過1萬塊錢。”

但是晚上七點開始,大量電話湧進他的手機,對方都在找“果小云旗艦店”,稱是在產品參數中看到的電話。

劉先生:“一直在找一個叫果小云的人。我就很好奇,他們說通過店鋪裡面臍橙產品參數的設置裡面的電話找到我,我後面就直接去搜,他們才發現他們的產品和我的完全一樣。”

劉先生在淘寶搜索,發現這家店鋪的臍橙用了與他們完全一樣的圖片、詳情頁。

劉先生:“它主要是複製我的店鋪的整個的產品的信息,包括詳情頁還有我的產品參數設置的信息。他們只修改了他們的廠址和倉庫,還有一個產品生產許可證這個代碼,其他的完全沒有改,我的身份號碼也沒有修改,發貨地他只留了我們四川遂寧,然後4500斤的規格,他也沒有修改。”

淘寶店鋪‘果小云’被薅羊毛,卻牽出背後貓膩

受訪者提供的店鋪信息抄襲證據

違反淘寶版權保護規則是一方面,因為 “果小云”產品設置是直接複製,因此重量單位問題未被及時發現。果小云以26塊錢4500斤的價格售出了23萬單,隨產品售出,劉先生的電話被消費者獲取。

劉先生說,同樣的產品被抄襲到天貓商家,對店鋪的整體項目銷量會產生多大的影響無法估算。自己和店鋪合夥人試圖通過各種渠道聯繫對方。

劉先生:“因為當時是通過微博、抖音聯繫他們的,因為當時我們也不知道電話號碼,直接就說把我們拉黑了,發了信息沒回復。”

淘寶店鋪‘果小云’被薅羊毛,卻牽出背後貓膩

隨後,劉先生在網絡發帖,直指果小云抄襲。事件發酵之後,一位自稱是果小云方面的人給劉先生打來電話,在劉先生髮給中國之聲的原始錄音中,對方表示“賠償500塊”。

自稱是果小云方面的人:“我的建議就是說給你這邊補償500塊錢,你看這樣子可以嗎?其實大家都是做水果的,我覺得我們可以交朋友。我覺得你認識我們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情。真的不要在乎這點小錢了,以後我們是做大事的人。”

淘寶店鋪‘果小云’被薅羊毛,卻牽出背後貓膩

淘寶店鋪‘果小云’被薅羊毛,卻牽出背後貓膩

淘寶店鋪‘果小云’被薅羊毛,卻牽出背後貓膩

淘寶店鋪‘果小云’被薅羊毛,卻牽出背後貓膩

前後兩次通話長達17分鐘,果小云方面一直催促劉先生方面給出答案,並稱:“大家可以交個朋友,‘果小云’背後的資源不可想像”。

果小云方面:“眼光放長遠一點,很多是一些資源整合,大家可以交朋友。明白不?假如說你這次幫了我,下次我我們還可以合作,對不對?廣西的渠道,還有湖南的,還有各方面渠道,我們這邊的渠道,你是遠遠無法想象的。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一些供應鏈合作,(淘寶)小二這邊也答應給我們上一些資源位,作為我們的補償。”

對於這樣的溝通,劉先生及其合夥人顯然無法接受。

劉先生:“因為這個事情我肯定需要‘果小云’(小布)本人來進行一個道歉說明的,他說‘果小云’還小。”

為什麼“小布”本人不能出面道歉?昨天下午,記者打通自稱是果小云哥哥的電話,對方稱“小布”在外地發貨。

自稱果小云哥哥:“不是自己種的,橙子是四川發貨的,我們廣西玉林的,橙子怎麼可能是自己種的?那邊之前種的是番石榴。我們公告上面說了嘛,為我們之前抄襲做一個責任的承擔,我們現在想就是說把整件事情給澄清,然後讓生活平靜下來。”

至於店鋪為何要複製別人的產品,對方沒有正面回答。

自稱果小云哥哥:“這個問題主要是出現在我們面對媒體的經驗相對比較少,然後我們一直對媒體這一塊遲遲沒有回應。”

據媒體報道,這家果小云天貓店在今年10月曾進行過轉讓,註冊在廣西北流的公司被玉林的覃藝等人接手,之後發生“薅羊毛”事件。

淘寶店鋪‘果小云’被薅羊毛,卻牽出背後貓膩

果小云旗艦店所屬公司股東為趙曉芳、覃藝

有網友發現,果小云方面接受媒體採訪的工作人員中,有一位叫“張峰”的人,他與覃藝在廣西玉林開辦了一家名為“穿雲電商”的公司,專營“無貨源店群”。

淘寶店鋪‘果小云’被薅羊毛,卻牽出背後貓膩

淘寶店鋪‘果小云’被薅羊毛,卻牽出背後貓膩

簡單說,店群就是利用軟件採集淘寶上的熱銷爆款,之後在自己的店鋪上貨,有一些店群是如果有人拍貨,就去上家拍,把收穫地址與電話改稱實際買家的;還有一些會發自己渠道內的貨。無論哪一種,都不用編寫產品信息、不用人工上架寶貝等,這種“無本萬利”的模式,被形容為普通賣家流量的“吸血蟲”。一段果小云方面與劉先生的談話中,側面印證了這一點。

果小云方面:“其實都知道,做店的,我們的貨源也是找你們發的,所以那個時候填了你的電話。”

劉先生:“可是我完全不知道這個事情了,而且從來沒有提前聯繫過我。”

今年4月,淘寶曾發佈公告:發現部分賣家以不正當方式批量複製他人店鋪內的商品,通過購買他人店鋪內商品完成自己店鋪內交易的行為,嚴重干擾市場正常運營秩序。對異常店鋪進行處置,多次違規的,還將限制使用特定管理工具。

是否利用店群模式運營,“果小云”及淘寶方面暫時未進行回應。阿里巴巴公眾與客戶溝通部工作人員曹喆表示,針對媒體報道的果小云店鋪存在轉讓的情況,平臺正在核查。

曹喆:“從天貓淘寶平臺數據來看,果小云旗艦店突然獲取大量訂單和遭遇大量投訴的情況屬實。整個過程中,天貓淘寶平臺考慮了商家的實際情況,並按照平臺規則公正處理。對於媒體後續報道的內容,我們看到有媒體報道稱,該店鋪在十月下旬存在店鋪轉讓的情況,對此天貓淘寶平臺正在進行核查,根據規則,店鋪需要在規定期限內更新相關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