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1》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中庸之道,是一直欣赏的为人处世的态度:谦和淡然,不偏不倚。

就像白茶当中的白牡丹,不似白毫银针那般清高冷艳,也不像寿眉一样粗犷浪荡。

白茶之中,唯它,如一位谦谦君子。

正如《中庸》里所谈到的:“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白牡丹的性子便是如此,喜欢它的人自然会懂这份纯粹。

倘若还不了解这位君子,不如赶紧读今天的这篇文章,读懂白牡丹的内在美。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2》

什么是白牡丹?

根据最新国标规定,白牡丹指的是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中的一芽一、二叶为原料。

经过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春茶季时,它比白毫银针采摘得晚些,却又比寿眉来得早些。

细窄的叶面外表下,藏着的是布满叶背的白毫。

它的茶梗细小,芽身肥厚,叶片娇嫩。

一两片的嫩叶夹着芽头,外形颇似花朵,连干茶中都带有丰富而有层次的花香。

为此,称其为白牡丹是相当贴切的。

白牡丹又分为四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特级的白牡丹极嫩,仅比白毫银针稍微迟了一些。

芽头饱满的特级白牡丹,民间有着“牡丹王”的霸气称号。

由于采得早,牡丹王甚至于没有茶梗,将细窄的嫩芽剥去后,模样形似白毫银针。

而普通的白牡丹,以一芽一二叶为主,二叶较细小,白毫遍布,但却不如特级来得浓密。

采摘日期和等级的先天不同,决定了这些白牡丹们,未来拥有着不同的风采!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3》

白牡丹的香气和滋味如何?

白牡丹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馥郁而有层次的花香。

桂花香、兰花香、栀子花香、铃兰花香……百变多样,细细琢磨,令人目不暇接。

这是因为,白牡丹内部丰富的芳香类物质。

这类物质在茶叶生长和制作过程就不断的被挖掘出来,好好存放到一定的年份之后,花香渐隐,还

能沉淀出浓郁的陈香、药香、粽叶香。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白牡丹的毫香也是不弱的。

虽然不及银针来得浓烈,但是韵味十足,比寿眉有绵劲。不张扬却又内藏风韵,柔悠,细长。

就滋味而言,白牡丹的汤水有劲道,浆感满满,喝在嘴里,淳和稠滑,清新灵动。

以2019年的牡丹王为例,它的香气浓郁而不猛烈,徐徐沁出清香,妙曼淡雅。

嗅一嗅干茶,温润清新的花香伴随着毫香散出,植物气息滑过鼻尖,细腻绵长。

新茶时期的白牡丹,香得活泼清新,清冽舒爽。

沸水一注,香也变得更加多样有层次,除了花香和毫香,鲜笋香、竹叶香等慢慢浮现,让人甘心沉湎其中。

品上一杯,甘和淳爽。

清新的滋味在舌尖萦绕,带着让人身心舒畅的绵劲。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4》

好的白牡丹源于好的制作工艺。

好的制作工艺才能沉淀出好的茶香和滋味。

白牡丹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及时薄摊薄晾。

只有萎凋到位了,芳香物质才能更好的保留,花香也愈加丰富,茶汤清润。

萎凋不及时,会损耗白茶的养分物质和芳香物质,造成滋味大为逊色。

而遇上直接放置在太阳底下进行持续暴晒的白牡丹,那么更是香气大减,风味折损过半。

这样的白牡丹,做成了成品,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差等货。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5》

什么样的白牡丹值得收藏?

藏茶是一件不少茶友们都追捧的趣事。

但藏,咱得藏好茶。

一款好的白牡丹总的来说,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茶香足、茶汤醇厚,苦涩不显、含水量达标。

就茶香而言,至少必须要包含毫香和花香。

香气越足,茶叶的内含物质越丰富,品质也就越好。

就汤感而言,不苦不涩,汤感有劲,浆感满,淳和稠滑,令人口齿生津。

此外含水量也有着严格的标准,据最新国标规定,合格的白茶成品,含水量不得超过8.5%。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什么是白茶白牡丹?这三点基础入门知识,请先收下

《6》

白茶大致分为三类: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寿眉作为新手进入白茶门槛的友好茶。

价格亲民,茶香醇厚,滋味饱满,赢得了不少称赞声。

当尝试过寿眉后,不妨试试这以花香名扬白茶界的白牡丹。

白牡丹那不张扬的纯粹,恰到好处的韵味,都让人格外欢喜

既不矫情也不彪悍,恍若谦谦君子,淡然处之。

这一杯白牡丹,已经备好,只等君来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