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王秀蘭老人的幾張照片,見證了她與新中國共成長、共進步

 70年春夏秋冬,70年風風雨雨,有一群人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新中國的建設。與共和國同齡的王秀蘭,是新中國成立70年發展變化的見證者,更是實踐者。


亳州王秀蘭老人的幾張照片,見證了她與新中國共成長、共進步

看著照片,王秀蘭老人的思緒一下子回到學生時代。王秀蘭是亳州市譙城區龍揚鎮人,小學在立德鎮讀書,初學就讀於油河中學,高中就讀於亳州二中。

說起自己的學生時代,王秀蘭記憶猶新:“當時交通很不方便,基本上沒有見過自行車,更沒見過汽車。三年的油河中學時期,都是步行,那時候學校離我家有50多里路,基本上每天中午吃了飯就回去,三五個學生一塊走著回家,很多時候腳都磨成泡。”

王秀蘭回憶,當時不僅交通不方便,大家的日子過得也是緊緊巴巴的,平時吃的都是糠菜雜麵,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一個好面饅頭。1970年,王秀蘭去合肥上大學時,穿得還是連襟樣式的粗布衣服,樣式簡單,顏色單調。

1972年,王秀蘭大學畢業後,先後被分配到亳州一中、立德鎮、古城鎮教學或任職。回想起那個時候,王秀蘭老人說,當時下鄉檢查工作的時候,一般還是步行,有時候會騎著自行車,一個鄉鎮一個鄉鎮的檢查,基本上得三四天才能檢查完相關工作。

亳州王秀蘭老人的幾張照片,見證了她與新中國共成長、共進步

1978年,改革的春風悄然吹來,從那以後,變化也在慢慢發生。1986年,王秀蘭在薛閣辦事處大院裡拍了一張彩色照片,身上的衣服也從連襟樣式變成了西裝樣式。


亳州王秀蘭老人的幾張照片,見證了她與新中國共成長、共進步

1996年,王秀蘭在老亳州賓館也拍了一張照片。相比較之前的樣子,王秀蘭的衣著鮮豔了,樣式更新了,就連她的髮型,也從原來的短髮變成了燙髮。這些變化正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證明。

亳州王秀蘭老人的幾張照片,見證了她與新中國共成長、共進步

幾十年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精神生活也發生了很大進步。2009年3月,王秀蘭任市老年人體育協會主席,專門負責老年人運動、健身等方面的工作。從2009年到現在,10年時間裡,王秀蘭一共組織並開展了460多項關於老年人健身運動的工作和活動,有太極拳、武術、柔力球、健身球、氣排球等健身項目,提高和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身體素質。

亳州王秀蘭老人的幾張照片,見證了她與新中國共成長、共進步


亳州王秀蘭老人的幾張照片,見證了她與新中國共成長、共進步


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王秀蘭見證了新中國從曾經的貧窮落後到如今的繁榮富強,同時她也是實踐者,用勤懇、踏實的工作,為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獻上自己的力量。

亳州王秀蘭老人的幾張照片,見證了她與新中國共成長、共進步

對於王秀蘭老人來說,能與新中國共成長、共進步,是她最為驕傲的事。王秀蘭說,祖國今後會更加強大,我作為一個老同志、一名老黨員,要響應黨中央的號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黨的事業,特別是我們老年人健身運動這方面,貢獻出自己畢生的精力。(記者 孫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