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在曲靖市文昌街曲一中旁有一仿古院落,这里曾是曲一中的一部分,因收存有两件国宝,现在单独开辟出来以供游人参观。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这两件国宝是:《爨宝子碑》和《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进到院内,环境不错,虽不是真正的古建筑,但也显得古朴清幽。院中有一正殿,目前并未开放。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爨宝子碑》就在左侧的爨碑亭中,只不知把这样一栋殿堂式的房子叫做亭是否准确。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爨宝子碑》现在被玻璃罩罩住,看起来,对于国宝的保护是非常认真与严格的。爨宝子碑也被称为小爨碑,因爨氏碑刻现存有两块,陆良的《爨龙颜碑》高3.88米,宽1.46米被称为大爨碑,《爨宝子碑》高1.83米,宽0.68米所以称为小爨碑。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爨宝子碑》全称是《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立于公元404年,距今已有1600余年,是云南现存古碑中年代较为久远的一块(年代更早的是汉代的《孟孝琚碑》)。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爨氏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云南的实际统治者,虽也归属中原王朝,但这一时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政局不稳,战乱频繁,中原统治者自顾不暇,也就无力顾及边远的云南了。

爨宝子即是爨氏家族中一位成员,世袭建宁太守。从碑文中可知,爨宝子23岁英年早逝,虽然碑文记述了他的生平,但多为综述性的,并不见具体的历史事件,因此我们只能大概知道,爨宝子为陆良(同乐)人,曾任主簿、治中、别驾,后任建宁太守,另外,从碑末的官职题名也能了解到爨氏统治时期的官职名称。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爨宝子碑》碑赞誉的还有它的书法艺术,被称为中国书法的”南碑瑰宝“。但我们仔细看碑文的时候,总觉得这种字体有点怪异,似隶非隶,似楷非楷,因为这时候处于中国历史上书法隶属与楷书的过渡阶段。另外也许是地处”南蛮“之地的云南和内地在书法用笔上的认识差异,总觉得这种字体从结构和笔峰上来说,少了些洒脱,多了些彪悍。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保存于会盟碑亭中,该碑立于公元971年,为北宋时期大理国段氏所立。距今也有1000多年了。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碑中记述了大理国段素顺明政三年,段氏出征滇东平乱后,回到石城(曲靖),召集三十七部首领会盟立誓,颁赐职赏的情况。三十七部是南诏时期崛起的滇东三十七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段氏最早就是从三十七部借兵,会于石城之后西进大理建国的。

大理国时期,三十七部与大理段氏关系复杂,时和时乱,段氏此举看来也是借平叛之机恩威并施,加强统治。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滇东三十七部基本也等同于现在的三十七个县,云南的朋友看看三十七部中有没你的家乡。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爨宝子碑》和《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同为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该来说在国家级保护文物中含金量是很高的,是什么原因会让一块墓碑和一块地方性的会盟碑会有这样高的历史价值呢?这就要回到一些历史事件上来说了。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爨宝子碑》为东晋年间碑刻,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至东汉形成了树碑立传的习俗,孝为先的思想也让对于死者的厚葬习俗达到了近乎奢靡的程度,而三国时期的长年战乱天下凋敝,于是曹操提倡节俭下了一纸禁碑令,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之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同样战乱频繁,禁碑令就这样得以延续下来。因此这一时期的碑刻非常稀有,而云南山高皇帝远且不受朝廷实际控制,也才会无视禁令立碑。

《会盟碑》为大理国时期碑刻,古代会盟碑本就不多,另外大理国后存史料非常有限,这应该与朱元璋平云南后对大理的文化毁灭不无关系,因此,《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同样显得非常珍贵。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这两件国家级的宝贝集中起来供游人参观真是很不错的,不过开放参观的时间却不是很充分,想去参观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每周二、四、六、日四天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为上午8:30-11:00,下午15:00-17:00。

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两件都是国宝

这是两件开放供游人免费参观的国家级文物,但这里是被称为爨文化博物馆却是非常的意外,毕竟只有两件文物,且《会盟碑》并不属于爨文化范畴。于是,这里也成了游人眼中罕见的仅有两件文物的博物馆,说起来也算很有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