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神祕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牛人檔案

姓名:郭旗

養殖品類:多寶魚

養殖規模:7萬尾

養殖地址:遼寧省蓋州市

養殖秘籍:細緻觀察市場,瞭解市場變動,當機立斷擴大養殖規模,根據市場需求分級養殖,擴大銷路。

為還債,養殖多寶魚

遼寧省蓋州市莊林村23歲的郭旗大學畢業不久,就和郝赫結了婚。新婚不久,2011年7月,公公在開家庭會議的時候突然拿出了一沓厚厚的欠款單,一共欠了2000萬元!

郭旗只知道公公開的海參育苗廠一直是虧損狀態,但沒想到居然欠了這麼多錢。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2011年7月,郭旗和丈夫郝赫雙雙辭掉了工作,一起接手了養殖場和鉅額債務。

接手之後,郭旗在養殖場轉了三天,幹了三件大事兒。第一件,她把公公廠裡的3000斤海參苗全部賣掉,賣了20多萬元;緊接著,她把以前的海參池底部全部塗上增滑的材料;第三件事——買多寶魚。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郭旗在買魚之前,發現當地做海參育苗的人越來越多,海參苗的價格也從高峰期的270元一斤,降到了30多元一斤,基本不賺錢。

2011年,那時候當地養殖多寶魚的人很少,而成品多寶魚一斤價格就達到30多元,每斤的養殖純利潤更是能達到十幾元,看到這麼大的利潤空間,郭旗決定改養多寶魚!

多寶魚不愛活動,就算遊動也是貼著池底慢慢遊,很少到池子中上層。郭旗為了避免它們被粗糙的池底劃傷,就將池底塗上了增滑的材料。

她買了7萬多尾多寶魚苗,開始養殖。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小兩口把希望全部都寄託在那七萬尾多寶魚苗身上,他們精心餵養,一年之後,這批魚終於可以上市了。可眼看就快要上市的時候,魚卻得了腸胃炎,一個月就死了兩萬斤。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就在郭旗愁的吃不下飯睡不著的時候,她的養殖場裡來了一個人。

借款建房留人才

這個人叫張先地,是一家多寶魚飼料公司的銷售人員。他們進行了專業培訓,所以張先地很懂多寶魚的養殖技術。他來到郭旗的養殖場推銷飼料,在車間裡轉一圈就發現了問題。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張先地發現郭旗的設備太陳舊,多寶魚養殖需要水中溶解氧濃度達到60%以上,但郭旗的養殖池溶解氧濃度只有40%。他建議郭旗更換養殖池的輸氧管,加大輸氧量。

郭旗嘗試著先換了一半池子的輸氧管,沒想到,換完輸氧管後,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原本一天死幾十條魚,變成了一星期死幾條魚。

郭旗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興奮的她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把人留住。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郭旗打聽到,張先地和同事們租住的地方環境很差,她對張先地說她要專門給他們建一個房子,免費住,不要錢,只要張先地他們能來指導自己。

張先地根本不信,他覺得郭旗是在吹牛。沒想到, 3個月後,郭旗真的把房子建好了,還邀請張先地和他的同事們來免費使用。這下,張先地和他的同事們都很感動。從此以後,他們每天都先來郭旗的養殖場廠進行指導,結束後再外出推銷飼料。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有了張先地的指導,郭旗才知道原來就連簡單的餵魚也大有玄機。多寶魚吃的都是冰鮮雜魚,它們的腸胃很脆弱,一週只能喂6天,剩下一天讓它們清清腸道反而更健康

2014年,靠著張先地和他同事們的指導,郭旗養魚的成活率由原來的百分之四五十提高到了90%以上。

到了2014年5月,郭旗的魚又可以上市了。這次,她跑到300多公里外的瀋陽一家水產批發市場進行銷售。

因為市場上多數多寶魚都是外地長途運來的,郭旗的運輸距離近,魚的活力好,品質好;價格也和外地魚一樣19元一斤,很快就賣出去了。一年銷售額達到100多萬元。

細心觀察市場趨勢,逆勢擴張

隨著時間的發展,當地養多寶魚的人就迅速增加到了100多個。養的人多了,價格就開始下降。

到了2016年的時候,多寶魚的價格從30多元一斤跌到了11.5元一斤。就在這個時候,郭旗卻要花400萬元收購當地最大的兩個多寶魚養殖場。

為了收購,她居然提出了分期付款的方法,每月付50萬,分8次付清。

她說她有一個寶貝,這個寶貝就是記錄銷售多寶魚的賬本。郭旗從2012年開始記賬,一直到2019年,所有養魚的成本細節帳她都記得清清楚楚。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因為帳記得細,郭旗把養魚的成本摸的很透。她發現扣除所有成本,魚價即使跌到11.5元一斤,別人是虧錢的,但她因為養殖成活率高、成本低,所以每斤魚仍有5角錢可以賺

雖然自己的利潤低,但薄利多銷還是可以賺一筆。但自己的養殖場就那麼大,想要多賺一些還是得儘快擴張。最終讓郭旗拍板做決定的是一張神秘的圖。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這張圖是一張價格波動曲線圖。郭旗自從養上多寶魚,每賣一次魚她都會把價格做一個標註。時間一長,郭旗就得到了一張價格波動曲線圖。通過研究這張圖,郭旗有了兩個發現。

一個是多寶魚的價格一旦持續一段時間的高峰,就會開始下降,一段時間的低谷後,又會出現攀升,總是反反覆覆。再一個發現,無論多寶魚的價格再怎麼跌一般都不會跌破12元。

郭旗看到2016年8月,多寶魚的價格竟然跌到了11.5元!按照圖上的判斷,郭旗覺得魚價不太可能再往下降了,最多半年左右,多寶魚的價格應該就會回升。

半年過後,多寶魚的價格果然開始上漲,從11.5元一斤漲到了26元一斤。郭旗純賺了1000多萬元,一舉還清一半多的債務。

根據市場需求,分級養殖

規模擴大後,因為貨源充足,很多外省的經銷商也都開始來找郭旗買魚。郭旗發現,各地經銷商喜歡的魚,都不一樣。奔波了一個多月,她終於揭開了這裡面藏著的秘密。

東北人喜歡吃燉菜,容器用的是大盤子大盆,所以要求多寶魚的個頭要大一點,在2斤左右;北京、河北的消費者喜歡吃清蒸魚,裝魚的盤子也要小一些,喜歡1.5斤左右的魚;湖南、四川的消費者喜歡吃辣,魚太大的話不好入味,所以重量在1.3斤左右正合適;廣東人吃飯比較精細,菜的分量比較小,雖然也愛吃清蒸多寶魚,但更喜歡1斤左右的魚;而在山東沿海地區,那裡的人喜歡吃生魚片,大魚片切起來更方便,更偏愛3斤及以上的魚。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消費市場摸透了,郭旗一回到養殖場就著手把魚按照大小分成五種不同的規格,根據不同地區的消費需求進行養殖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可養了一段時間後,她又發現了問題。

同一批魚苗放下去後,有的魚長得快,有的魚長得慢,小魚搶不到食物不長個,大魚越長越大。這樣一來,就得靠工人把魚進行分池。600多個養殖池,分一次就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郭旗找到分魚機加工廠,想定做一臺自動分魚機。半年之後,分活魚的機器做好了。在機器上設置好不同的重量數值,分別對應不同的出魚口,工人們將活魚放到傳送帶上,魚會被擋板撥進對應重量的出魚口,掉到下面的筐子裡。分好的魚,再由工人放進養殖池繼續養。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一個池子的魚有1500斤,原本人工挑魚至少需要一個小時,而現在機器十分鐘就可以解決,而且分的更精確。

魚的規格分的更精細了,但價格還跟別人的一樣,水產經銷商們都紛紛來買郭旗的魚,還吸引了生鮮超市主動與她談合作。

一邊走批發市場,一邊走生鮮超市,多渠道銷售多寶魚讓郭旗在2017年又純賺了近1000萬元。

此時離郭旗創業只有6年半的時間,她就徹底還清了公公欠下的鉅額外債。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2018年,從郭旗手裡賣出去的多寶魚達到200多萬斤,年銷售額達到3000多萬元。

改變養殖方式,多產業規避風險

好不容易賺了錢,郭旗卻打算養海參。原來,郭旗這次要養的海參跟公公當初養的不一樣。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郭旗承包了300多畝的近海養殖區,圍起圍欄放入海參苗,按照仿野生的方法進行養殖,海參生長在海底礁石上,吃藻類、貝殼,五年左右才能長成成品參。

郭旗覺得多一個產業,在遇到風險的時候就能幫助她規避掉一些。如果多寶魚市場行情不好的話,海參就可以中和一下。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仿野生的成品海參生長期長,為了快速回籠資金,郭旗也養殖銷售一部分海參苗。2019年前8個月,海參苗的銷售額達到了500萬元。郭旗的幾個養殖場,帶動就業100多人。

郭旗和郝赫兩口子賺到錢後,他們還回到老家遼寧省蓋州市,帶著鄉親們一起養殖多寶魚和海參。現在跟著她養殖的農戶也達到了十幾戶。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從三元兩元記支出賬,到細緻繪圖總結規律,郭旗對養殖成本和市場波動都做到了心中有數,所以就有了行情低谷時的逆勢擴張,一舉擴大了規模,掌握了市場主動權。創業,靠的就是細心。

一種神秘的魚,讓她還清了2000萬債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