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有何道理?是真的嗎?

老農說鄉村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春是什麼意思?你懂嗎?

俗語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俗語至今仍然為人們所口口相傳,農村的很多俗語都包含著很大的智慧,因為這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也是農民摸索著實踐經驗總結而來,包含了從人的衣食住行,到為人處事,再到風氣習俗和生活方式的各個領域。

天氣尤其是俗語中出現最多的一個,因為中國古代是個男耕女織的時代,種田一直是農民養家餬口的重要來源,因此天氣的變化就和農作物的生長密切相關,也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由此老祖宗總結出了很多的俗語,“立春”就是農民關注的一個節氣之一。

那麼“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這個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這裡的“春”是指立春,如果一年之內有兩個立春,那麼動物的皮毛就會賣的非常的貴。為什麼這麼說呢?

根據老祖宗的經驗總結,如果一年之內有兩個立春,那麼天氣會非常的寒冷。在以前的中國農村,冬天似乎是一個難熬的季節,這個時候的人們不能種田,萬物都在熟睡當中,人們只能靠著儲存的糧食和打獵來維持生活。

農村的冬天沒有空調,如果天氣太冷,人們就會受凍,馬和牛羊也會受凍,很多的農民在這個時候需要動物的皮毛,來抵禦嚴寒大風,因此這個時候的動物皮毛賣的十分的貴。

這個有沒有道理呢?原本一年中只有一個立春,但是也會有特殊的時候,如果陽曆和農曆撞到了一起,那麼一年之中就會出現兩個立春,老一輩人覺得在這一年的冬天將會非常寒冷。其實這句話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畢竟古代科學並不發達,很多對天氣的預測都只是農民的猜想和經驗總結。


一般


如果一年出現兩個春,當年天氣不會冷,那麼來年可就遭殃了,17年就有兩個春,結果18年倒春寒,果蔬,莊稼受損很多,緊跟著養殖業也會有影響,那麼物價就會上漲,貴如金,今年江蘇這邊豬肉都25-30一斤了,排骨30-35一斤,印象中最貴的時候了


肉圓汐汐


農村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有何道理?是真的嗎?

俗語都是一定時代背景下的產物,有它合理的成分,但也有侷限性;“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這個俗語同樣如此;那麼,它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一年兩個春”,是什麼意思呢?正常情況下,一年24個節氣,只有一個立春,也叫打春,但是也有的年份,一年之內打兩次春,這就出現“一年兩個春”的現象。例如2007年,2010年,2013年,2015年等,這些年分都是雙春年。

“帶毛的貴如金”,意思是豬,牛羊兔,雞鴨鵝之類的帶毛動物價格都會非常高,

那麼,為什麼說“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呢?

先來看一下“一年兩個春”這個年份的氣候特點;立春以後,意味寒冷的季節即將過去;而雙春年立春時間都在一年的首尾,這也就是說,這一年的寒冷季節會比單春年或者無春年的時間長和寒冷,容易出現驟暖驟寒的現象。

在這樣的氣候條件,牛羊兔,雞鴨鵝等帶毛動物,容易生病死亡;這些動物因為生病死亡,數量減少,在市場它們的價格自然也就比正常年份要高得多。所以,有“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的俗語出現。

或許有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但可以回憶一下,2017年,2010年,2013年,2015年,這些年份這些動物的市場價是不是比正常年份高得多。

俗語是生活經驗的總結;其中包含的道理,不容忽視。不論在任何年代,都應該慎重對待,它對我們的生活,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農村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有何道理?是真的嗎?

先來解釋一下“一年兩個春”這句話的意思。“一年兩個春”的意思是說一年中按照陰曆計算日子的話會有兩個立春年。像2012年、2014年、2017年以及未來的2020都算是“雙春年”。為何會出現“雙春年”這種現象呢?這是因為陰曆和陽曆的時間差問題,比如像我們常常提到的“閏月”。有趣的是,“閏月年”一般才會出現“雙春年”,也就是在“閏月年”的年尾會多出一個“立春”。



“雙春年”和“無春年”的產生

另外,“雙春年”也被叫作是“孤鸞年”或者是“兩頭春”,與此相對的自然就是“無春年”。其實,“雙春年”和“無春年”的出現,都和民間的習俗相關。在我國民間,多把每年的大年初一看作是新的一年的開端,這才有了“雙春年”和“無春年”的說法。如果是按照以前的把“立春”看作是一年開始,就不會產生“雙春年”和“無春年”的說法。



“雙春年”或者“無春年”正常嗎?

在一些比較迷信思想比較盛行的地方,把“雙春年”和“無春年”看作是節氣不正常的年份,甚至還產生了比較多的說辭,比如“雙春年適合結婚生子”、“雙春年不宜結婚”等。其實不論是“雙春年”還是“無春年”,都是正常的現象,屬於陰曆陽曆之間時間差的調節而已。有些人之所以認為“雙春年”或者是“無春年”是不正常的原因在於“24節氣”有可能變成了“25節氣”。



關於“雙春年”的一些說法

關於“雙春年”的說法還是蠻多的,先說一些帶有“貴如金”這三個字眼的說法,比如“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一年兩個春,黃土貴如金”、“一年兩個春,豆子貴如金”。另外,人們也根據“雙春年”來判斷冷暖,如“一年兩個春,老牛腿斷筋”、“一年兩個春,必定暖烘烘”。從以上可以看出,人們對於“雙春年”的冷暖變化看法也是不一致的。至於題目中的“帶毛的”,指的自然就是農村家畜。


一隻電影人


農村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有何道理?是真的嗎?

眼看著2018年還有幾天就過去了,冬至剛剛過去,即將進入真正的冬天。對於二十四節氣,農民都是非常關注的,因為以前人們認為,節氣的天氣往往會影響農事,比如立春、冬至等節氣,都是人們熱衷的話題。

那麼農村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有何道理?是真的嗎?

一年兩個春,並不是說一年當中有兩個春天,而是說一年有兩個立春,分別是在年初和你年尾。就比如說今年2018年,就有兩個立春,因為立春剛好在今年的大年三十。當然也有些年份沒有立春,2019年就是如此,這中年份被人們叫做寡婦年、滑年。

之所以會說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這是因為在古代農業不發達的情況下,遇到一年兩個立春,天氣會特別寒冷,需要比較厚的衣服和被子保暖。這樣一來,一般用於製作大一或被子肯定需要不少動物的毛髮,那帶毛的肯定是很精貴的。

一年兩個春出現的寒潮,氣溫很低,並不是只有人才會拍怕冷,動物其實也一樣怕。那麼如果天氣太冷,即使是帶毛的雞鴨、牛羊一樣會寒冷。甚至有很多帶毛的動物,可能因為簡陋的環境導致死亡。這樣一來,供不應求,自然就會很貴。

還有一種說法是“一年兩個春,過年老牛冷斷筋”,這俗語也是說,在一年有兩個立春的年份,會格外的寒冷,很可能出現持續的寒潮,大雪紛飛,以至於老黃牛都凍的直哆嗦。其實農村這些關於節氣的俗語是比較準的,因為是經過先人的總結,雖然不是絕對,當具有一定道理。


少三番


一年打兩春,帶毛的貴如金。有道理嗎?

一年打倆春一般打在正月初三前和臘月二十八日後的六天時間裡。這是四季物侯自然屬性,這是潤年潤月而趕至的打春交匯點。

雙春之年,民間稱之為吉慶之年,希望之年,豐收之年,人安之年。這一年裡,人們講究結婚與嫁取和弄瓦添丁,求的是吉利與富貴。人們會把一切有美好願望的事情都放到這一年來辦理,圖的就是大吉大利,添丁進財。

這一年裡,一般氣侯與溫度正常,人不易得疾。因天氣不冷不熱,冬天無大寒,伏天無猛熱,它對人的健康是十分有利的。所以人宜安。而這樣的年景,因為冬天無大寒和倒春寒之象,禾苗不會被霜,雪凍壞,年後抬頭又快,病害也少,是以民間認為是豐年之兆。

而雙春年何以會帶毛的貴如金呢?

民間自古有物以稀為貴之說。雙春之年因甚會有稀和貴之說?按道理說,冬春不太寒冷應是最宜物宜人的。可是最關鍵的奌就在這裡。一般冬天裡,物侯是全靠寒冷殺霧殺霾殺菌殺病毒的。寒冷之冬,因空氣中和地表中的汙染菌毒病源宜被極寒殺滅,這樣,牲畜便不易得病而旺長,也就是說牲畜好養,不易病死而價廉。若入冬當冷不冷,該寒不寒,對於動物來說算是不尋常年。由於冬溫過高,汙染源中的病菌病毒不能被高寒殺滅而滋生,待到春暖之時,菌毒因溫度而生長,它會隨著空氣而四處漫延。而此時的牛馬驢騾,豬羊雞鴨等,均宜感染病源:瘟疫,霍亂,白喉,璉球菌,痢疾,腸胃炎,爛蹄等多種傳染病暴發,難以控制,牲畜多有死傷者,有時可死傷十之六七。所以說,碰到這樣的冬春年份,畜牲是不好伺養的。正是此象,才產生了物以稀為貴的物象理論。這就是雙春之年,豬牛羊等貴如金的理論了。


福自福地來wjf


農村俗語"一年兩個春,長毛的貴如金",意思是說如果一年當中有兩次立春,這年的氣候就有點反常,不是冬天過於寒冷,就是夏天有猛熱,而導致病毒氾濫,疾病流行,農民養得家畜家禽如豬牛羊雞鴨鵝等動物,傷亡嚴重。物以稀為貴,所以"長毛的貴如金",養殖業自古以來就是農民的傳統產業,尤其是養豬業在農民的收入中佔有很高的比例,家家戶戶至少養一頭母豬。

記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具體哪一年記不清了,一年兩個春,立春之後,一場倒春寒,不僅小麥遭受凍害,嚴重減產,而且一場豬瘟病毒,橫掃我們這裡的十里八鄉,家家戶戶散養的豬病的病,死的死,所剩無幾,散養的雞剛開始下蛋,五六天之內全死光,幸虧我家養的一頭母豬倖免於難。那年的生豬價格居高不下,春天賣了一窩小豬崽,每斤兩塊三毛錢,冬天又賣了一窩,每斤三塊六毛錢,簡直是前所未有的天價。

雖然現在農民不準散養家畜家禽了,但是"一年有倆春,長毛貴如金"還是很實用,可以用來預測市場行情。


落英鄉間


農村俗語“一年兩頭春,帶毛的貴如金“。即然是農諺俗語,那就貼近農村生活總結而語。象俗語”家有千貫,帶毛的莫算。“

帶毛的:都指的是家裡養的豬、牛、羊、馬、雞時狗毛!六畜。一年兩頭春,年頭年未氣候變化大,陰冷的天氣,晝夜溫差大,寒流瀕瀕,嚴重影響六畜的生長。繁殖率下降,成活率同步下降。物以稀為貴,帶毛的六畜成活貴重了,少了,沒有賣買,捨不得宰殺,水漲船高,自然身價如金了。

謝謝!





用戶1984715465118潤


農村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到底是什麼意思?它真的有道理嗎?

首先我們這裡所說的春也就是指二十號四節氣當中的立春。古人認為立春而作,他們把立春作為迎春時節的開始,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再後來也就有了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但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與古時候的立春迎春卻沒有半點關係。它想要說明的是立春與天氣的變化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存在著很大的關聯。


“一年兩個春”。這句話非常容易理解,它是說一年之中出現了兩個立春的現象,一個在年頭一個在年尾。其實在民間這種現象又被稱之為雙春,它代表的是一種及其難得的好年景,在多數地方它意味著兒孫滿堂、闔家幸福、團團圓圓的意思。

“帶毛的貴如金”。民間對於立春還有一個比較奇怪的說法,那就是如果一年之中出現了兩個立春那麼今年的冬天肯定會特別的冷。眾所周知古時候的人們在冬季大多數都是用動物的皮毛來取暖,所以說如果今年的冬季特別的寒冷,那麼動物的皮毛也就顯得特別珍貴了。以前二十文錢可以買一件皮毛衣,但是現在一百文錢甚至買不到一件皮毛衣。



職業農民小強的故事


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在一年當中,如果出現了兩個立春,那這一年裡的動物皮毛,賣的會很貴,因為天氣實在是太冷了,動物們也需要度過如此漫長的冬天,它們身上的皮毛自然就會比以前更厚重。為什麼會有兩個立春呢?一年不是隻有一個嗎?其實這裡說的是農曆和陰曆恰好對到了一起。

但還有這樣一條俗語,說的是“兩春夾一冬,薄被也過冬”。這句俗語是說在一年中若是有著兩個初春,那這一年的冬天就不會讓人覺得冷了。這裡的初春也就是立春的意思,第一個立春是在臘月,第二個就是在正月了。

一年中有了兩個立春,農民這一年的收成也會很好。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些誇張了,一條薄被在以前那個沒有空調的時代,是不能夠過冬的。以前在鄉下過冬,一定是屋子裡被火爐燒得暖暖的,晚上睡覺蓋的被子很厚很厚。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同樣都是說立春的俗語,而且每一句說的都是一年裡有兩個,但結果為什麼不同呢?其實雖然都是俗語,但不一定是在同一年被前人說出來的。

可能說這兩句俗語的人都是處在一年有兩立春的年份,只是他們所處的地區不同,自己的感覺就不同了,冷熱不一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同的情況下說出了兩條意思不一樣的俗語,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大家以後在學習俗語的時候,是要好好分辨這條俗語有沒有道理,有些俗語雖說不可信,但講大道理的俗語還是很多的,多去了解俗語,對自己以後的生活是有很大好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