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能力不重視,孩子會越學越費勁

不久前,看到有個上海的媽媽在網上抱怨:

為了讓女兒能上重點小學,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讓她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從鋼琴、數學、英語到思維訓練。為了讓孩子能夠在面試的時候給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她甚至專門請了老師訓練孩子演講的能力。

但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幼升小面試的時候,老師第一句問得不是你會什麼特長、得過什麼證書,而是問孩子每週會看多少本書?會不會做讀書筆記?還讓孩子講一講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以及閱讀時候的小技巧?結果女兒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最終也就和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

這個能力不重視,孩子會越學越費勁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就曾說過:“不閱讀的孩子,基本上已經具備了‘差生’的潛質。”

我對於這句話也是深有感觸的。

曾有個朋友向我求助,自己的孩子現才讀三年級,但是數學成績卻一塌糊塗。

據朋友說,孩子一年級的時候數學成績並不差,但從二年級開始情況就越來越糟,上個月的單元測試甚至全班倒數,這樣下去才小學就要開始不及格了。這半年,老朋友也給孩子報了不少培訓班,但是好像一點起色也沒有。

於是,我就推薦了一個不錯的數學老師給他,約了時間幫孩子做個測試。前兩天,正好碰到了數學老師,便問他孩子的情況如何。

老師搖搖頭說:“根本就不是數學的問題。孩子的計算能力其實很不錯,算式列得也很工整,只要不粗心正確率還是比較高的。

孩子最主要的問題是讀不懂題目。特別是文字比較複雜的應用題,孩子解題基本靠蒙。如果我把題目逐字逐句解釋給他聽,他就能自己列出式子來,讓他自己讀題就完全不行了。

我也給孩子的家長說了,孩子的這個情況靠補數學是沒有效果的。還是請個老師給孩子好好補補語文和閱讀吧。”

這個能力不重視,孩子會越學越費勁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孩子到了二年級成績就直線下降——一年級的數學都是以計算為主的,但是從二年級開始文字應用題的比重就越來越大了。

這兩年,在教育界有一句戲言:“得語文者的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過去,我們一直認為數理化才是高考拉分的關鍵。但是自從高考改革了以後,這個觀點就越來越受到了挑戰。

2017中國美院的中國畫的招生考題是唐朝詩人劉長卿的《尋南溪常道士》: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

白雲依靜渚,芳草閉閒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考題要求考生根據詩意,結合繪畫經驗以及對全詩的理解,畫一張主題創作。當時不少考生就抱怨說連詩都沒有讀懂,胡亂塗了幾筆交卷。很多人感慨,閱讀能力不夠的孩子,連藝考的路子都快要走不通了。

這個能力不重視,孩子會越學越費勁

不僅僅是藝術考試,理科考試也是如此。這兩年來理科試卷中題目的題幹也越來越長,閱讀量越來越大。如果考生的閱讀速度不夠快,理解能力不到位的話,即使他數理化學得很好,也很有可能來不及完成。

當然,閱讀能給孩子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考試成績的提升。長期來說,閱讀能夠拓展孩子生命的廣度和深度。

孩子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不過區區數十載,但是通過閱讀,他們卻可以經歷億萬年的歷史和無限的宇宙空間。閱讀能夠幫助他們衝破生活和視野的侷限,對於孩子未來的事業和生活都至關重要。

英國《經濟學雜誌》(The Economic Journal)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年少時候讀書多,以後的收入會多於均值。

該調查對5000名年齡在60歲和96歲之間的歐洲男性閱讀數量和收入高低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在青少年時代自願閱讀至少10本書的人,日後收入比同行業平均收入高出21%。

這個能力不重視,孩子會越學越費勁

閱讀如此重要,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呢?

1、閱讀一定是越早越好。哪怕這個孩子只有幾個月大,我們也可以有意識地讀一些古詩、兒歌和經典,這對孩子的語言啟蒙非常重要。

2、給孩子們選擇適合的書也是很重要的。

曾有一個小學三年級孩子的爸爸。他跟我說起家裡有很多書,孩子就是看都不願意看。我問他家裡都是什麼書。爸爸回答:“各種名著都有,《巴黎聖母院》《霧都孤兒》《悲慘世界》……”

難怪孩子不喜歡。這些書都太超過孩子的能力範圍了,而且書中的情緒是很難引起孩子共鳴的。

學前的孩子,我還是更推薦閱讀繪本,特別是認字量有限的孩子。繪本不僅輕鬆易讀,也更符合孩子們認識世界的方式。而年紀更大的孩子,就要根據他們的實際能力和愛好來選擇書單了。但是有一個原則是要堅持的——那些語言粗俗、立意低劣的快餐文學還是要孩子們儘量遠離為好。

這個能力不重視,孩子會越學越費勁

3、要給予孩子良好的閱讀氛圍,父母的陪伴和榜樣尤其重要。

孩子小的時候對爸爸媽媽有著天生的依賴和愛。如果爸爸媽媽陪著孩子一起讀書,併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孩子們就會對讀書這件事產生自然而然的好感。

如果父母自己就愛讀書,那就更好了。父母的習慣很容易就能感染孩子,榜樣的力量是非常偉大的。

詩詞才女武亦姝很小的時候也十分頑劣,不愛讀書,父母想了很多方法都沒有效果。後來,他們去拜訪了一位朋友,發現朋友家的小孩非常愛讀書,涉獵廣泛,連工具書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夫妻倆問孩子是怎麼培養的,結果朋友給出的答案出人意料:根本沒有培養過。

孩子的父親是學者,母親是作家,家中藏書眾多。客廳、書房、臥室、兒童房、衛生間,隨處可見孩子父親喜歡的歷史哲學宗教,母親熱愛的社科文學藝術,孩子痴迷的繪本寓言童話。只要你想讀,隨手就能拿到自己喜歡的讀物。閒來無事,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讀書,相互討論,共同提高。

這番談話給武亦姝的媽媽觸動很大:孩子從來不聽大人說話,他們只看大人如何行事。

回家後,武爸武媽首先拿自己“開刀”。棋牌室不去了,開始啃《二十四史》和《山海經》;手機不玩了,開始帶著小亦姝一起讀書、編故事。從幼兒園到讀高中,武亦姝從未遠離過詩詞。如此數年,小時候頑皮厭學的亦姝,蛻變成了寫得好字,吟得好詩的才女。

這個能力不重視,孩子會越學越費勁

4、不僅要關心孩子讀書的“數量”,也要注重孩子讀書的“質量”。有的家長也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但卻只關注孩子究竟讀了幾本,讀了多少字。其實不要只關心孩子是不是完成了任務,而要要關注孩子的理解能力,關注孩子在這過程中的行為與收穫。真正有效的閱讀不是讓孩子多讀書就行了,還必須讓孩子理解內化從書中得到的信息,並用寫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今天,我們為孩子閱讀付出的所有努力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更關乎孩子整體素質的提升和一生的福祉。閱讀,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