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瞭解孩子自律養成三階段,從建立家庭公約開始,重視“模仿效應”

在這段被延長的假期裡,不少家長在被逼瘋的邊緣。每天監督孩子打卡上網課,復工以後更是工作和陪娃難以兼顧。平時上學還能讓孩子的生活規律一些,在假期裡簡直是放飛自我,不僅作息時間混亂,作業和網課更是完成得一塌糊塗。

瞭解孩子自律養成三階段,從建立家庭公約開始,重視“模仿效應”

有的孩子吃著零食上網課,一到提問就假裝信號不好。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爬上山頂找信號也要堅持上課,和即便住院也自主學習的“別人家孩子”。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們,深有體會,假期是最能拉開學生間成績的時間段,差距的關鍵就是——自律。


瞭解孩子自律養成三階段,從建立家庭公約開始,重視“模仿效應”

“自律”是一種自控能力,也是情商中最重要的特質之一。不僅有利於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還能夠為行為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孩子不自律都有哪些表現呢?

【3-6歲】

  • 自我控制力差,坐不住。
  • 不能夠專心地做一件事,容易分心。
  • 東西丟三落四,沒有規則感。
  • 想要什麼必須立馬得到,不能延遲滿足。

這一階段,家長最大的困擾,莫過於孩子上幼兒園以後自理能力不好,上課坐不住,不能夠服從規則。剛開始,可能會誤以為是孩子年齡小的問題,但實際上是自律的問題。

為什麼對於小班初入園的孩子,上半年教學任務的重點是一日常規?其實就是老師在通過各項規則的約束,幫助孩子先學會遵守,進而再提高自律。


瞭解孩子自律養成三階段,從建立家庭公約開始,重視“模仿效應”

【7-12歲】

  • 在學業上,不督促不學,上課不認真。
  • 沒有目標感,做事沒有動力。
  • 時間觀念差,做事拖拖拉拉。
  • 情緒控制力差,做事情緒化。

孩子上學以後,家長們越來越認識到自律對於孩子的重要性,而此時才發覺讓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有多難。很多家長聽過一句話,“孩子出生后辛苦前6年,以後能省心很多。”這句話毫不誇張,在6歲前是孩子性格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自律能力越早培養越容易。

瞭解孩子自律養成三階段,從建立家庭公約開始,重視“模仿效應”

雖然說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但是並不是越早培養越好,還要符合孩子生理心理的年齡特徵。隨著孩子認知能力增強,生理心理都逐漸成熟,才有可能在家長的引導下學會控制自己。

瞭解孩子自律養成三階段,從建立家庭公約開始,重視“模仿效應”

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是3-6歲這個階段,也被心理學家稱之為“潮溼的水泥期”。此階段孩子的可塑性強,是性格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在孩子出生後的前3年,家長要給孩子充足的愛,幫助他建立安全感。而3歲以後,則要開始重視孩子的習慣養成,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該給孩子“立規矩”了。

孩子自律的培養需要經過3個階段。

(初始階段):接受“他律”,內化“自律”。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需要家長幫忙制定規則來約束行為。他律是自律的前提,能夠在他律的監督下遵守規則,逐漸才能轉化為自律。

(養成階段):家長影響,樹立榜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模仿效應”無處不在,通過模仿別人的行為,是孩子學習的重要方式。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最大,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想讓孩子自律,家長先要嚴於律己。

瞭解孩子自律養成三階段,從建立家庭公約開始,重視“模仿效應”

(鞏固階段):積極鼓勵,提高信心。

當孩子可以遵守規則,或者是按時完成自己的目標時,家長要對其及時地表揚和鼓勵。這樣能夠提高孩子的信心以及自控能力的水平。


瞭解孩子自律養成三階段,從建立家庭公約開始,重視“模仿效應”

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過程,最重要也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自律成為習慣。任何習慣的養成都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家長可以通過建立家庭公約,幫助孩子來完成自律養成的三個階段。

如何制定有效的家庭公約。

【制定原則】

  • 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努努力就能做到。
  • 全家人對於內容都認可。
  • 全家人都需要嚴格遵守,一視同仁。
  • 有獎有懲,有約束也有動力。
  • 使用正向積極的語言,用“應該怎麼做”代替“不要怎麼做”。
  • 根據完成效果,定期更換內容,每次制定的內容不宜過多(3-4條為宜)。

在選擇家庭公約內容的時候,家長可以根據孩子最近的表現,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來決定。比如,孩子3歲,最近急需解決的問題,主要是獨立吃飯和吃飯時不亂跑的問題。那麼就可以制定關於吃飯規則的家庭公約。

瞭解孩子自律養成三階段,從建立家庭公約開始,重視“模仿效應”

在執行家庭公約過程中,既能夠讓孩子用規則來約束自己,而且全家人一起遵守,也能夠讓家長起到示範作用。當能夠做到而獲得獎勵時,會讓孩子獲得滿足感,更有信心去堅持。

家庭公約不僅是為了約束孩子,更是對家長的提醒。對於孩子來說,最初的行為習慣,大多都是模仿家長。不管是好是壞,孩子都全盤接受。這就要求家長必須注意自己的行為,給孩子樹立正面的榜樣。

瞭解孩子自律養成三階段,從建立家庭公約開始,重視“模仿效應”

3-4歲的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差,到了5-6歲有了一定發展,在這個階段就需要家長來制定規則,引導孩子逐漸從他律到自律。如果所有的規則只為孩子一人制定,只需孩子自己遵守,那麼就會讓孩子感覺到被強迫、被控制,甚至會消極抵抗。

建立家庭公約的目的,就是能夠跟孩子充分溝通,給他選擇權和儀式感。這樣,對於規則,孩子既能夠成為監督者,又會是良好的執行者。

在幫助孩子培養自律的過程中,家長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是自律的強大動力。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親密的親子關係、積極的讚許和肯定,都能夠幫助孩子增強自信。

♥給予孩子自主權。

嚴格的控制,雖然能夠讓孩子遵守規則,但是完全處於被動之下,難以形成自律。要適當給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找到並引導孩子興趣。

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在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過程中,訓練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瞭解孩子自律養成三階段,從建立家庭公約開始,重視“模仿效應”

良好的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自律的品質,是長期堅持的結果。家長們對孩子要多些耐心,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行動,從現在開始。

我是咩小胖,育嬰師早教師更是寶媽,多平臺育兒領域原創優質作者。有著多年早期教育經驗,為家長提供個性化教育指導。歡迎關注,瞭解更多育兒知識。育兒更要育己,讓我們跟寶貝一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