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潤例到紀錄:齊白石身價沉浮錄

齊白石作為20世紀中國國畫大師,無論是為他人打造傢俱的“芝木匠”身份,還是為他人創作書畫的藝術家,他一生出入市場,討價還價,靠手藝、靠勤勞、靠智慧、靠才情而養家餬口、添房置產。隨著時間的磨礪,畫家作品也經歷著市場行情變化。本文通過對齊白石作品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市場價格數據(潤格和拍賣成交價格)的系統梳理與考察,嘗試探討除藝術價值本身之外,其他影響作品市場價值的具體性因素。

變動的潤例價格

齊白石可謂現今藝術品市場中的明星級藝術家。自齊白石於北京成名之後,其作品直至他離世後依然保持著持續性的市場熱度,這種歷史現象不僅僅是源於齊白石的畫藝本身,也在於畫藝之外的其他諸因素的複雜影響。齊白石定居北京之前的藝術生活主要有“湖南時期”(1881年至1901年)和“五出五歸”時期(1902年至1916年)兩個階段。湖南時期的齊白石以木匠、畫匠身份活動於湖南湘潭附近,扮演民間藝人角色,維持生計。27歲時,拜胡沁園為師學畫,從此脫離木工生活,專習繪畫,走上職業畫家的道路。1902年秋,齊白石受夏午詒之邀去陝西西安教其夫人姚無雙學畫,開啟了他“五出五歸”的出遊歷程。在西安期間,齊白石篆刻得到當時名士樊樊山賞識併為其定了一幅篆刻潤例:“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廣以漢尺為度,石大照加。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此後,齊白石先後遊歷了北京、江西南昌、廣西桂林、廣州等地,每至一處常在附近的南紙店掛出樊樊山為之寫的篆刻潤例。

1917年春夏之際,湖南動亂打破了齊白石安逸的生活,這時在京為官的樊樊山恰巧來信勸其到京城居住賣畫,於是齊白石就獨自一人赴京居住於西磚衚衕法源寺,並在琉璃廠南紙鋪張掛賣畫刻印的潤格,開始了京城賣畫生活。由於南北認識喜愛風格的不同,剛開始齊白石所畫學的是八大山人冷逸一路,故而作品在北京備受冷落,所賣之畫只能勉強維持生計。1919年3月正式定居北京之初,齊白石的作品價位依然極低,當時他在自述中提道:“我的潤格,一個扇面,定價銀幣二元,比同時一般畫家的價碼,便宜一半,尚且很少人來問津,生涯落寞的很。”

1921年,齊白石得到當時聲名如日中天的吳昌碩所訂潤格。“齊山人瀕生為湘綺高弟子,吟詩多峭拔語。其書畫墨韻孤秀磊落,兼善篆刻,得秦漢遺意。曩經樊山評定,而求者接踵相接,更覺揮手不暇焉,特重訂如左。石印每字二元。整張四尺十二元,五尺十八元,六尺廿元,八尺卅元,過八尺者另議。屏條視整張減半。山水加倍,工織者另議。冊頁每件六元。紈摺扇同。手卷面議。庚申歲暮,吳昌碩年七十七。”

齊白石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陳師曾,並在其勸導下進行“衰年變法”,歷經十年終於成功探索出一種雅俗共賞的繪畫風格,其作品逐漸被人接受、喜歡,在此期間,陳師曾推薦齊白石參加1922年“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並大獲成功,徹底改變了齊白石在北京的繪畫市場狀況,此後購買齊畫作的人應接不暇。為此,齊白石做了一首詩作紀念:“曾點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紙眾爭誇;平生羞殺傳姓名,海國都知老畫家。”

1926年齊白石買下跨車衚衕的套院,刻了一方茶碗大的印“故鄉無此好天恩”,意思是說北京比家鄉更好的賣畫環境。1931年,齊白石竟然自己親自重訂潤格——《齊白石賣畫及篆刻規例》:餘年七十有餘矣。若思休息而未能。因有惡觸。心病大作。畫刻目不暇給。病倦交加。故將潤格增加。自必扣門人少。人若我棄。得其靜養。庶保天年。是為大幸矣。白求及短減潤金。賒欠。退還。交換諸君。從此諒之。不必見面。恐觸病急。餘不求人介紹。有必欲介紹者。勿望酬謝。用綿料之料半生宣紙,他紙板厚不畫。山水。人物。工細草蟲。寫意蟲鳥皆不畫。指名圖繪。久已拒絕。花卉條幅。二尺十元。三尺十五元。四尺三十元。以上一尺寬。五尺三十元。六尺四十五元。八尺七十二元。以上整紙對開。中堂幅加倍。橫幅不畫。冊頁。八寸內每頁六元。一尺內八元。扇面。寬二者十元。一尺五寸內八元。小者不畫。如有先已寫字者。畫筆之墨水透汙字跡。不賠償。凡畫不題跋。題上款者加十元。刻印。每字四元。名印與號因。一白一朱。餘印不刻。朱文。字以三分四分大為度。字小不刻。字大者加。一石刻一字者不刻。金屬。玉屬。牙屬不刻。石側刻題跋及年月。每十字加四元。刻上款加十元。石有裂紋。動刀破裂不賠償。隨潤加工。無論何人。潤金先收。

上述齊白石自訂潤格的內容不僅更加詳盡,而且在具體要求上錙銖必較。對於買賣雙方來說,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10月,中華全國美術會在南京舉辦齊白石作品展,齊白石帶去的200多幅作品很受歡迎,銷售一空。

清末民國時期,齊白石參與藝術市場的方式主要通過在畫店或是在家中張貼潤例方式進行,他將自己的作品直接送到這些機構出售或者通過機構按其所公佈的潤例接受購求者的預定。而這些機構在出售齊白石的作品或者向齊白石訂購作品時大多沒有關於作品的尺寸、價格、題材的詳細信息記錄,僅有一些散見的信札或是手稿記載,缺乏系統性、代表性。所以,此處在研究齊白石這一時期作品趨勢時以其歷年公佈的潤例為主,據統計其1902年至1947年所公佈的潤例情況如下:

從列表的數據可以看出:齊白石的篆刻價格從1902年樊樊山為其制定的第一例潤例“每字三金”開始一直到1946年“每字四元”,前後20多年間僅增長一元,其繪畫作品價格從1921年吳昌碩為其定的“整張四尺市十二元、五尺十八元、六尺廿四元、八尺卅元”至1946年20年間上漲幅度一直到一倍左右。從所列表中可見另一現象:從1946年開始其作品價格相比此前上漲近萬倍,而僅1946年至1947年一年間,價格又在原有“一尺十萬”的基礎上上漲兩倍,扇面、冊頁上漲超過五倍。

從潤例到紀錄:齊白石身價沉浮錄

齊白石 尋舊圖

早期作品價格與物價的對比關係

在1929年出版的《工商半月刊》第16期中,刊載《北平最低限度的生活程度的討論》一文,作者將當時北京的生活程度由低到高分為4種,援引1926年左右的數據,詳細分析了這4種階層大體的年平均花銷:第一層全年支出少有超過百元;第二層在150至200元之間;第三層全年各種費用約需250元;第四層全年消費總額在300至400元之間。

“五四”時期以來的十幾年間,中國南北市場上主要流通銀圓和兌換券(起初稱為“寶鈔”,後改稱“鈔票”),幣值採用銀本位制,物價整體比較穩定。1912年至1919年間物價起伏不大;直到1926年至1927年間市場才有所波動。秦仲文在北京所開列的潤例價格,從1930年至1937年的7年間沒有任何變化,因此,按照作者分類的4種家庭的消費指數,在民國前期的20餘年間應差異不大,也足以證明此時期北京的物價,整體是非常穩定的。

民國前期在北京城內一座擁有8至10間房屋的四合院,房租每月僅為20元左右。齊白石於1919年到達北京時,租借法源寺的三間小屋,租金為8元。魯迅於1923年一度租用磚塔衚衕61號居住,三間正房月租金8元。他的女傭除全年包食宿以外月工資僅為3元。1926年,北京一間房屋月租為1.5元左右。黃賓虹1936年在北京租房,王中秀在《黃賓虹年譜》中寫到“擇於東四八條衚衕八十八號門牌,我與過旭初、黃羲、羅長名(長銘)合住蒯姓所租房屋,平房四間,自僱包車,約每月十八元,一應在內……飯食每人每月十二元,房租甚少,只十餘元……北平房屋,每月三十元左右,即可得十餘間。”由此推算,從1919年至1936年,除去食品費用略有漲幅以外,北京的房租費用一直非常低廉。

齊白石於1919年在北京正式開始他的職業生涯,到了第二年:“我的潤格,一個扇面,定價銀幣兩元,比同時一般畫家的價碼,便宜一半,尚且很少人來問津,生涯落寞的很。”照此推算,當時活躍於北京,在齊白石眼中只是一般畫家的扇面價格,大體應在四元左右。當時北京的物價如下:

這種與畫作相對應的購買力換算,只是一種相對靜態的呈現,無法全然窺知畫家們無論有名與否,是否均是畫作好賣、生活優越?歷史記載中沒有留下足跡的沉默無名的大多數,是否都能由鬻畫所得來滿足日常生活的基本所需?這些問題的答案,因為相關文獻的付之闕如,我們無法全然得知。但是從一些史料之中也可做出部分推測。展會風行,參與者踴躍,有利可圖是這種現象的背後推手。書畫一道只要回報豐厚,樂此不疲的畫家自然趨之若鶩,甚至辛勞到為此付出生命,《湖社月刊》曾載:“名畫家趙醒公創辦醒社畫會,成績尚佳。此次在中山公園展覽,出品極多,因勞致疾,遂於閉會次日邃歸道山雲。”嗅覺靈敏的商人也開始以“藝術家”作為宣傳其產品的噱頭,現在讀來頗有幾分黑色幽默的味道:“敬告藝術家,藝術得名,有價值連城者,初聞之必為之咋舌,殊不知其中費幾許腦力矣。藝術家果欲注腦部之健康者,請常備虎標頭疼粉,以為之保障。”從這些記載可以大致推測,民國前期北京畫家整體的生活水平大多可以達到保證其基本生活的層面。

從潤例到紀錄:齊白石身價沉浮錄

齊白石 草間鵪鶉 30×39cm 紙本墨筆 1944年

新時期的價格飆升

新中國成立後,齊白石作為人民藝術家的地位已然確立。他的作品基本由北京榮寶齋、上海朵雲軒等國營畫店收售。新中國成立之後,政府開始收集古代和近現代書畫名家的作品。國家收藏藝術家作品的價格不用傳統的以尺寸論價的方法計算,無論什麼樣的作品一般收購的價格在五六塊錢到是十塊左右,一些文物商店和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齊白石繪畫仍然保留著原來收藏時候的價籤。

改革開放之後,國內書畫市場逐漸放開民間書畫的交易,這時期不少東南亞和我國港臺地區的藏家、藝術品經營者來到內地收藏或者購買近現代名家的作品,不少近現代書畫名家的作品流入海外。這時期在香港拍賣市場中齊白石作品的價格出現了價格走高的跡象,例如1988年,香港佳士得公司拍賣的齊白石《花果四條屏》就以180萬港元的價格成交。90年代初期,國內拍賣公司開始出現,此外,畫廊和一些商業中介也開始陸續出現,齊白石作品成為了這些商業中介重點徵集和銷售的對象。這時期也恰逢國內書畫市場恢復活力的時期,整個藝術品市場迎來一波上漲行情。齊白石作品在國內的價格也出現了上揚的走勢,例如1994年在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拍的齊白石作品的《松鷹》(20平方尺)就以176萬元的高價成交,每平方尺的價格達到了8.8萬元,同場上拍的齊白石《貝葉草蟲》僅有3平方尺,但是價格卻達49.5萬元,平均每平方尺的價格為16.5萬元。但是由於國內藝術品市場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市場不成熟的一面暴露出來,拍賣市場中齊白石品的數量有明顯增多,其中出現了不少齊白石的贗品,加上國內齊白石作品價格的漲幅明顯,不少早年從國內流出的齊白石作品又迴流到國內,導致這一階段齊白石作品的供多於求,幾方面因素導致1995年秋拍拍賣齊白石作品價格下降。

2000年至今,齊白石作品在拍賣市場的行情走勢大致可以分為4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0年到2003年,這一階段齊白石作品的上拍量重新開始增多,同時成交額也隨著成交量穩步增加,2003年齊白石年度成交額就突破了億元,達到1.2億元。同時齊白石作品價格也有所突破,2003年中貿聖佳秋季拍賣會上,齊白石的詩意冊頁(十二開)和《山水精品冊頁》(八開)就分別以1452萬元和1661萬元的高價成交。2003年到2005年是齊白石作品市場行情發展的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是齊白石作品行情一個比較快的揚升過程。2005年,齊白石作品年度的成交額達到了7.08億元,市場中齊白石作品的成交量更是達到了1146件,齊白石作品的價格紀錄也再次被改寫,2005年北京翰海春季拍賣的齊白石和陳半丁合作的《富貴長青》(立軸)就以2035萬元的高價成交。

2005年到2008年,由於近現代書畫市場整體之前出現了整體快速飆升的行情,尤其是近現代書畫市場中大小名頭近現代畫家作品價格普漲,藝術品市場整體由收藏型市場向投資型市場轉變,市場短期內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供大於求的情況,這導致在2005年秋季近現代書畫市場出現了下跌的走勢,與2005年的成交額相比,齊白石作品在2006年的成交額出現了43.5%的下跌。2007年、2008年兩年齊白石作品的成交額在4億元上下波動。

2009年到2010年春拍是齊白石作品走勢行情新的階段,2009年齊白石作品的成交額超越2005年,全年的成交額達到9.8億元。與2008年相比,增幅達到了131%。尤其是2009年北京保利秋季拍賣上拍的齊白石作品《可惜無聲冊頁》拍出了9520萬元的高價,創造了當時齊白石拍賣價格紀錄。此後兩年內一直表現極佳,直奔破億。2011年春拍,齊白石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在中國嘉德拍出4.255億元人民幣的天價。

從潤例到紀錄:齊白石身價沉浮錄

齊白石 山水冊頁 1931年

誰在影響潤例價格之變

藝術市場是一個特殊的市場,其價值規律受到多種因素、多層面的影響。以齊白石的潤例變化為例來看,可以清楚地發現名氣、時局、物價等具體因素對作品市場價格的深層影響。

其一,名氣。在中國傳統書畫市場中,作品的價格是書畫家作品價值的外在表現,而作品價格的高低與藝術家在當時書畫市場中的地位、名聲緊密相連。1902年遠遊至1919年定居北京初期,齊白石雖然與後來“衰年變法”形成的定型化寫意花鳥風格有較大差別,但並不能否認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可由於當時北京的一些書畫愛好者或消費者對齊白石知之甚少,故而便有“比普通畫家作品價格一半還低也少人問津”的情況出現,而經陳師曾推薦參與日本展覽後,名氣大振,才得到北京書畫購求者的承認與追捧,作品價格也有了明顯變化。新中國成立後,齊白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禮遇,參加當時社會的重大活動,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榮譽,深受社會各界的愛戴,此時他的作品保持著一股有別於民國市場性熱度的社會性熱度。

其二,市場操作。市場操作是一個多樣手段策略的有機組合體,以齊白石為例,請當時的文化名士(樊樊山)或藝壇大家(吳昌碩)代訂潤例,這一行為是通過公認的方式,以符合社會藝術品價值的公共度量標準,抬高身價,進而對齊白石作品的市場發展起到了有效地推動作用。參與大型展覽,齊白石自1922年經陳師曾推薦首次參展後,後又參加了多次其他類型的展覽。這些成功的社會化、公開化的展覽活動迅速提高齊白石的知名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其作品的市場銷售及售價的上升。

其三,時局、物價。影響畫家作品價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往往受國內外經濟、政治環境的制約。1934年,國民黨當局推行“法幣”政策。抗日戰爭勝利後,齊白石參加南京、上海舉辦的畫展,所帶去的200多幅畫全部售出,潤資全是“法幣”。齊白石回到北京後,這些錢連十袋面都買不到。內戰爆發後,國民黨當局於1948年8月19日發行了“金圓券”取代“法幣”,結果出現“金圓券”貶值,物價飛漲。一張畫的潤資是一大堆如同廢紙的鈔票。2009年至2011年,這一時間階段成為齊白石作品價格上升最快的一個時期,2009年秋齊白石書畫作品締造了單幅作品近億元的神話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醞釀,終於在2011 年春得到了重大突破,其《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拍出4.255億元人民幣的天價,並且,據雅昌相關數據統計顯示,齊白石書畫指數在這個時期內達至歷史高峰:從2009年秋的39.54 萬元/ 平方尺迅速升至2011年的128.16 萬元/ 平方尺,升幅高達224%。而這種行情變化與中國當時國內經濟形勢下采取的寬鬆金融貨幣政策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齊白石書畫作品市場的價格格局,既來自購買者對其藝術價值的認識與理解,還與政治、經濟、市場操作等方面保持著密切關係,因此,藝術品市場的價格需要立足多種角度去觀察與分析,不能僅拘囿於一域。

從潤例到紀錄:齊白石身價沉浮錄

​萬竹山居 102.5×49.5cm 紙本設色 無年款

刊於《藝術市場》2013年7月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