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戰功顯赫,朱高熾肥胖遲鈍,為何朱棣還把帝位傳給朱高熾?

荼蘼未盡


朱高煦驍勇善戰,行事有乃父之風,這讓從馬背上得天下的朱棣非常的喜愛。反觀朱高熾根本就沒有一國之君的形象,大胖子,瘸腿,不愛動,朱棣看他哪都不順眼,所以朱棣曾多次想廢了他。然而朱高熾也有一些朱高煦無法比擬的優勢,正是這些優勢最終讓朱高煦與皇位失之交臂。

長幼之序是朱高煦很難邁過去的坎

朱高熾是朱棣的長子,為人仁厚,很受朱元璋的喜愛,朱元璋在世時就指定他為燕王的繼承人,朱棣作為朱元璋的兒子也不敢否定自己老爹的指示。而且長幼有序的思想在當時已經根深蒂固,任誰也不敢輕易逾越。有一段時間朱棣曾透漏出想廢掉朱高熾立他更中意的朱高煦為太子時,解縉勸他:“為長,古來如此”“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鑑”。 解縉的理由讓人無法辯駁,歷史上每一次的儲位之爭帶來的都是腥風血雨,如果從一開始就立長為儲,就可以斷了那些幼者的念想:你就安心的當個太平王爺,皇帝已經是你哥哥的。在慾望還沒有生根發芽的時候就踩死它,這對整個國家的穩定是有好處的。

朱高熾在文官中的威望特別的高

朱高熾非常的喜歡讀書,說話輕聲細語,整個人非常的儒雅。而且他生性仁愛,體恤下屬,有一次朱元璋派他在黎明的時候去檢閱士兵,朱高熾去了沒多久就回來了,朱元璋問其原因,他告訴朱元璋說天氣太冷了,等士兵吃完早飯候再去檢閱。他的這種儒雅仁厚的作風深受文官的喜愛。朱棣登基後,把朱高熾派往南京監國,朱高煦趁機制造流言誹謗他,朱棣也有點懷疑,於是派禮部侍郎胡濙暗中監視朱高熾。沒多久胡濙便向朱棣彙報了太子監國七事,並對他大加讚揚,說他誠敬孝謹。胡濙的彙報頓時打消了朱棣的疑慮。朱棣看到朝中這麼多人在支持朱高熾,知道其羽翼已豐,慢慢的也就認同朱高熾了。

好皇孫

朱棣生性殘暴,在他想廢長立幼拿不定主意時,曾徵詢大臣們的意見,有的人說應該立朱高熾,長幼有序符合禮制,朱棣聽完非常的不高興,畢竟他更喜歡朱高煦,於是就說大臣離間他們父子關係,把支持立朱高熾的人給殺了。有的人看明白了朱棣的心思,就順他的意思說立朱高煦為太子,朱棣又擔心於禮不合,會給朝廷帶來不穩定因素,他心情焦躁又說別人慫恿他廢長立幼,於是又把支持立朱高煦的人給殺了。就在眾大臣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解縉站出來說了三個字:好皇孫。朱棣聽到這三個字後一驚,頓時明白解縉的意思了。好皇孫指的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朱瞻基不僅聰明伶俐,而且處事之風特別像朱棣。朱棣實在是太喜歡這個孫子了,在他心目中已經把他這個孫子當做第三代接班人來培養。可是一旦立朱高煦為太子,那朱瞻基以後是絕對當不上皇上的。朱棣聽完解縉說的這三個字後就再也不說話了。

朱高熾為人仁愛,這樣的人更適合守江山。雖然朱棣對朱高熾不太滿意,但最終還是讓他成為皇位繼承人,從後面看來這樣的選擇還是非常明智的。雖然朱高熾在位不到一年,但在這短短的執政期裡他幹了不少實事,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為“仁宣之治”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醉在江南茶香時


古代立儲一直遵循的是嫡長子制度。嫡出庶出有區別,長子幼子有分別。

朱棣的大哥朱標,作為嫡長子早早被老爹朱元璋立為儲君,還樂此不疲。

話說朱棣竊取侄子江山後,在接班人的問題上,按常理也會遵祖訓立嫡長子,即使他有殘疾。也是出於朝局穩定的需要。

再說,朱棣就是以下犯上,小弟造反成功的鮮活案例。如果立朱高煦為儲君,就開了誰拳頭硬誰當皇帝的先例,以後的大明王朝肯定是腥風血雨。英明神武的趙武靈王就犯了這個錯誤,落了個被活活餓死的下場。

當然,朱棣還是有雄才大略的,對兒子朱高煦的德行也是知道的,否則朱高煦也不會造反不成,輸給自己的侄子。綜合以上考慮,朱棣也不會立朱高煦為儲君。




健康管理師麥豆


封建社會立儲為最大事情。

朱高煦戰功顯赫,然不是嫡子。向來長幼有序,立嫡不立幼。

朱棣奪位成功,天下可能多有怨言,若因次子戰功大就違背常理的話,自然會引起風波。且太子早立,背後都有利益集團。

君主強勢於國利弊都很分明。

朱棣一代雄主,自然瞭解各兒子心理。朱高煦功高震主,若為太子,勢必掀起血雨腥風,對大明朝整體穩定是不理的。

一代雄主更多考慮的是身後的穩定,穩定壓倒一切,我想對當時也是很實際的。


莫名山


說個你們今天津津樂道的血統論,比如什麼東夷華夏和黎民的正統性。這種血緣論在古代明朝也有。

朱高熾雖然是胖子,但是是朱家正統。因為,朱家,就是胖!

朱高熾雖然是胖子,但不是沒有軍功,朱高煦內戰內行,但是打蒙古怎麼樣,未知。朱高熾可是對抗蒙古的防守大將。

血緣特點是大王朝特點,比如唐朝,基本都是中風。同樣的,明朝就是肥胖。

在血緣論的那個時代,這不是壞事,而是好事。


夢香寒冰


朱高熾德才不差,也得到朝臣的擁護,另外他的兒子朱瞻基聰明伶俐,也受到了朱棣的喜愛,因而朱棣更加青睞朱高熾。


後漢書


其一,王朝承續的宗法。正所謂不依規矩不成方圓,中國2000年的封建王朝是一套宗法傳承製度的,壞之則亂,立長不立幼,傳嫡下傳庶己然形成穩定架構,長嫡承統,萬世常經,早被天下官僚士紳接受。

其二,立長更明確。立繼承人何為標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選賢選能會各成派系,黨爭會更激烈,長的標準比賢能的標準明確無歧義。朱高熾天生就有佔有“名份”。

其三,治國非統兵,仁者治國。眾觀朱高煦,戰功顯顯赫,勇猛有餘,不過為將為帥而已,長子恰是治國治帥之才,相信以明成祖朱棣之高瞻遠矚也得看透這一點。


宜昌報廣傳播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理清明成祖文皇帝朱棣的子嗣。

朱棣共育有四子,分別是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四子朱高燨。

除第四子夭折以外,其他三子均長大成人。分別被封為太子,漢王和趙王。

朱棣起兵靖難,次子朱高煦跟隨父王浴血奮戰,屢立戰功,還多次拯救朱棣於危難,但朱棣最終還是選擇了嫡長子朱高熾為大明的儲君,個人拙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朱元璋!有人也許要問了,這和朱棣他老子有什麼關係?你別說,還真有關係。其一,朱高熾是太祖朱元璋親自冊立的燕王世子,分量很足。其二,朱元璋有指示,“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父死子繼,兄終弟及。”而朱高熾就是朱棣的嫡長子,明正言順的合法繼承人,朱棣只有依照傳統,冊立朱高熾為太子。


張陸奭


朱高熾是文官集團,朱高煦是武官集團,明朝是以文治武,不能走五代十國的老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