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絲路與運河交匯。揚州,淮左名都,絲路起點

當絲路與運河交匯。揚州,淮左名都,絲路起點

一座城、一條河、一口港,造就了揚州的千年繁華。操著阿拉伯語、波斯語、希伯來語的海外旅客,穿梭於揚州街頭;瓊樓玉宇間,繡衣朱履,觥籌交錯;富商巨賈府邸,車馬喧囂,鶯歌燕舞;淮揚名物,風華絕代……這就是揚州,既是京杭運河的原點,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當絲路與運河交匯。揚州,淮左名都,絲路起點

絲路航線南移

揚州一詞緣自《尚書·禹貢》,相傳大禹治水時,天下分九州,揚州居其一。今日揚州之地域,與禹貢所載揚州相比轄域甚小。

海上絲綢之路肇始於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興於8世紀的唐中葉,盛於10-14世紀的宋元,衰於17世紀的明末。揚州與廣州、泉州、明州(今寧波)、登州(今蓬萊)等,均忝列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兩漢時,長江入海口位於揚州附近,且可近觀“廣陵潮”。

瀕海靠江,浚通邗溝,使揚州成為通津達海的港口城市。西漢初年,因吳王劉濞平定英布謀反有功,漢高祖命其鎮守廣陵,改封吳國,領3郡53城。劉濞採取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促使揚州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他仰仗背海靠山的優越位置,即山鑄錢,煮海為鹽,國用饒足,並積極發展冶煉、採鹽、造船等產業。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與軍事力量,劉濞暗中私通其他劉氏諸侯王,在漢景帝時掀起了“七國之亂”,與中央分庭抗禮。“準左名都”一時震懾京師。

東漢末年,兵燹累鉅。三國時,魏吳撻伐頻仍,廣陵成為江淮地區的軍事重地。西晉歷經“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後,海內崩裂,河洛蕭條,廣陵數度遭災。

魏晉以來,為避禍兵燹,中原百姓渡黃河,涉淮水,直抵揚州。一時間,揚州城內流民摩集,熙來攘往。南北朝時,揚州成為江北準南的大都會,加之政府鼓勵紳民海外經商以增賦稅,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送送漸南移。既往,由膠東半島出海的北線航路,更弦為自建康(今江蘇南京)沿長江而下,經揚州橫渡東海,直抵高句麗、東瀛的中線航路。

當絲路與運河交匯。揚州,淮左名都,絲路起點

貫通南北

隋滅陳,400年的南北對峙重歸統一。一位傳奇帝王與滋繁揚州邂逅,留下不解之緣。隋開皇元年(581年)年僅13歲的楊廣立為晉王;開皇八年(588年),20歲的楊廣率軍平定陳朝;開皇十年(590年),楊廣奉命赴江南任揚州總管、鎮江都,並與楊素一道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亂;隋文帝仁壽四年(604年)七月,楊堅駕崩,楊廣即位,翌年改年號大業元年。旋即,楊廣徵伐民夫開鑿運河,勾稽南北。民間傳說,楊廣因早年封邑揚州,獨愛瓊花美玉,遂鑿運河,以領略淮揚秀色。事實上,運河的開鑿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一是長期以來的南北對峙,亟須便捷交通,強化南北融合;二是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俱仰賴淮揚的財貲和物產。

當絲路與運河交匯。揚州,淮左名都,絲路起點

楊廣擷取揚州作為運河中點,構建起一條北至涿郡(今北京)、西至洛陽、南至餘杭(今杭州)的運河大動脈。揚州不僅是運河的中心,也是利用古邗溝最先開鑿的一段,“發準南民十餘萬開邗溝,自山陽(今淮安)至揚子(今揚州南郊)入江”,從而溝通了淮河與長江兩大水系,浚通後,運河在揚州與長江交匯,揚州漸成水路交通樞紐。

楊廣一生在揚州寓居14年(即位前11年,即位後3年多),而其居隋都長安、東都洛陽不過4年有餘。稱帝后,楊廣3次巡幸揚州。據史載,楊廣為巡幸揚州,所造船量達“數萬艘”,從者數萬之鉅。大業元年的首次巡幸,龍舟船隊從東都洛口起航,耗盡50天才發盡完畢。一代君王的揚州夢始於揚州,也終於揚州。隋末農民起義爆發,楊廣見天下大亂,無意北歸。以宇文化及為首的叛軍將倉皇出逃的楊廣逮獲,遂命令狐行達將其縊弒,草草葬於江都行宮流珠堂;唐軍平定江南後,於貞觀五年以帝王之禮,將其歸葬雷塘。直至2013年4月,隋煬帝陵才在揚州曹莊被髮掘出來。

入唐後,歷經貞觀、開元盛世,江南地區繁榮安定,社會經濟顯著發展,交通運輸日漸便利。一方面,由揚州南下廣州、交州(古代地名)等地的海路順利貫通;另一方面,由廣州溯江而上,翻大庾嶺,人贛江,抵洪州(今江西南昌),沿長江至揚州的內陸交通也得以順暢。除南線外,北線從長安經渭水至洛陽,由汴河至揚州的水道成為國家命脈的重要交通線。揚州儼然成為連接南北、溝通海內外的重要節點。“安史之亂”後,關中大戶競相遷徙江南,揚州因未遭兵燹,漸成全國都會,被譽為“揚一益二”。

揚州造船技術的發達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重要條件。唐代的揚州以造船舉世著稱,早在初唐年間,揚州即為唐太宗征伐高句麗的戰船製造基地,並專設有“揚州道造船大使”一職,專司其務。從考古發掘中也得以佐證,揚州出土的大型古船皆出自唐代。唐政府在揚州遍設造船工場,可造各類江船、海船。唐代宗大曆年間,轉運使劉晏“於揚子置十場造船,每船給錢千緡”,共造2000餘艘船,每船可載1000石,同時,民間造船業也興旺發達。大曆、貞元年間,揚州富商俞大娘所造之船,每艘可載糧萬石,操縱工匠達數百人,甚至“養生,送死、婚嫁,悉在其間”,造船業的發達,成為揚州海運勃興的縮影。

當絲路與運河交匯。揚州,淮左名都,絲路起點

唐宋以來,揚州的對外交流已形成了固定的海上航路,當時主要分南、北兩條線路。北線從日本九州中部始發,經朝鮮半島南部,沿西海岸北上,向西至膠東半島北部的登州(今蓬萊)登岸,轉由濟水入淮河,沿淮南運河抵揚州;或由江蘇北部的楚州沿海登陸,沿淮南運河抵揚州。南線則由日本九州南部的薩摩半島或由北部的博多灣一帶渡海,斜穿東海,直達長江口的揚州,日本數次遣唐使及鑑真和尚東渡,皆取南線。同時,沿長江至江州(今江西九江)、洪州(今江西南昌),再經大庾嶺,可至閩粵一帶:或自長江口直徑南下,可抵東南亞一帶。這些航線的開通,鞏固了揚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地位。日本,朝鮮等地遣唐使,大多由揚州經運河,抵達長安。鑑真和尚為東傳佛經,歷經6次奇險,不幸雙目失明,最終抵達日本。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景觀,就仿製揚州大明寺,寺內“盧舍那佛坐像”“藥師如來立像””千手觀音菩薩立像”均為鑑真弟子——揚州興雲寺僧義靜所造,如今皆為日本國寶,揚州成為與廣州、泉州、明州並稱的四大港口之一,唐政府還在揚州設立市舶司,管理藩商與外籍船舶,徵收商稅,成為近代海外貿易管理機構的雛形。

鑑於朝延寬鬆的對外政策,中外商旅鹹聚揚州。唐宋時,揚州城內商賈雲集,湧現了不少來自新羅,高句麗,東瀛,大食,波斯,婆羅門的胡商與藩客,他們寓居揚州,經商從學,港內一時間千帆競渡、百舸爭流。揚州境內的真州(今儀徵)、瓜洲等地日趨繁盛,素有“京口瓜洲一水間”。

當絲路與運河交匯。揚州,淮左名都,絲路起點

南宋鹹淳年間來揚州的穆斯林普哈丁,在揚州寓居10年,並長眠於此,其所創建的仙鶴寺為江南四大古清真寺之一。元代來揚州的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更是在這裡寓居3年並擔任官職,其遊記中載有大量關於揚州的描寫。當時,蕃客、胡商多居於番坊內,鮮有雜處,建築樣式頗具穆斯林風格。此外,為了保佑漁民出海平安,在儀徵陳集還建有祭祀媽祖的天后宮、天后樓以及海神廟等建築。

當絲路與運河交匯。揚州,淮左名都,絲路起點

兩淮鹽路

明清時期,受海禁政策與地理環境的影響,揚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地位日益孱弱。自唐開成年間以來,長江下游淤沙沉積,長江入海口漸次東移,揚州由瀕海都會漸為內陸城市,因江口淤塞,海船已不能直抵揚州港,揚州在海運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南宋末年,本設置於揚州的市舶司遷移至松江華亭(今上海),元代增設溫州、澉浦、上海,明代遷至太倉黃渡(今蘇州太倉),揚州的地位逐漸被取代。

明嘉靖年間,為了應對日本倭寇的侵擾,確保鹽運司課銀的徵收和鹽商大戶的安全,揚州城整體東移,遷至舊城外環河,沿運河築新城。倭寇平定後,舊城廢置,新城繁盛,鹽商駢至,商民聚集。萬曆年間,南北鹽商多達100餘家,“四方之託業者輻輳焉”,揚州逐成享譽一時的都會。清朝建立後,出於肅靖海匪、鎮壓抗清武裝的政治考量,“海禁”政策更為嚴苛,揚州與海外的溝通日漸贏弱。此時,因鹽引專營,揚州由外銷城市逐步轉為內銷城市,一度成為全國鹽業的集散中心。為追逐淮鹽之利,城內商鋪鱗次櫛比,鹽商浮華奢侈,多子街兩旁皆綢鋪,翠花街“市肆韶秀,貨分隘列,皆珠翠首飾鋪”鹽商財力雄厚,“天下稅賦鹽稅居半,天下鹽稅兩淮居半”,全國各地的豪商巨賈,僑寄揚州者不下數十萬,“商賈什九,土著什一”;南河下一帶華屋連苑,盡成富商官邸。

當絲路與運河交匯。揚州,淮左名都,絲路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