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為什麼極度偏執?這是深層次的原因

任正非為什麼極度偏執?這是深層次的原因

一、中國進入現代科學文明的曲折進程

中國在過去幾千年自認為是世界文明的中心,直到近百年前遭受西方的衝擊,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中國和日本大致是同時遭受西方文明衝擊的,不過日本很快就全盤地接受西方文明,“脫亞入歐”,甚至恨不能大量與歐洲白人通婚以改造日本種族的基因。所以,日本很快就對西方文明具有了完全跟隨、複製、模仿的心態。這種心態的確會使得其在學習西方文明的過程中,有效克服自身文化對西方文明的抵抗,使其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接受西方的現代科技和社會文化。

相比之下,儘管中國遭受了一次又一次屈辱,卻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甚至用“西學東漸”說等為自己不斷找心理平衡。在這個過程中,對最先進文明的學習過程就會變得反反覆覆,且會在相應過程中不斷被扭曲和走樣。

俄國十月革命將來自歐洲的社會主義理論傳到中國,中國共產黨系統地接受了這一理論體系,並且帶來中國革命的成功。

不過,中國在這個過程中同樣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從一開始就具有了自己的認知和特色。革命時期的農民為主體,建國後的民主協商制度等,都與當年的老師蘇聯有重要區別,雖然中國在心態上是很認真地將蘇聯當作“老大哥”來尊崇和學習的。在當年的中蘇關係破裂後,中國經歷了我稱之為科技上的“第一次斷奶”,走上自立更生的道路。

改革開放後,中國發現自立更生的科技雖然在部分涉及國防安全的戰略領域有獨到建樹,但絕大多數領域與世界發達國家差距越拉越遠了,從而開始全面地“學習一切人類最優秀的文明成就”

當年剛剛改革開放時,曾有一段時間中國每一個領導人出國,不管去的是哪個國家,不管其是大是小、先進還是落後,都徹底放下架子,走下飛機面對迎接的主人第一句話就是“我們是來向你們學習的”

當然,中國最主要學習的對象還是很快鎖定了科技文化最發達的美、日、歐、以色列等國家,其中最最主要的還是科技的領導者美國。但切不可簡單認為中國眼裡只有美國,中國至少在軍事技術上還是大量繼承和學習了蘇聯解體後形成的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另一方面,中國在這個階段同樣並非全面地絕對照搬,而是注意消化吸收,並且對包裝成各種華麗外表,實則可能危害自身國家安全的外來輿論戰、顛覆活動等各種威脅始終保持高度戒備。雖然也時常中一些招,但總體來說沒有犯大的原則性錯誤。

中國當年制定的863計劃、973計劃等,基本都是以跟蹤和模仿為基本特徵的。

端正學習的心態給中國帶來的利益是無比巨大的,中國在短短的40年內各個領域都迅速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到現在已經全面接近世界最先進水平,並在部分領域的技術指標上開始大量超越。

二、任正非及華為的案例

我們可以從華為的具體案例折射出以上所說的過程。儘管談論華為的人很多,但很少人能真正追尋到華為形成其自身戰略和特色的深刻原因所在。

需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創立華為之前就曾是“科研標兵”,他曾研製出“空氣壓力天平”技術。這個案例很少人關注,有關注的人也只是把它當成一個“花絮”來看待。

任正非為什麼極度偏執?這是深層次的原因

1977年10月14日的《文匯報》的新聞稿

任正非為什麼極度偏執?這是深層次的原因

事實上,只要稍一提醒,人們就很容易注意到一個問題:企業家也都是有個人情結的,馬雲在成功之後不忘花錢請上一堆明星和自己一起拍一部武打電影,並且他在片中將其他一眾高手一個個打翻在地,滿足一下當年的武俠夢。華為在成功之後,任正非為什麼不投資將自己當年的空氣壓力天平技術市場化呢?

任正非為什麼極度偏執?這是深層次的原因

馬雲拍武打電影只是純粹滿足一下個人愛好,但如果任正非將其當年原創性的研究成果商業化,這從任何方面來說都應當是“做正事兒”。但是,任正非不僅沒這麼做,他自己甚至都極少在外人面前提起這事兒,並不把這當成“榮耀”看待。原因何在?

任正非這個研究成果的相關文獻可以參見以下幾個:

  1.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字303部隊57分隊,空氣壓力天平試製小結,《石油化工自動化》 1977年04期。
  2. 任正非,遼寧遼陽303部隊57分隊,“浮球式標準壓力發生器——空氣壓力天平(上)”。《化工自動化及儀表》,1978年05期。
  3. 任正非,遼寧遼陽303部隊57分隊,“浮球式標準壓力發生器——空氣壓力天平(下)”。《化工自動化及儀表》,1978年06期。
  4. 任正非,濟南00229部隊科研所,“‘浮球標準壓力發生器’(空氣壓力天平)工作性能及何廠生產”。《煉油化工自動化》,1979年04期。
  5. 任正非編著,《浮球式標準壓力發生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79年2月。
任正非為什麼極度偏執?這是深層次的原因

任正非為推廣空氣壓力天平而出版的書

任正非為什麼極度偏執?這是深層次的原因

任正非論文中的浮球式標準壓力發生器(空氣壓力天平)的原理圖

從以上文獻可清楚看出,這個成果是從1976年6月開始進行,到12月研製成功的(那時中國還未改革開放),並在1977年10月的全國工程兵會議上受到最高中央領導的接見和表彰。它是一個仿製國外新出現的浮球式標準壓力發生器技術,作用是為氣壓計等測量儀器進行校準,是一種計量設備。看到四十年前任正非寫的論文中用偏微分方程推導的氣壓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公式,人們可能會對任總有非常不一樣的感覺。

知道任正非的思維方式為什麼比較科學了嗎?因為他深入研究過測量和計量。

任正非為什麼極度偏執?這是深層次的原因

任正非論文中的一段數學推導

以上文獻3中任正非有這樣一段話:“美國埃麥泰克公司生產的這種產品的最高精度0.025%(我們目前達到0.02%),但其溫度修正係數為輸出壓力的0.00075%/°F。我們樣機的溫度修正係數為0.002%/℃。摺合為華氏溫標0.0011%/°F。因此,從發展方向看,還是應儘可能地研製球體活塞的材質與製造工藝。目前,我國一時還不能安排精密瓷球的生產,而鋼球來源又豐富,價格低廉,是現實和可行的”。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任正非研製的技術在最高精度上當時已經略微好於美國產品,但很遺憾,因為當時中國基礎工業的限制,只能採用溫度修正係數比較大的鋼球,儘管他當時也認為應當採用美國公司所選擇的瓷質材料工藝。

當他創立華為成功之後,浮球式技術都已經被淘汰,而普遍採用高精度的壓力傳感器來生產標準壓力發生器了。

任正非為什麼極度偏執?這是深層次的原因

ZOGLAB公司(是一家中國公司)採用高精度壓力傳感器製作的標準壓力發生器

或許,這個經歷帶給任正非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甚至有些刻骨銘心,也是他為什麼後來很少願意再提這個成就的原因所在,並且對華為經營戰略的形成過程有很重要的影響:在沒有全面系統地掌握世界最領先技術之前,僅僅部分跟隨的成功可能很難有持續的結果。

這是為什麼任正非在學習心態上達到可以說“極度偏執程度”的原因之一:對先進的技術和管理,一定要“削足適履”,“先僵化後優化”,“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先堅決執行,然後再慢慢理解”

任正非和華為可以說就是中國近40年改革開放在科技與管理技術吸引學習上的極端和典型案例。

另外,任正非當年遇到的問題也是過去中國科技普遍遇到的問題:系統和應用相對還比較容易突破,而核心的原材料和工藝基礎不行,並且不是短時間的功夫。

汪濤

"人類第三次科學革命"倡導者,純科學理論體系創始人,歷經30多年研究和實踐形成科學經濟學體系

上海析易船舶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

雲鋁股份(000807)獨立董事

浙江宇視科技 顧問

中央民族大學客座教授

作品:

《科學經濟學原理——看見看不見的手》

《實驗、測量與科學》

《超越戰爭論——戰爭與和平的數學原理》

《即將來臨的糧食世界大戰》

《純電動:一統天下》

《生態社會人口論》

《通播網宣言》

新浪微博:汪濤_純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