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青松:未来3-5年 上汽5G智能重卡要做到1000辆

导读:“我们的目标是今年试运营,明年做到小批量生产,未来3-5年要做到1000辆,实现大规模量产。”

2019年11月9日,在上海洋山深水港智能重卡示范运营项目媒体沟通会上,上汽集团副总裁兼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蓝青松,这样展望上汽5G+L4级智能重卡的未来。

上汽对其5G+L4级智能重卡的未来,为何有如此高的信心?

请看来自方得网的分析报道。

优势何在?

近两年,智能驾驶成为了汽车企业耳熟能详的热点名词,很多重卡企业都推出了各自的智能驾驶重卡,并部分在港口实现了试运营。

关注智能重卡的人会发现,L4级别的智能驾驶重卡,很多企业在动力选择上,都是选择了“纯电动+智能驾驶”的模式,但上汽集团却与众不同,选择的是“天然气+智能驾驶”的模式,这种模式的选择,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蓝青松:未来3-5年 上汽5G智能重卡要做到1000辆

上汽集团副总裁兼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蓝青松

这就不得不说到上海洋山港。洋山港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自动化集装箱港口,年吞吐量超过4000万标准箱,是全美国所有港口加起来的总和,吞吐量是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

还有,从深水港物流园到洋山码头往返72公里,涵盖了普通道路、高速公路、码头、堆场、夜间大交通流量等复杂的路况环境,而且这条路全年有60多天会刮起7级以上的大风,大桥上的横切风和车辆在港区内的精准停车成为两大难题。

蓝青松:未来3-5年 上汽5G智能重卡要做到1000辆

如果处理不好,车辆在桥上受到7级以上横切风的影响会跑偏,会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而后者如果解决不了,车辆和集装箱的装卸效率就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到整个港口的运输效率。在这样的场景中实现智能驾驶,车辆的动力性能至关重要。

经过步步攻关,具备防横切风和精准停车误差控制在±3cm内的智能重卡研发成功。这款由上汽集团打造的5G智能重卡,除了搭载AI人工智能、5G、V2X车联通讯技术外,还将LNG发动机、AMT变速箱相结合,实属是首创。

在安全性上,上汽智能重卡,具备多维度、多方位感知能力,做了5.5万个仿真场景,能在前后约250米、左右各约80米范围内精确感知交通参与者,能够对行人、车辆和其他障碍物进行精确识别,比人类更安全可靠的操控动作。

蓝青松:未来3-5年 上汽5G智能重卡要做到1000辆

更为有效的是,上汽5G智能重卡的投入运营,有望让该港口单点装卸作业效率提升10%,而东海大桥的通行能力也将提高100%。

“对于运力的要求,洋山港上汽5G智能重卡的下线,将加快港口集装箱的转运、促进洋山港区整体作业效率、大幅提升洋山港区的服务水平。”蓝青松如此表示。

未来如何?

上汽5G智能重卡的试运营,是其走向实际运营的的第一步。未来,上汽5G智能重卡,又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上汽智能重卡项目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示范运营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明年小批量生产,第三个阶段是3-5年实现大批量生产。” 蓝青松对上汽智能重卡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表示未来3-5年要做到1000辆。

上汽5G智能重卡的未来,为何前景如此广阔?这与上汽集团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技术方面的强大储备有关。

蓝青松:未来3-5年 上汽5G智能重卡要做到1000辆

两年前,上汽红岩发布互联网梦想重卡,开启了其探索智能重卡之路,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5G智能重卡亮相,如今5G智能重卡正式示范运营,其反映的是上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

蓝青松认为,无人驾驶技术最适合在商用车上落地。不过,其实现起来更难,因为它要面对轻载、半载、重载等不同运输工况,横切风对每种状态的影响不同,系统就要适应多种不同的运输情况,上汽智能驾驶技术的先进性展现无遗。

“5G智能重卡在洋山港示范运营成功后,便具备了可复制的模式,重庆港等港口也有望实现与上汽集团合作,” 据蓝青松透露,等智能重卡运营数量达到1000辆时,就具备了大规模运营的基础,重卡每年的销量100万辆,1000辆就是千分之一。因此,蓝青松断言智能重卡占有率达到千分之一时,大规模产业化时代就要来了,而上汽将在3-5年的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

蓝青松:未来3-5年 上汽5G智能重卡要做到1000辆

同时,蓝青松还表示,未来汽车行业尽管会有变化,但是最后还是产业链的竞争,汽车行业发展到最后一定是产业链的竞争,最关键的还是核心技术,特别是在未来转型的时候,比拼的就是核心技术。作为一个汽车公司连软件能力都没有,参与未来的竞争连入场券都没有,怎么参与竞争?上汽智能重卡的试运营,让蓝青松信心倍增。

结束语

上汽5G智能重卡的试运营,让上汽智能驾驶技术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正如蓝青松所言,上汽的智能汽车项目,也将以商乘并举,两条腿走路的形式进行。

未来已来,上汽已经做好了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