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處世之道:事不做絕,話不說滿,凡事都要留有餘地

鬼谷子的處世之道:事不做絕,話不說滿,凡事都要留有餘地

《鬼谷子·抵巇(dǐ xī)》 :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卻,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謂抵巇之理也。

意思是說:在裂痕剛剛出現時,可以通過“抵”使其閉塞,可以通過“抵”,使其停止,可以通過“抵”使其變小,可以通過“抵”使其消失,可以通過“抵”而奪取器物,這就是“抵巇”的原理。

鬼谷子的處世之道:事不做絕,話不說滿,凡事都要留有餘地

鬼谷子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飯吃七分飽,最有益於健康;畫畫要留白,方顯天地之寬厚;吹氣球要留一定空間,才不容易爆炸;花兒含苞待放時最美麗,開得極盛則很快就會衰敗。

同樣道理,說話不說滿,要給自己留有餘地,這樣才能做到進可攻、退可守避免因為覆水難收而釀成禍患。

鬼谷子的處世之道:事不做絕,話不說滿,凡事都要留有餘地

月盈則虧

古希臘神話裡有這樣一個傳說:

太陽神阿波羅的兒子法厄同駕起裝飾豪華的太陽車橫衝直撞,恣意馳騁。當他來到一處懸崖峭壁上時,恰好與月亮車相遇。

月亮車正欲掉頭退回時,法厄同倚仗太陽車轅粗力大的優勢,一直逼到月亮車的尾部,不給對方留下一點回旋的餘地。

正當法厄同看著難以自保的月亮車而幸災樂禍時,他自己的太陽車也走到了絕路上,連掉轉車頭的餘地也沒有了。

向前進一步是危險,向後退一步是災難,最後終於萬般無奈地葬身火海。

讓我們接受法厄同的教訓吧!正如鬼谷子所說,為人處世時,一定要為自己留一點回旋的空間,說話時也應注意不要把話說得太滿。把話說得太滿,就好比把杯子倒滿了水,不但不能再加水,而且只要出現一點意外,就會碰灑杯中的水。

鬼谷子的處世之道:事不做絕,話不說滿,凡事都要留有餘地

法厄同撞月

話不說滿,並不是處世圓滑的表現,而是一種成熟的行事策略。因為說話辦事不能只看到眼前,還要充分考慮事情發展的後果和可能出現的問題。要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於未然,就要在說話時、承諾時留一點可以容納“意外”的空間。

某高校一次教師職稱評比時,一位系主任對本系教師承諾說:“這次咱們系可以有一半以上的教師評上中級職稱。”可是在實際申請時,學校方面卻出了一些問題,拿不出更多的名額。

系主任四處活動,據理力爭,想要給本系教師多爭取幾個名額,可是都無濟於事。當教師們問他情況如何時,他也不好意思對大家實話實說,只是繼續允諾說:“沒問題,我答應過你們的,一定辦得到。”

後來,評職稱的結果公佈了,大家大失所望,把所有的怨氣都一股腦地撒到系主任頭上。還有人直接問他:“主任,你不是說沒問題嗎?你不是之前許諾過我們的嗎?”

這位系主任,輕易地承諾,沒有給自己留下一點轉身的空間,以至於出現意料之外的事而無法兌現承諾。

萬事萬物都是不斷髮展變化的,說話之前一定要考慮後果,量力而行,不要許下沒有十足把握的承諾。

鬼谷子的處世之道:事不做絕,話不說滿,凡事都要留有餘地

對人承諾要留有餘地

遇到不能確定的事,可以適當採用諸如“儘可能”“儘量”“或許”這樣一些字眼。也就是說,運用巧妙地語言,恰當的表達方式,模糊地、含蓄地、靈活地進行表態或表述,以避免事後可能出現的尷尬和不應該承擔的責任,給自己留下一個慎重考慮、妥善決策的餘地。

即使能夠確信說出的話一定會實現,也不應該把話說滿。你原來認為可以辦到的事,也許會在逐步進行中出現種種意料之外的困難。特別是在事情的結局、利弊等尚不明朗時,就更需要耐心等待、認真觀察分析,不能漫無邊際信口開河,最後只能令他人失望,也給自己造成不好的影響。

當你批評別人時,也要注意為他人留一條後路,懂得不撕破臉,在對方沒有退路時給對方鋪路。 如果把退路都堵死了,就會令對方尷尬、灰心、失望。

鬼谷子的處世之道:事不做絕,話不說滿,凡事都要留有餘地

批評要留有餘地

當你與某人發生矛盾時,也不要憤恨地說“我以後和他割席絕交、一刀兩斷、誓不兩立”之類非常絕情的過激的氣話。也許當你冷靜下來之後,就會發現原來是自己理虧或者錯怪了他人,等到那時再後悔不該把話說滿說絕,可能已經為時晚矣。

鬼谷子的處世之道:事不做絕,話不說滿,凡事都要留有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