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羊侃掛帥入手,探析江東士族對南朝軍事將領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門閥政治是一種短暫存在的特殊政治形態,其主要影響的朝代為東晉以及之後的南朝諸國。在侯景之亂後,建康城中的士族幾乎被屠戮殆盡,其餘分散於各地的門第們也逐漸退出了政治舞臺,南方中國的門閥政治才逐漸被中央集權所取代。之前人們對於門閥政治的探討主要在於其對於君權的限制,以及對於政策制定的妨礙上,但是其實門閥政治對於東晉以及南朝的軍事實力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比如南梁在面對侯景之亂的時候,只能啟用北魏降將羊侃擔任守軍的總指揮,由此便可以看出南朝軍事將領的缺失。

今天,我將從羊侃掛帥南梁守軍主帥這一事件入手,探析江南士族們對於南朝將領及其軍事實力的影響。

引言

羊侃本為北魏將領,是東漢南陽太守羊續的後人。在北魏官至徵東大將軍的他,在父親的勸說之下,舉兵投梁,並且很快得到了蕭衍的重用,在之後的陳慶之北伐戰爭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官拜尚書。

從羊侃掛帥入手,探析江東士族對南朝軍事將領的影響

蕭梁大將羊侃

後老梁武帝蕭衍潛心佛法,不再發動戰爭,而且國內也逐漸放鬆了對於軍事將領的鍛鍊,在侯景之亂爆發的時候,都城建康城中包括羊侃在內只有三名將領曾經參加過戰爭。其中柳津已經年老,而韋黯則怯弱無能,因此建康城的防守任務完全壓倒了羊侃的肩上。

羊侃迅速調集了建康城內所有可以使用的力量投入到了防守之中,他強調穩固防守,從不輕易出兵。在建康外城被攻破之後,他還組織軍民在城中修建城中城來抵擋叛軍的進攻。在羊侃負責防衛工作的時間裡,雖然叛軍佔據絕對優勢,但是始終沒能攻破建康城。不過在當年冬天,羊侃患病不治逝世,隨著他的離世,建康城內的防守組織隨即崩潰,侯景終於殺進城中,囚禁了梁武帝。

從羊侃掛帥入手,探析江東士族對南朝軍事將領的影響

侯景之亂的始作俑者侯景

《梁書》記載:“時景既卒至,百姓競入,公私混亂,無複次第。侃乃區分防擬,皆以宗室間之。軍人爭入武庫,自取器甲,所司不能禁,侃命斬數人,方得止。及賊逼城,眾皆恟懼,侃偽稱得射書,雲“邵陵王、西昌侯已至近路”。眾乃少安。賊攻東掖門,縱火甚盛,侃親自距抗,以水沃火,火滅,引弓射殺數人,賊乃退。加侍中、軍師將軍。有詔送金五千兩,銀萬兩,絹萬匹,以賜戰士,侃辭不受。部曲千餘人,並私加賞賚。”

在國家遭遇如此重大變故的時候,偌大的南梁都城居然找不到一個合格的軍事將領,只能將重任全部託付於降將,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在之前有如此權力的降將恐怕還要追溯到蜀漢時期的姜維,由此可見南梁的軍事人才儲備實在是捉襟見肘。究其原因,與門閥政治對於武官的打壓以及歧視不無關係,下面將對此進行具體分析。

東晉時期軍事將領的來源及其衰敗

在東晉剛剛建立的時候,國家的政權主要掌握在北方士族的手中,從最開始的王導到後面的謝安,他們無一不是南渡而來的北方士族。而江南士族則相對遠離政治的中心,他們的子弟大多負責內政工作,並不處理軍事事務。

從羊侃掛帥入手,探析江東士族對南朝軍事將領的影響

東晉名相謝安

從東吳時期開始,江南政權便一直處於戰略防守地位,而且國家政治形態也在向門閥政治轉變。江南士對於戰爭一直是保有牴觸情緒的,故在司馬炎滅吳的時候,東吳甚至沒有組織有效的抵抗,直接拱手而降,到了東晉時期,江南士族們依然看不起從事軍事活動的將領。在和他們交往的過程之中,北方豪門的子弟也生出了對於武官的輕視情緒,那些北方貴族之後也逐漸喪失了其先人的軍事才能。

當時東晉政權中來自不同地方的官員往往承擔不同的工作,三吳地區的名士多從事文職,而荊楚一帶的官員則多為武將。東晉時期戰績作為卓越的大司馬桓溫就是荊州人士,當時也屬於楚人的範疇。其人文韜武略,建立了不世功勳,卻依然被江南士族們看不起,稱其為“老兵”,認為與自己的官員身份有差距。

《晉書》記載:“奕每因酒,無復朝廷禮,嘗逼溫飲,溫走入南康主門避之。主曰:“君若無狂司馬,我何由得相見!”奕遂攜酒就聽事,引溫一兵帥共飲,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怪。’”

即使後來桓溫權傾朝野,甚至向朝廷討要九錫的封賞,太原王氏的領袖王述也不願與其通婚。

《晉書》記載:“溫欲為子求婚於坦之。及還家省父,而述愛坦之。雖長大,猶抱置膝上。坦之因言溫意。述大怒,遽排下,曰:‘汝竟痴邪!詎可畏溫面而以女妻兵也。’”

從羊侃掛帥入手,探析江東士族對南朝軍事將領的影響

東晉名臣 太原王氏之後王述

在這樣的文化導向下,許多祖上無武人出身的官員都紛紛棄武從文,不願繼續從事軍事工作,本來南渡而來的具有進取精神的北方士族,也逐漸向南方士族演化,成為了保守派。曾經東晉的名將如謝玄,王敦皆是北方士族之後,在他們的子孫選擇了文人之後,東晉失去了最重要的將領來源。

江南士族對於軍人出身的統治階級的腐化

上面我們提到在東晉時期,從事軍事工作的武將大多為荊楚人士,南朝是荊楚的中心為彭城,在這個地方誕生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最強大的軍事領袖——宋武帝劉裕。與其他荊楚出身的將領不同的是,劉裕在出仕後不久,就接手了由謝安開創的北府兵,這些士兵是江南政權手下最強大的軍隊,依靠著一班出自北府軍的優秀將領,劉裕一路北伐消滅了南燕,直逼北魏都城。如果不是後方出現了問題,很有可能將中國的統一提前了一百餘年。

《魏書》記載:“島夷劉裕,字德輿,晉陵丹徒人也。其先不知所出,自雲本彭城彭城人,或雲本姓項,改為劉氏,然亦莫可尋也,故其與叢亭、安上諸劉了無宗次。裕家本寒微,住在京口,恆以賣履為業。意氣楚刺,僅識文字,樗蒲傾產,為時賤薄。”

從羊侃掛帥入手,探析江東士族對南朝軍事將領的影響

宋武帝劉裕

劉裕不同於桓溫,他出身低微,也沒有收到太多江南士族的影響,他和他的北府軍將領都是十分傑出的軍事人才。不過在劉裕去世之後,其子劉義隆繼位,他擔心自己不能夠有效控制這些開國重臣,而且出於像士族示好的目的,他將檀道濟等開國重臣一一殺死,然後將國家的重要職位重新賦予貴族。

《宋書》記載:“又收司空參軍薛彤,付建康伏法。又遣尚書庫部郎顧仲文、建武將軍茅亨至尋陽,收道濟子夷、邕、演及司空參軍高進之,誅之。薛彤、進之並道濟腹心,有勇力,時以比張飛、關羽。初,道濟見收,脫幘投地曰:‘乃復壞汝萬里之長城!’”

從羊侃掛帥入手,探析江東士族對南朝軍事將領的影響

劉宋名將檀道濟

為了進一步討好士族,贏得其支持,劉義隆採取了重文輕武的發展方針。這樣的改變雖然讓他的中央政府得到了穩定,但是在面對北魏的進攻時,宋國境內已經沒有合格的軍事指揮官了,北魏迅速收復了之前劉裕打下的大片疆域,南朝再次回到弱勢地位。

《宋書》記載:“既而虜縱歸師,殲累邦邑,剪我淮州,俘我江縣,喋喋黔首,跼高天,蹐厚地,而無所控告。強者為轉屍,弱者為系虜,自江、淮至於清、濟,戶口數十萬,自免湖澤者,百不一焉。村井空荒,無復鳴雞吠犬。”

在南朝時,軍事將領依然主要由楚人組成,比如蕭道成,陳霸先都是楚地人士。當時的軍隊也主要掌握在他們的手裡,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軍事優勢發動政變,奪取前朝政權,但是卻不能維持長久的統治。正是因為這些軍事領袖在成為國家領導人之後,其子孫及部屬受到江南士族的影響而迅速腐化墮落。軍事領導能力迅速下降,其直屬部隊的戰鬥力也直線下滑,才出現了政權更迭的循環往復。

從羊侃掛帥入手,探析江東士族對南朝軍事將領的影響

南北朝時期武士俑

直到侯景之亂後,江南主要士族被屠戮殆盡,門閥政治走向消亡。武將才終於獲得了較高的軍事地位,文人對於武將的負面影響才逐漸散去。

南陳時期江南士族新形態

在侯景之亂爆發之後,南梁的統治迅速走向滅亡,而門閥政治也終於從歷史舞臺退出。不過接替他的南陳政權的軍事實力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這主要是因為此時的江南士族又出現了新的形態。

在侯景之亂中,位居國都的門第元氣大傷,但是處於國家外圍的門第們並沒有受到討打的影響。不過他們發現南朝政府並不能有效地保護他們,於是這些士族紛紛組織起了自己的防禦武裝力量。陳霸先稱帝后,國家的實力不比梁武帝時期,他不能夠有效地消滅這些地方武裝,因此只能採取拉攏的政策,允許他們繼續存在。並且約定以結盟的形式共同防衛國土。

從羊侃掛帥入手,探析江東士族對南朝軍事將領的影響

陳高祖陳霸先

《陳書》記載:“於是郡邑巖穴之長,村屯塢壁之豪,資剽掠以致強,恣陵侮而為大。”

但是這些士族佔據了大量的土地,並且控制了不少人民,這使得南陳的中央政權進一步被削弱,供其徵用的兵役儲備人數十分有限。因此雖然南陳的武將擺脫了士族文人的冷眼與嘲笑,但是他們依然沒有辦法募集與北方政權相抗衡的軍隊。

而且江南士族採取地方防衛的主要思想依然是保守的,他們希望自保,因此在隋入侵的時候,他們也不會主動幫助中央政府,實力較弱的南陳軍隊只能束手就擒。

評價

以士族為基礎的門閥政治由於其保守性和自私性,使其註定只能成為偏安政權的續命良藥,而不是統一政府的開國利劍。而且其重文輕武的價值導向也讓南朝的英武豪傑紛紛變得軟弱無能,昔日縱橫馳騁的北方大族逐漸被同化成了文弱書生。南朝終於失去了曾經依仗的軍事人才,而後面的軍事集團也沒有想著肅清門閥政治的流毒,最終自己也被士族同化,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一個國家如果有這樣自私的階級存在,那麼其註定不能長久的存在,而統治階級為了維持他們的地位而忽視國防的建設,以此討好他們的做法更無異於飲鴆止渴。可憐多少豪傑之後,竟無一個是“男兒”!

參考文獻:《晉書》、《梁書》、《陳書》、《南齊書》、《宋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