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順縣“進出兩條線”,做強壩區調整文章

長順縣“進出兩條線”,做強壩區調整文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初冬時分,氣溫下降,縱然寒意來襲,在長順大地各個壩區,百姓勞作的熱度依然不減。走進長順縣白雲山鎮思京大壩,梯田旱地、縱橫交錯,村民們正在有序的栽種黃心大白菜,預計春節前後迎來豐收。

長順縣“進出兩條線”,做強壩區調整文章

今年以來,長順縣以500畝以上壩區產業調整為抓手,積極創新產業選擇、組織運行方式、產銷對接、資金運用,推行“進出兩條線”參股發展,(進線:即合作社劃定區域內所有農戶土地全部集中流轉進來,出線:合作社將土地重新組合,讓農戶重新認領種植),促進農村蔬菜產業增產增效,推動農村產業革命邁上新臺階。

長順縣“進出兩條線”,做強壩區調整文章

白雲山鎮思京大壩屬於全縣32個500畝以上壩區之一,由上百塊大小不一的水田和旱地組合而成,共2000多畝。在過去,由於土地分散、種植結構單一,群眾投入多收益少。

“我們以前那些地小塊小塊的,全是山旮旯,機器去不到,完全用人工去挖,往年種苞谷,人工、種子、肥料一畝地要投入500多塊,畝產量也就700來斤包穀,1塊錢1斤也只得700塊錢,不得好大點效益。”農戶趙福雲說。

長順縣“進出兩條線”,做強壩區調整文章

由於簽訂合同時間短,擔心流轉後地貌有所改變,即便自己種植傳統農作物效益低,許多農戶依然不願流轉土地。“針對農戶的擔心,我們鎮平臺公司請專業土地測繪公司,把土地原有地貌、性質、面積等測繪登記,建立土地信息臺賬,老百姓才放心流轉出來。”白雲山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費仕恆說。


通過土地整合,建設規模化、產業化的蔬菜種植基地。生產種植、田間管理、採收銷售更標準,農戶重新認領種植,結束了多年“單打獨鬥”局面,生產成本降低了,效益卻更高了。加上今年“夏秋決戰”行動及“三定三統”模式,農戶種植蔬菜的積極性更高了。

長順縣“進出兩條線”,做強壩區調整文章

“往年我只栽一兩畝,今年他們平臺公司幫我們回收,我栽了10把畝,我們放心所以多做了一些。”農戶趙福雲說。


費仕恆告訴記者,“流轉給種植大戶、散戶有幾個好處,第一個在生產成本投入這塊降低;第二是在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他們責任心比較強,種出來的蔬菜總體來說質量很好。”

截至目前,思京大壩已發展了白芨、黃心大白菜等蔬菜產業,預計可實現收入650萬元,土地產值翻一番。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二次分紅等方式,覆蓋農戶267戶。

長順縣“進出兩條線”,做強壩區調整文章

“對有些老百姓不得勞動力,或者說不願意在我們基地種植的,我們進行土地流轉給地租,二次保底分紅,讓每一畝土地收益達到800元/畝以上。”費仕恆介紹說。

據悉,長順縣白雲山鎮圍繞壩區產業結構調整,推行“進出兩條線”參股發展,這只是長順縣壩區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縮影。

目前,長順縣32個壩區產業結構調整已全面啟動,全縣建設100畝以上蔬菜基地107個,其中500畝以上連片蔬菜基地13個、200畝以上蔬菜種植基地46個。共發展蔬菜種植16.64萬畝,蔬菜產量達到22.08萬噸,產值7.06億元,覆蓋農戶4648戶。

長順縣“進出兩條線”,做強壩區調整文章


來源品長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