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超40%的流量疑造假,戶外廣告的價值凸顯

互聯網超40%的流量疑造假,戶外廣告的價值凸顯

導語:近日微博大V“互聯網那些事”分享的一篇文章中顯示,互聯網上超過40%的流量都是假的,目前全球互聯網上只有60%不到的流量由人類產生。

文丨內參君

圖丨網絡

根據美國媒體VOX的報道,今年一季度,Facebook共刪除了22億個虛假賬號,亞馬遜稱,有超過90%的不真實評論是由計算機生成;除此之外,2018年12月,《紐約雜誌》旗下刊物Intelligencer報出了一個數字:年復一年,實際上只有60%的網絡流量是人類。在其他的虛假流量裡,大多數是機器人在閱讀信息。

互聯網超40%的流量疑造假,戶外廣告的價值凸顯

網紅翻車、直播“造假”?

線上流量“水分”太大

上週,曾在5分鐘內賣光15000支口紅,被網友稱為“女性錢包殺手”、“全網最紅美妝博主”、“帶貨一哥”的李佳琦卻在一場直播中翻車了。

李佳琦在將一臺不粘鍋推薦給網友的直播中,為了證明不粘鍋是真的“不粘”,讓助理把一枚雞蛋打入燒熱的鍋中。過了一會,正當助理準備把煎熟的雞蛋鏟上來的時候,雞蛋卻牢牢地沾在了鍋底上,並且有燒糊的跡象。

互聯網超40%的流量疑造假,戶外廣告的價值凸顯

互聯網超40%的流量疑造假,戶外廣告的價值凸顯

目睹了翻車全過程的網友紛紛在直播間留言:“這是不粘鍋?”“垮了”“這賣的就是假貨吧?”......作為深受網友信任和喜愛的男神卻在直播間大肆推薦這樣一款“粘鍋”的“不粘鍋”,還被觀眾打臉,場面一度是非常尷尬。

網絡直播有風險,其帶來的數據也存在風險。最近,網紅主播張雨晗在微博大量刷假評論、以虛假閱讀量欺騙客戶:

顯示產品獲得了353萬次的觀看,上千的評論,上千的點贊,但實際交易量為零,被引進甲方店鋪的流量也近乎為零。事件一出,便被新浪微博關停了賬號,其所屬機構也被暫停了其旗下所有賬號在微博上的廣告投放。

互聯網超40%的流量疑造假,戶外廣告的價值凸顯

在現實中,這樣的“張雨晗”不止一個。許多網紅及其背後孵化公司在流量價值面前打起“如意算盤”,通過弄虛作假刷單買粉絲等行為製造數據假象,以騙取廣告主的信任,扭曲廣告市場。

在線上數據魚龍混雜,廣告主追求更為真實效果的今天,線下戶外廣告顯然成為了更好的選擇。

互聯網超40%的流量疑造假,戶外廣告的價值凸顯

戶外廣告帶來更為真實的轉化效果

作為比較特別的城市廣告形式,戶外廣告具有相當高的針對性和矚目性,是品牌商和消費者直接建立聯繫的有效方式之一,

亞馬遜、谷歌、推特等家喻戶曉的互聯網企業也是戶外廣告的主要用戶。

一年前,推特(Twitter)為了重塑品牌形象,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廣告牌上分享了實時的推文,這些新推文展示出了推特“更輕鬆,更具有對話性”的品牌形象。許多用戶在看到這張廣告牌後,會利用推特或是其他平臺進行分享,進一步擴大了推特的宣傳範圍。此後,推特將其在戶外廣告方面的支出增加了50%。

互聯網超40%的流量疑造假,戶外廣告的價值凸顯

娛樂性、互動性更強的戶外廣告更是能帶來直觀有效的轉化效果。

如2018年世界盃期間,可口可樂公司聯合FIFA(國際足球聯合會),在蘇黎世中央車站推出AR戶外互動營銷,利用AR讓去球迷們有機會“面對面”對陣瑞士足球明星謝爾丹·沙奇裡。一旦用戶參與AR體驗,便被提示拍照並進入可口可樂的比賽,以贏得FIFA世界盃比賽用球。短短兩天,該活動便獲得了1000+次互動。

互聯網超40%的流量疑造假,戶外廣告的價值凸顯

戶外廣告如何更好地“完成進化”?

傳統戶外廣告的表現形式相對比較單一,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線上線下相溝通的渠道,戶外廣告進入人群的入口也變得更加廣泛。在數字化變革的大趨勢下,戶外廣告如何更好地利用優勢,完成轉化率的有效提升,達到廣告主們心目中的C位呢?

在線上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的趨勢下,戶外廣告愈發受到廣告主的重視。但在具有強大資源優勢的同時,數字化、程序化趨勢下的戶外廣告也需要革新。

內參君認為,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點:

1、突破媒體限制

戶外廣告可從載體形式和媒體屬性兩方面進行突破。受到數字媒體、視頻媒體影響,不僅越來越多的戶外廣告載體從燈箱、路牌、霓虹燈進化到LED顯示屏,複雜的媒介生態更是對戶外廣告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廣州國際媒體港的“珠江之眼”,運用了透明屏技術,在白天看上去是一面普通的玻璃幕牆,只有在夜晚亮屏時才會展現出投放效果。與傳統的戶外LED大屏相比,透明屏改善了傳統屏不透光、不透風等客觀性能、屏體過重、散熱不良、結構冗雜、耗電量高、造型突兀等諸多問題。

而且,戶外廣告正逐漸變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透明屏在戶外廣告的美觀性、公益性等方面都可以做出改變,一個優質的戶外媒體應具有成為藝術性地標媒體的潛力。

2、創意先行

未來,戶外廣告將成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技術結合創意,將傳統的戶外廣告向互動體驗靠攏。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杜國清在某次演講中提到,越來越多的廣告主認為依託技術增強戶外媒體的體驗性和互動性成為了趨勢。加之數字化、AR等技術的進一步完善,戶外廣告將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將目標受眾從“低頭族”轉變為“抬頭族”。

3、數字化賦能,全方位整合投放

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快,類似於播尚科技的戶外廣告自動化營銷平臺應運而生,廣告主能夠更好地提高戶外廣告的業務效率,完成戶外媒體自動化的提升以及程序化策略的實施執行。

因此,戶外廣告需要打造聚合類平臺打造更為全面的營銷體系。通過聚合線上線下多類屏幕,利用自身平臺優勢、數據能力、AI能力來賦能屏幕。聚合包括手機屏幕、電視屏、電梯屏、交通屏幕等,全方位覆蓋生活娛樂場景,從而觸達消費者各種生活場景,實現線下廣告的整合與精準程序化投放。

當然,這並不全是戶外廣告所面臨痛點的解決方式,在5G、程序化步伐的到來之下,將會有更多新型戶外廣告出現,戶外廣告將結合線上打造更智能的營銷模式。

小結:有研究表明,目前的消費多呈雙線趨勢,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流量雖有所“水分”,但線下的戶外廣告若是能和線上進行融合、共生,將會為廣告主帶來更為優質的傳播效果。同時,利用數字化、程序化等技術,幫助廣告主進行精細化廣告運營,獲得更大的價值。

互聯網超40%的流量疑造假,戶外廣告的價值凸顯

互聯網超40%的流量疑造假,戶外廣告的價值凸顯

互聯網超40%的流量疑造假,戶外廣告的價值凸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