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标故事:黎元洪为归元寺题写的牌匾今何在

归元禅师由浙江僧人白光、主峰两位法师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兴建。系出禅宗曹洞宗,取佛家《楞严经》中“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偈语,故名归元禅寺。经历明末天下大乱,清初,天下初建,民心未定。归元寺弘法行善,感化民众,从此香火日旺,声名日隆。

至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皇帝敕赐“归元禅寺”四字匾额以及《龙藏》一部,由此,归元禅寺由民间寺院提升至皇家寺院,声誉地位更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迅速占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同时,各省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响应。随即,清政府迅速组织军队镇压起义,启用袁世凯,督办对武昌起义的“剿抚事宜”。在武汉进行了激烈的“阳夏保卫战”。据《归元禅寺志》记载:阳夏保卫战中,总司令黄兴率民军在汉阳与清军激战,将战时总指挥部及后勤基地设在归元寺与其南侧的昭宗祠内。因而一些殿堂楼阁屡遭清军炮火轰击,损失惨重。斯时归元寺方丈云岩长老率众僧人参加民军,成立“和尚大队”开赴前线作战。汉阳失守时,为使大批粮秣不落入清军之手,革命军决定点火焚寺,云岩长老以身殉法。

归元寺帮助革命党人抗敌,为“阳夏保卫战”做出了贡献,做出了牺牲!

武汉革命精神,民主首义,敢为人先,坚持战斗,这种信仰与力量,深入各阶层人心,所以武昌起义能够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包括归元寺僧众的支持;武汉的首创精神,为国开路,推翻2000多年封建帝制,成立民主政府,约法三权分立。武汉是共和先锋!

“阳夏保卫战”在力量悬殊情况下,革命党人坚持战斗,41天!为全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牵制清军主力,全国各省纷纷独立响应,革命党各省代表召开会议决议成立民国中央军政府,黎元洪为军政府大都督,袁世凯也慢慢获得清政府内阁总理职权。在各方力量平衡下,最终达成南北停战协议,开始和谈。

1912年,时任民国副总统黎元洪感念归元寺众僧相助革命,带头捐钱,重建归元寺,建成后,民国四年(1915年)亲书两款牌匾,“归元古刹”、“胜大宏阔”,民国十一年(1922年)任大总统后,又亲书横匾“三乘广运”。

文革期间,红卫兵运动,破坏寺庙,昌明长老写信周恩来总理,请求保护归元古刹,总理回复明令保护归元寺。虽然归元寺大部分建筑得到了保护,但是在总理批复前,还有部分遭到了破坏,其中黎元洪题的牌匾“三乘广运”就被毁灭了。

现在,“归元古刹”牌匾悬挂在归元寺韦驮殿门额,“胜大宏阔”牌匾悬挂在藏经阁门额。

观黎元洪题字书法,遒劲秀媚,结体严密规整,笔法圆熟老辣,字体骨气劲峭,四角舒展,于平正中又见飘逸之风。

至今“归元古刹”、“胜大宏阔”牌匾仍在,思考着时代的变迁,召唤着武汉!

武汉地标故事:黎元洪为归元寺题写的牌匾今何在

黎元洪1915年题:归元古刹

武汉地标故事:黎元洪为归元寺题写的牌匾今何在

黎元洪1915年题:胜大宏阔

武汉地标故事:黎元洪为归元寺题写的牌匾今何在

昌明老和尚书:应如是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