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好人“清風”在哪?濟南市紅十字會曾收到其捐款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傑

繼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刊登“尋找清風”報道後,陳旭又收到一條關於“清風”的報料短信,該條短信上講述,9日上午,自己有可能見到神秘的好心人“清風”。

一條來自德州的信息,報出“清風”新動向

“9日下午5點,有一位山東殘疾女孩的媽媽報料,好人‘清風’早在幾個月前便幫助他們一家。”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刊登“尋找清風”報道後,陳旭又收到一條關於“清風”的短信,其在短信上講述,9日上午,自己有可能見到神秘的好心人“清風”。

10日,陳旭向記者出示了該條短信。其上寫著:“陳老師好,前幾天我看你發了很多尋找好人清風的事,我一直在想幾個月前到醫院看望我孩子的濟南人是不是你想找到人!我女兒段XX也是一個腿部殘疾的孩子,8月份在河北邯鄲華康醫院住院治療期間,好像是21日下午來了二位好人,本來我老公問一個高個子人叫什麼名字,給一個矮個子的人攔住了,說讓叫清風!巧的是今天下午5點左右,這個2好人又來家裡看望段雅軒了,給了孩子1000塊錢還有米油牛奶等好多孩子愛吃的東西!我今天留心了,我想拍照,他們不讓拍,問名字還是說是清風,我偷偷的拍了一個發你看看是不是一個人,送他們走時我還偷拍了車牌,車牌是濟南的。在聊天中我說我家庭非常困難,老公去年打工把腰跌壞了,他們說如果好了可以去他們濟南公司上班。”。

“原來他(她)不光只是關注南京殘疾人慈善。”對於該條信息,陳旭意外之餘又倍感欣慰。“他(她)應該一直都在關注著殘疾人慈善事業,而且還不限於一個省份,讓我們很感動”。

神秘好人“清风”在哪?济南市红十字会曾收到其捐款

手機號是同一號碼, 始終處於關機狀態

根據陳旭提供的手機號碼,記者聯繫到發信人。據悉,發信人名叫李秀麗,是德州臨邑縣翟家鄉孫家村人,其女兒段涵(化名)雙腿殘疾。為了給女兒治病,老公常年在外打工,李秀麗則在家靠打零工照顧女兒。為了治病,兩人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雖然家庭貧寒,經常請假治病,但她依然品學兼優,每學期都是“三好學生”,而且能幫助其他同學學習並積極參加公益活動。

李秀麗介紹,今年8月,自己女兒在河北邯鄲市一家醫院住院治療期間,有兩位好心人前來探望,“那天是8月21日下午,一高一矮的兩個中年男子”。兩人表明來意後,為李秀麗女兒送上了鮮花、水果等慰問品,“本來她老公想問一個高個子人叫什麼名字,給一個矮個子的人攔住了,說讓叫‘清風’。”

“上週六,我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清風,問家裡有沒有人,要過來看望下孩子。”李秀麗說,接到電話後,不出十分鐘,上次在來醫院探望自己女兒的兩位好心人便來到了家裡,還帶來了1000塊錢還有米油牛奶等零食。

神秘好人“清风”在哪?济南市红十字会曾收到其捐款

“他們在家呆了10多分鐘便走了。”李秀麗說,自己與陳旭一樣,也非常希望能找到“清風”。

雖有了“清風”新的動向,但陳旭發現,該女士所提供的“清風”手機號與自己所掌握的手機號是同一號碼,“撥打時,一直提示是關機,對方應該是隻有打電話時才開機。”

“清風”極有可能是濟南人,濟南紅會也曾收到其捐款

“問名字,他們還說是‘清風’。”但從兩位好心人的口音、以及駕駛車輛的“魯A”開頭的車牌號,李秀麗猜測他們應該是濟南人。更讓李秀麗確認自己想法的是,在聊天中二人得知李秀麗老公去年打工把腰跌壞而只能賦閒在家時,“好心人說如果好了可以去他們濟南公司上班”。

神秘好人“清風”先是出現在南京,而後又在德州臨邑現身。“清風”到底是誰?是個人還是社會愛心團體?李秀麗並沒有從對方那裡得到答案。

記者搜尋濟南市紅十字會官方網站,在“2019年捐贈資金接收情況公示”上顯示“2019年10月29日,‘清風’捐助2000 元”。對此,濟南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表示,愛心人士不留姓名和電話的捐贈行為時有發生,因此對於“清風”相關信息並不瞭解。

“或許做好事不留名就是他們的一種風格”儘管相處時間短暫,但李秀麗卻能感覺到,‘清風’非常尊重捐贈對象,“他說資助者和受助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還一直鼓勵我女兒,好好學習,長大畢業找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等有能力再去幫助需要的人群”。

類似的話語也經常鼓勵著陳旭。每次“清風”給互助社寄來捐贈品,陳旭總會把這些物品轉交給最需要的殘疾人朋友。“我們把“清風”捐給互助社的善款都用在困難殘疾人的身上,眾多殘疾人朋友都希望有一天能見到這位好心人”。

記者手記:

與其尋找不如保持神秘,讓“清風”吹得更遠、更久

面對“清風”的低調神秘,陳旭等人卻始終堅持要找到他(她)。“既然對方不願出面,如此堅持尋找會不會給對方帶來不必要的煩惱?”面對記者詢問,陳旭也表達了類似顧慮,但他始終強調只是希望藉此來表達他們對於“清風”的感激之情。

神秘好人“清风”在哪?济南市红十字会曾收到其捐款

“做好事,不留名”,古已有之。這種行為告誡人們做慈善應高風亮節,但其側面也反映了慈善捐贈人的捐贈隱私應該予以尊重。若被披露,慈善捐贈人有可能會受到來自各社會方面的“騷擾”,對慈善捐贈人正常的工作生活帶來不必要的影響。因此,慈善捐贈人個人不願公開其相關信息,在情理之中。

根據此前類似報道,部分慈善捐贈人在捐贈信息披露過後,會受到不同形式的騷擾,如爆炸短信、騷擾電話、請求募捐等。這不僅僅嚴重影響了慈善捐贈人的正常生活,還給捐贈這項公益事業帶來負面衝擊。

“捐贈者樂善好施,接收者坦然接受,這才是真正健康的慈善。”山東大學社會學專家張洪英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慈善觀念正由捐助者體現個人道德層次向捐助者體現社會責任感觀念轉變,“捐助者做好事不願留名,就應尊重捐助者的隱私權。”

正如“清風”發給陳旭的短信,“善不為人知才是真善,我還會繼續關注和支持你們,請不要再找我了,我也不會出來!謝謝你們!清風拜託!”

或許,與其尋找,不如繼續讓其保持著神秘。如此一來,這股“清風”才能吹得更遠、更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