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城市群已成定局,未來城市群內部將打造一小時交通圈

中國五大城市群已成定局,未來城市群內部將打造一小時交通圈

關於城市群的發展,小編一直都有研究。之前,小編也曾提出中國五大城市群,從形態上像一把穩固的弓箭,直射世界的大舞臺。在小編的意識裡,這五大城市群一直是中國崛起的關鍵,分別是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長江中游城市群。我在多篇文章中也曾提到,未來的國際競爭、地區競爭,都將於城市群、都市圈的形態參與其中。其實,我國的城市群起步較晚,但基於總量優勢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國內的各大城市群正進入高速發展的時代。

中國五大城市群已成定局,未來城市群內部將打造一小時交通圈

為什麼再次寫這篇中國五大城市群呢?主要是遇到“知音”了,昨日看到摩根士丹利發佈的《中國城市化2.0:超級都市圈》。報告中指出:到2030年,中國將有超10億人口居住在城市,其中一半集中在5大超級都市圈。十年後,這五大超級都市圈,人口平均規模將達到 1.2 億人。此外,還將貢獻 全國GDP 增長的 75%及城市人口增量的一半。

中國五大城市群已成定局,未來城市群內部將打造一小時交通圈

十年後,中國城市群的關鍵是打造“1 小時生活圈”,在經濟學上,一小時生活圈是黃金經濟圈。我們都瞭解,當前中國的鐵路是八橫八縱的主線路,而未來將是密密麻麻的城際線路,打造半小時到1小時的通勤圈。據悉,目前中國高鐵總里程將為3萬公里,未來將翻倍。這個翻倍,不是簡單的翻倍!為什麼這麼說呢?之前的八橫八縱線路很長,總里程一條就幾千公里。而未來將建設密如毛細血管的高鐵線路(以城際為主),這些翻倍的里程,拉動的經濟更強於前面的里程。當然,這也是基於前期八橫八縱的投入建設,中國的發展正一步一步向預期目標前進

中國五大城市群已成定局,未來城市群內部將打造一小時交通圈

有不少網友對“超級都市圈”不太理解,其實只要懂了城市群與都市圈的區別後,也就很好理解“超級都市圈”的意義了!定義上,城市群是地區發展的主體,是一個區域內部最高的城市組織形態,是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關鍵平臺。而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的一個小型的城市組合,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形態。也就是說,都市圈與城市群的發展意義是一樣的,只不過城市群比都市圈大。一般而言,城市群包含了多個都市圈。那麼,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超級都市圈”概念,本質上與城市群一個概念。

中國五大城市群已成定局,未來城市群內部將打造一小時交通圈

未來高鐵、5G、雲服務、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將大大拉動城市群的發展。城市群與都市圈的區別也將越來越小,根據預測,十年內,我國的5G投資將達到 4000 億美元,5G 網絡的發展將支撐產業物聯網和電商的高度融合,為超級都市圈的發展奠定基礎。都市圈的發展,主要依賴信息設施、高鐵和智能電網三個方面,最終使得國內更多的農村人口湧向城市或者是融入城市,進一步推進中國的城鎮化發展

中國五大城市群已成定局,未來城市群內部將打造一小時交通圈

五大城市群,從地理區位來看,長三角城市群在東,粵港澳大灣區在南,京津冀城市群在北,成渝城市群在西,而長江中游城市群則剛好立足中部。中國人講究一個四平八穩、中庸之道,這五個城市群剛好能照顧到區域內的各個角落。但話說回來,規劃可以出臺,但無論是城市群還是超級都市圈,不是在紙上隨便畫個圈就能實現發展的,最終還是得靠我們的努力與奮鬥!加油吧,超級都市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