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處理好這3個細節問題,你將離乒乓高手更近!

很多人模仿國手、高手的動作學得有模有樣,但實際上卻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總結來說,有三個比較突出的普遍問題。

如果處理好這3個細節問題,你將離乒乓高手更近!

一、翻手腕

除了發球和挑打比較下旋的球,手腕任何時候都不應該主動發力。要打得著球,要學會用步法調整身體重心去迎著球打,而不是用手去夠球。

基本動作要做好,即使一開始可能接不到球,但只要動作是對的,對球性掌握就慢慢有了,再微調就不成問題。

再強調一次發力的原則,是"用意不用力",身體放鬆,發力的時候是用意念驅動,否則發力就會不集中。

就是說,發力要集中,如果是發力的末梢先行用力,那麼力就是均勻而行,不是在瞬間爆發,擊出的球就沒有力量。

要改掉這種毛病,首先在練習反手撥球時動作小一點,手腕先不動,球拍不要進行側面的運動。手腕先把拍面控制好,讓拍面保持前傾。

擊球時,手腕固定,球拍在移動過程中始終保持拍型前傾,肘關節保持穩定。

先小動作、小範圍地練習慢速推擋。等動作定型並熟練後再練習大範圍的快速撥球。

如果處理好這3個細節問題,你將離乒乓高手更近!

二、身體後仰

擊球強調迎前是因為在理論上,發力的合力在胸腹之前,所以擊球點適當靠前是發力的必然。

迎前,有助於讓重心靠前,用前腳掌著地,這樣,步法移動較快,正所謂“身如礳,腿如簧,腳尖點地有輕功。”

乒乓球講求含胸收腹,在迎前的前提下,不降低重心的話就會不穩定,也不容易調整步法。

重心太高起手就慢。因為站立時,肩膀比球檯高出許多,手的運動軌跡就長,發力就慢,不集中,無法合力。

重心太高對球的判斷容易出現失誤,連續性也差。因為向前發力要考慮到後座力,重心過高人就會漸漸後仰,從而導致無法正確擊球。

如果處理好這3個細節問題,你將離乒乓高手更近!

三、正手支肘

這個沒什麼好說的,槓桿原理,短的一支力量大,速度快。快攻時支肘就無法發力,只好翻手腕。

拉球時支肘徒增擺動時間,影響擺速,手主動發力導致擊球點太靠前,不主動發力就太靠後。

這三點,都是針對擊球的力量和速度而言。一般來說。第一、第二點是重中之重,這兩點做好了,第三點一般不太會出現。

有人提出,迎前了,重心低了容易向前跌倒……老大,又不見你蹲廁所的時候會向前跌倒?膝蓋會稍微彎曲一下下就可以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