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高鐵經濟新時代

“107分鐘,最高時速388公里每小時,高鐵體驗太棒了!”作為漢十高鐵首批體驗“乘客”的陳先生激動不已。10月30日11點58分,由武漢出發的“和諧號”駛進十堰東站。一座城市與一條高鐵之間密不可分的發展故事序幕即將拉開。

  速度,總能帶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

  高鐵疾馳,人來人往,帶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項目流幾許?高鐵站巍巍,車進車出,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力和長遠影響力幾何?

  漢十高鐵十堰東站位於張灣區漢江路街辦水堤溝村,站前廣場佔地面積約1350畝,項目建設總投資約12.5億元。作為十堰高鐵小鎮“一核引領、三軸擴展、六大分區”發展結構的核心區,漢十高鐵十堰東站廣場是集交通樞紐、旅遊集散、商務服務、商貿物流、產業服務、科教研發、生態保育、休閒度假、立體綜合交通、零換乘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開啟高鐵經濟新時代

萬達商圈(樂俊峰 攝)

  而作為十堰高鐵項目的重要承載地、高鐵站房所在地,張灣,早已將高鐵機遇和高鐵利好全面融入總體規劃佈局之中,立足交通樞紐優勢構築崛起大勢,充分發揮中心城區的集散輻射作用,致力在招商、旅遊、商貿、對外開放等方方面面形成自身的“虹吸效應”,借勢借力,順“路”發展。

  一條高鐵就是一條經濟發展帶。高速鐵路正在極大改變時空,深刻影響要素配置方式和區域經濟地理格局,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物質載體和要素通道。作為實現新時代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新興路徑和模式,有力推動著經濟結構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

  作為汽車產業長期處於“一主獨大”地位的老工業區,張灣牢牢把握“高鐵紅利”,加快謀劃高鐵商圈藍圖,以漢十高鐵和沿線站點為核心區,把特色商業區作為區域性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功能定位,積極做好業態承接,吸附高鐵經濟大“流量”,助力打造產業佈局均衡、多點經濟支撐、抗風險能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重構經濟發展新圈層。

開啟高鐵經濟新時代

昌升國際商貿城 (張明生 攝)

  “漢十高鐵的開通拉近了十堰與周邊城市之間的距離,我們的貨物可以更快走出去、客人更好帶進來。”十堰昌升國際商貿城常務副總經理武敬旭說。

  香港昌升國際集團投資開發建設十堰昌升國際商貿城位於張灣區漢江街辦北京路延長線上,處於離高鐵東站不到一公里的“高鐵經濟核心區”,當前已簽約入駐傢俱建材、五金機電、建築機械以及倉儲物流等商家1000餘戶,年營業額達100億元,實現利稅3億元,提供就業崗位5000餘個。武敬旭認為,漢十高鐵的開通運營將打破縣域間的空間距離,各地經濟聯繫將更緊密,公司發展將真正迎來“一路通天下”的廣闊市場。

  為適應高鐵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進一步拉開開放格局、產業佈局、城市框架,推動經濟結構從粗放型向集約型、從低附加值型向高附加值型、從單一型向複合型轉變。張灣區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堅持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結合,在招商中不斷拓展,積極與外界建立戰略合作,真正形成吸納企業集聚的高鐵“窪地”,凝聚跨越發展的強大磁場。

  隨著漢十高鐵開通進入最後倒計時,世界500強綠地集團聞訊而來,瞄準“高鐵熱土”,超大手筆強勢打造城際空間站項目。憑藉多年城市綜合開發運營經驗,綠地精準把握十堰區域高鐵經濟佈局,致力將高鐵站與居住、商務、會展、商業、教育、醫養、旅遊等業態融合,旨在與城市交通同步延伸,高效參與時代發展,塑造新型城市經濟體,目前已在全國範圍內打造了25座綠地城際空間站。

  除了房地產商的青睞,高鐵對旅遊業最直接和有效的影響引得廣東鴻藝集團有限公司也在此駐足。該公司計劃打造集客家文化、客家飲食、旅遊、居住、購物、休閒為一體的客家小鎮——客天下。小鎮以美麗城鎮生態商為戰略定位,以鄉鎮城互動融合發展為戰略模式。據悉,該項目規劃面積預計5000畝,投資50億元,將結合十堰多山的地形特點,致力打造“以山為景”的文化產業聚集地。

  “恆大健康城、碧桂園、漢水九歌、北京工美、總部經濟園、會展中心等超大型項目紛紛搶抓漢十高鐵通車機遇。張灣將以高標準規劃業態佈局,高層次引進商貿品牌,堅持產業聚集為驅動,為打造千億級區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增長極奠定堅實之基。”張灣區招商服務中心主任熊祿剛介紹。

  飽含百年期冀,承載繁榮夢想。張灣,依託高鐵匯聚崛起蓬勃力量,全力推進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區域合作,提速跨越發展。一座嶄新的“活力新區”即將崛起,一個更加繁華、便捷、國際化的城市綜合性發展區域初露崢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