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龐泉溝現紅臉褐馬雞,頭頂“白犄角”,遇天敵不逃反而搏鬥

山西龐泉溝國家自然保護區地處呂梁山脈中段,隱秘的大山裡,長著華北落葉松、雲杉、白樺、紅樺等樹種,自然生態良好。在這片原始的樹林裡的,生活著我國特有的珍禽褐馬雞。

山西龐泉溝現紅臉褐馬雞,頭頂“白犄角”,遇天敵不逃反而搏鬥

褐馬雞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山西省的省鳥,已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僅見於我國山西呂梁山、河北小五臺山、陝西黃龍山、北京東靈山。

山西龐泉溝現紅臉褐馬雞,頭頂“白犄角”,遇天敵不逃反而搏鬥

01頭頂一對“白犄角”,尾羽蓬鬆如馬尾,善奔跑卻不善飛行

褐馬雞對生存環境的要求高,棲息在華北落葉松、雲杉次生林為主的林區裡,休息時都是在樹上。

在顏值上,褐馬雞令人眼前一亮,嘴巴粉紅,兩邊臉頰緋紅,不長羽毛,彷彿會害羞。頭頂有似冠狀的絨黑短羽,勾勒出流暢的線條。

最為奇特的是,它明明是隻鳥,腦袋兩側卻長著一雙“白犄角”,威風凜凜,因此又被稱為角雞。原來那是它雪白的耳羽,直立起來,好似長角。

山西龐泉溝現紅臉褐馬雞,頭頂“白犄角”,遇天敵不逃反而搏鬥

一隻成年褐馬雞高約60釐米,體長1米-1.2米,體重5公斤。褐馬雞雖然是鳥,但是卻不善於飛行,飛得不高,只能從山上向下滑翔式飛行。但是它有一雙粗壯的腿,善於奔跑。

它最美麗的部位,是它的尾羽。它的尾羽共有22片,長羽呈雙排列,泛著紫藍色光亮,特別長,特別美。

它的尾羽還會做出不同的形狀,當它高翹著尾巴時,尾羽蓬鬆猶如馬尾;當它整個尾羽向後翹起時,又像一把豎琴,又美麗又優雅。

山西龐泉溝現紅臉褐馬雞,頭頂“白犄角”,遇天敵不逃反而搏鬥

02尾羽名貴,被用作官帽花翎,古代官員用其彰顯身份

褐馬雞的尾羽十分美麗,也十分名貴,在古代是人們尊崇的特徵。古代官員的“花翎頂戴”,就是褐馬雞的尾羽。

自漢武帝起,就有武官戴“鶡冠”的傳統,這種制度一直沿襲到清王朝。歷朝歷代,褐馬雞尾羽與孔雀的尾羽,一同成為了古代官員帽上的花翎,而且官帽上的翎毛越多,說明這個人的官位越大。

山西龐泉溝現紅臉褐馬雞,頭頂“白犄角”,遇天敵不逃反而搏鬥

美麗的鳥類動物那麼多,古人為何要選中褐馬雞的尾羽作“花翎”呢?這是因為褐馬雞驍勇好鬥,姿態雄勁,這種品質為古代統治者推崇。歷代帝王都用褐馬雞尾羽裝飾帽盔,稱為“冠”,以此來激勵將士、官員,勇猛戰鬥。

因為人類對褐馬雞尾羽的重視,褐馬雞羽毛成了人們追逐的珍品。在以前,褐馬雞身價飆升,一對褐馬雞尾羽最高時可售銀幣千元。由於環境的破壞、人們的捕獵等原因,褐馬雞越來越稀少。

如今,中國特有的褐馬雞,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成立了自然保護區,對其進行保護,數量有所增加。

山西龐泉溝現紅臉褐馬雞,頭頂“白犄角”,遇天敵不逃反而搏鬥

03生性好鬥,遇到天敵不逃跑,反而跳出來搏鬥

褐馬雞是一種古老而吉祥的類群,給人的印象,就像是一個威武的鬥士!生性好鬥,不知退縮,有一種不戰死不罷休的精神。

一般,動物在遇到比自己強大的敵人時,都會尋機逃跑,求得生機。但是在褐馬雞的字典裡,卻沒有“逃跑”這兩個字。

山西龐泉溝現紅臉褐馬雞,頭頂“白犄角”,遇天敵不逃反而搏鬥

當它遇到敵人時,不逃跑,不躲避,而是跳出來,亮出健壯的爪子,與敵人搏鬥。直到羽毛飄零,血跡斑斑,非要鬥得對方重傷投降才罷休。據說,曾有村民,遇見過褐馬雞對戰黃鼠狼,將其打跑。

曹植在《賦》序中寫道:“之為禽,猛氣,其鬥終無勝負,期於必死。”表明了該鳥的性情戰鬥之心。

褐馬雞不但會對付敵人,還會“窩裡鬥”。每年的繁殖期,雄鳥會為了爭奪配偶而爭鬥,不怕消耗體力,不怕損壞美麗的羽毛,也不怕流血,一定要分出勝負。獲勝的雄性會和雌鳥一同生活,繁殖後代。

山西龐泉溝現紅臉褐馬雞,頭頂“白犄角”,遇天敵不逃反而搏鬥

04叫聲洪亮,兩公里之外都聽得見,只為顯示威風

褐馬雞喜歡展示自己漂亮的尾羽,也喜歡張揚個性,顯示自己的威風。當雄鳥為了爭奪配偶,經過殊死搏鬥之後,勝利的一方會發出洪亮粗重的叫聲,宣告自己的勝利,在兩公里之外都隱約聽得見。

褐馬雞雄鳥與雌鳥相互追隨,離群交尾,並會在隱秘的林下或灌叢間築巢。雌鳥開始忙起來了,產卵後,還要孵卵,而雄鳥在周圍巡視保護。大約28天后,小小的褐馬雞破殼而出。

等到小褐馬雞能夠自己覓食之後,各個家庭之間開始混合成群,居住的巢穴也從高處搬到底處。在寒冷的冬季,褐馬雞會組群過冬。

褐馬雞為雜食性鳥類,松子、刺梨、沙棘果等植物,以及蠅類、蚊類、蝗蟲類等小動物,都是褐馬雞的美食。

結語:不失優雅的“戰鬥雞”

褐馬雞擁有漂亮的羽毛,優美的身姿,還有雄勁好鬥的品格,有人說它是不失優雅的“戰鬥雞”。在進行搏鬥時,仍然保持著優雅。

山西龐泉溝現紅臉褐馬雞,頭頂“白犄角”,遇天敵不逃反而搏鬥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動物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