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三):土木堡之变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明朝的兴亡

明朝正统十四年,瓦剌犯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立两岁儿子朱见深为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北京,携文武大臣亲率大军出征。军政事务皆由宦官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在回撤到土木堡时,被瓦剌军追上包围,并最终大败,明军几乎全军覆没,随征大臣全部被杀,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大明王朝(三):土木堡之变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明朝的兴亡

频繁的变更行军路线,使军队忙于奔波而疲惫不堪

土木堡之变发生后,京师精锐全部在土木堡被全歼,北京只剩下老弱病残,一时间京城人心惶惶,迁都之声充满朝野。面对来势汹汹的瓦剌大军,于谦却力排众议,请留守京师的郕王朱祁钰调两京、河南备操军,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北京,人心渐定。也先挟明英宗叩关,于谦等大臣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拒绝也先送明英宗回京。很快,也先大军抵达北京城下,在于谦的带领下,北京军民团结一致,奋勇杀敌,最终打败也先大军,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虽然北京保卫战获胜,明英宗也被瓦剌放了回来,但是土木堡之变对明朝的损失却是非常大的,土木堡之变对明朝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改变了时局,改变了明朝发展轨迹,甚至直接造成中国社会进程变缓。

大明王朝(三):土木堡之变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明朝的兴亡

土木堡之变中大量大臣的损失直接造成了明朝开国以来军政人员第一次大断层,直接影响了大明王朝的官僚结构

自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败建文帝朱允炆后,迁都北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政府机构。明英宗时期,朝廷各个机构部门的官员大都是朱元璋开国或跟着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留下来的勋贵,他们有很强的治国能力,其他大臣也大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有真才实学的大臣,他们是整个明朝最为精英的人士,是明英宗的父祖们留给他的最宝贵财富。

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土木堡事变改变了这种局面,改变了这一切。明英宗的这次亲征,为了壮声势,朝廷的主要官员都随驾出征,明朝中央朝廷最主要的文臣武将都在其列。土木堡事变中,这些不可或缺的能臣武将除了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礼部左侍郎杨善、文选郎中李贤等数人侥幸逃出外,绝大多数被杀,如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尚书王佐、邝埜,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等,皆在土木堡之变中战死。

大明王朝(三):土木堡之变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明朝的兴亡

明英宗的这次亲征,为了壮声势,朝廷的主要官员都随驾出征

这些股肱大臣的损失才是明朝最大的损失,远远大于几十万军队的损失,因为这种损失直接造成了明朝政府官员的大断层,大大影响了大明王朝的政府架构,严重影响了以后明朝的官吏选拔和人才发展以及政府风气。

土木堡之变中明朝最为精锐的三大营军队的损失,直接影响了军火武器的研发,之后三大营虽然得到复建,但再也不是原来经过战争洗礼的三大营,其战斗力和火器配备都赶不上曾经的京军三大营。火药武器研发的放缓,直接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中西方对火药武器的重视和发展差距也开始越拉越大。

大明王朝(三):土木堡之变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明朝的兴亡

土木堡之变中明朝最为精锐的三大营军队的损失,直接影响了军火武器的研发

原有精锐军队的丧失,同样使明朝军事政策和军队制度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边防政策也由以前的积极防御和扩张态势转变为被动的防御策略,失去了进取态势,最后形成边防九镇的长城防御体系,明军从此也再难以远出长城,策马草原,在草原游牧民族的骑兵部队面前,由进攻彻底转为防守。一个王朝一旦失去了进攻的态势,这个王朝基本上从此开始走下坡路,王朝也开始由盛转衰,因为王朝的统治者已经从心理上失去了进取心。历史上唐朝唐玄宗的"安史之乱",宋朝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后转为防守,蒙古停止对外扩张等等,均是如此。

土木堡之变中京军的全军覆没,朝廷不得不紧急临时募兵,拉开兵源制度改革的序幕。募兵制的兴起曾一度有过诸如戚家军之类的战斗力强悍的军队,但是募兵制的军费开支也非常大,国家不能长期保持一定数量的常备军,在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朝廷势必会缩减军队数量,以减少开支,一旦战争突然爆发,朝廷难以迅速调集大量训练有素的军队。另一方面,军事力量的缩减使明朝对边疆的控制力逐渐减弱,这也是后金得以发展壮大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明王朝的统治最终被清王朝取代。

大明王朝(三):土木堡之变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明朝的兴亡

军事力量的缩减使明朝对边疆的控制力逐渐减弱,这也是后金得以发展壮大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当国家内忧外患不断的时候,需要招募更多的军队以应付乱局,军费开支也随之大量增加,为了筹集募兵款,朝廷不得不增加赋税,进一步加大老百姓的负担,从而加重了朝廷和底层农民的矛盾。而矛盾的增加又会造成新的动乱,这也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明王朝也最终葬身于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手里。

除了土木堡之变直接造成的明朝官员大断层外,因土木堡之变引起的皇位争端,使明英宗在复位后对大明朝臣进行了大规模清洗,尤其是以于谦为首曾经拥立过明代宗的大臣,更是非杀即贬;一些见风使舵、但对明英宗拥立有功的小人却趁机上位,占据朝廷各个重要部门,明朝遭遇了土木堡之变后的又一次朝臣大换血,经过两次大换血,大明王朝的朝臣质量严重下降。

原有国家精英和靖难之役中留下来的勋贵集团在土木堡之变中损失殆尽,文官势力独占朝堂,使得之后的皇帝为了实施自己的权利和政治目的,只能通过培养宦官来制衡文官集团,这就使得宦官专权的事在明朝中后期时有发生,锦衣卫和东西厂的加强,使得文武大臣和皇帝之间越来越离心离德。

大明王朝(三):土木堡之变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明朝的兴亡

大臣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左右摇摆、拉党结派,嫁祸诬陷、党争不断

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权利争斗,使得大臣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左右摇摆、拉党结派,嫁祸诬陷、党争不断。朋党之争和宦官专权此消彼长,大臣胜出就会形成结党营私、左右朝政,官员之间相互扯皮,影响政府效率,只顾私利,不管国家大义,腐败频生;宦官专权则会小人登堂、迫害忠良,影响国家的日常运转,一时民怨四起,造成王朝内部动荡不安。

这种矛盾在明朝末年更是愈发尖锐,大宦官魏忠贤的专权让冤假错案时有发生,宦官专权不但影响了朝政,他们插手军队更是直接影响了辽东战事;魏忠贤死后东林党趁机实力大增,党争再次影响到辽东将领,辽东战事在宦官和东林党的互相争斗下,数次军队换帅,很多有能力的将领死在朝廷争斗中,明朝不断的自毁长城,造成后金迅速崛起,明朝在辽东形势急转直下,丧失大片土地,退守关宁锦防线。朝臣间不断的推诿扯皮,即使在李自成兵临城下之时,依旧内部争斗不休,明朝面临亡国风险,大臣们却一毛不拔,甚至打开城门,迎接"新君"。对他们来说,改朝换代跟他们没多大的关系,谁当皇帝就投靠谁,哪里还有国家大义,自己的私利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土木堡之变不单单是一场战役的失败,更主要的是对明朝政府架构和军事方面的深层次影响。土木堡之变和之后英宗的大清洗,造成明朝朝臣的两次大断层,直接影响了政军政策的改变,对之后明朝数十年上百年影响巨大,直接导致了大明王朝在这之后的颓势和最终灭亡。

大明王朝(三):土木堡之变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明朝的兴亡

土木堡之变和之后英宗的大清洗,造成明朝朝臣的两次大断层,直接影响了政军政策的改变

一支军队最大的损失不是折损了多少兵马,而是建制被打残;一朝政府最大的影响不是统治者的变更,而是整个朝臣的大换血;一个国家最大的危险不是内忧外患,而是精英人士的大规模陨殁和人才的青黄不接。

知历史,明兴替,懂得失,欢迎大家关注津城沐雨,您的支持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我们一起洞察历史秋毫,以史为鉴,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明史》,

《明朝的皇帝》,

《细说明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