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伯格參加競選,蓬佩奧不穩,川普危矣?

布隆伯格參加競選,蓬佩奧不穩,川普危矣?

剛剛開鑼的美國大選立馬冒出來一個“重磅”,前紐約市長正牌媒體大亨彭博社的老闆布隆伯格正式宣佈參選美國總統,於是“二富對決”最後,他是不是能把川普挑落馬下的場面就成了大家腦補的重點。同時另外有消息最近到處跳的很歡的國務卿蓬佩奧也可能要辭職回老家堪薩斯去選參議員了。

可能是有人還覺得熱鬧不夠,最近一個自稱是白宮內部的匿名作者出了一本書,裡面提到彭斯曾經想跟特朗普政府其他幕僚一起造反,直接動用憲法二十五修正案廢了特朗普自己摘果子當總統。

其實這一切恰好說明,目前共和黨建制派其實對特朗普是沒招,民主黨那邊情況也非常不妙。

先說布隆伯格參選的勝算如何。作為前紐約市長,他的政績不錯,城市治理的確實挺好,但是也絕對不是沒有爭議,他重新規劃了911之後的紐約建設,又大力向紐約警方傾斜,不僅讓街頭的犯罪大幅度下降,而且有效的阻止了幾十起策劃中的恐怖襲擊。為了表明自己清廉,他不但不領工資還自己掏錢給市政府的公務員們提供早飯和午飯等等。

這一切看著不錯,但是都透出來一股共和黨的味道。沒錯,當年的布隆伯格就是一個共和黨人,雖然因為氣候環保,槍支管理什麼的問題上,他跟民主黨的態度差不多。還就是因為他當年的這個主張,最後跟民主黨鬧翻了,跑去共和黨那邊 才當選了紐約市長的。

今天他的問題恐怕也就出在這裡了!倒不是說,因為他又從共和黨那邊跑回民主黨會怎麼樣。美國跨黨選舉的事情倒是也不少見,當年里根還就是跨黨才當了總統的呢。一般出現跨黨的問題,都是某個政治人物因為受不了原本黨派內部對某件事的政策,而去了對面的。

剛才說過,布隆博格確實在美國社會炒的很熱的那幾個議題上跟民主黨是一個調門。但是說句不好聽的,對於一個社會來說,最根本的問題是社會治理的思路和經濟政策上。其餘那幾件事情再熱也比不過這幾個問題。

美國也是一個國土廣袤人口不算少的國家,不同的部分差異很大。當年作為一個大都會的紐約市長,布隆伯格需要面對的情況和選民相對於競選總統單純多了去了。更何況,他的不少政策成果其實也並非毫無基礎的白手起家。比如,槍擊問題在美國確實非常嚴重,可是多數嚴重的槍擊案件都是發生在城鎮,而廣大的鄉村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和南部(加州除外,此地是1966年以來獨佔六分之一槍擊案的高發地區)各個州的居民對此感受並不是很深。

偏偏,美國的選舉制度決定了,這些地方的選舉人票可是相當的不少。這一點從歷次總統選舉的“紅州”和“藍州”的分佈也可能看出來一二了。其他什麼環保還是墮胎之類的社會政策,也是一樣的。川普還說過自己支持控槍和墮胎呢!

真正能讓全美都來直接高度關注的,就是社會經濟政策的結果,經濟增長、就業率和稅收與福利政策問題。恰好這一點成了布隆伯格的大問題。

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他是看著民主黨現在的選情著急,拜登被“電話門”拖下水了,桑德斯和沃倫要搞社會主義(先不提他倆的品牌還不太一樣),其他人就更是離題萬里去了。

可是他站出來就有用麼?只要想想他其實是打算來取代拜登的就可以明白個七七八八了。上次大選,民主黨就是因為背後的富豪集團受不了桑德斯的社會主義口號,結果愣是玩弄“超級代表”投票搞掉了桑德斯,最後桑德斯的支持者中許多人寧可不去投票也不支持希拉里。

川普折騰了四年,確實刺激了民主黨的支持者把他搞下去的熱情,但是怎麼搞,這個就麻煩了。只要看看現在民主黨那裡還有多少個候選人彼此綱領風馬牛不相及,我們只能說“討厭川普”這個共識之外,民主黨其實已經是分裂的了。拜登就是沒有“電話門”的拖累,也很可能要面對當年希拉里的局面。具體請參看


反過來看共和黨這邊,其實中期選舉之後整個共和黨建制派都向川普低頭了。因為共和黨的支持者看見了一個人可以不顧政治正確,誠實坦白的說出來自己想說的想做的事情了。那麼本區的不管是眾議員還是參議員也好,誰跟這個人搗亂,那麼這些選民肯定就要跟他搗亂了。所以川普給站臺的參議員們基本都能選的上,他不支持的基本完蛋。

可以這麼說,川普不是靠著共和黨的老闆們支持,而是靠著自己的精明聚集了人氣。現在是這些老闆們要想法子從他這裡分一塊人氣用用了。這個情況跟民主黨那邊正好相反!

道理並不複雜,人人都知道美國社會正在陷入再一次的分裂。可是民主黨的老闆們受不了底層支持者跑得太快去玩社會主義,只能搞身份認同政治,身份認同就複雜了,雖然一個人可能同時兼有有色種族,窮人和LGBT群體的標籤,但是這些統統是少數,就是都加在一起,也不會比共和黨那邊一句“迴歸美國傳統價值觀”響亮。畢竟美國之所以有今天很大程度上還是要拜這個“美國傳統價值觀”所賜,不管真的假的,最少這點在美國是有說服力的。

有了這個氣氛,蓬佩奧就算是再有個人野心,他也只能跟著川普的路線走下去。共和黨的人氣不是黨派的人氣,而是川普個人的人氣了。他離開了這一條,自己就會大大滴貶值。他現在如果還想聚集自己的政治資本,其實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老老實實的跟著川普跑,再將來能夠讓川普的支持者認為此人是川普政治衣缽的繼承者。

至於彭斯其實也是一個道理。雖然他是個標準的建制派,但是他在建制派裡面也是一個非常保守的人物,不能算是被廣泛接受的。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就算是共和黨建制派全都站出來支持彭斯,他也不敢去動用憲法修正案的二十五條玩“憲法政變”,那無疑會極大的激怒了川普的支持者。

這個後果不光是彭斯受不了,就是整個共和黨也受不了。別忘了,美國大選期間可不是隻選總統,還要同時選舉參議院的三分之一席位和整個眾議院。

建制派搞憲法政變的後果就是自己抽空了自己的底層支持群體,就算是得到了總統寶座也能讓自己在國會選舉中間不說全軍盡沒,也差不多了。

因此,現在不光是蓬佩奧和彭斯沒有本錢造反,就是整個共和黨也沒本事把川普扔出去,只能跟著他走。

好了,一邊是猶如四年前的民主黨,一邊是比四年前還團結的共和黨。美國大選到此還有多大懸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