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用户量为什么感觉和移动相差那么大?

通信人之家


本行业经历分享式回答问题。

联通的用户量远远小于移动用户量这是明摆的事实,而不是感觉。它的形成具有历史原因,比如移动(前身是邮电局的一个业务单元)是中国首个经营移动业务的企业,最早吸纳了一大批忠实用户;再比如,联通初2G介入移动业务,国家分配频谱资源只有6M(移动用户量大分配20M),客观上联通不但网络容量受限,而且在信号稳定等方面都受到影响。还有其他一些客观原因,使联通的起步和后续发展受到许多影响,无法与竞争对手形成实力相当的竞争态势。个人在这里重点说下目前现实状态下联通用户发展较慢的客观原因。

1、移动拥有巨量用户群就是拥有巨大的市场影响力

截至2019年9月30日,中国移动拥有移动业务用户9.42亿户,占到中国目前所有移动业务用户数的60%以上,这个庞大的用户群体不但为中国移动创造巨额的营业收入,同时,其所带来的滚雪球式的发展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滚雪球效应。一旦获得了起始的优势,雪球就会越滚越大,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小的雪球在滚动初期,还需要借助外力的推动,当雪球的体积足够大,可依靠其自身惯性向前推进的时候,外在动力就会相对弱化。随着雪球的不断滚动,雪球压在地面的雪上,压力使地面的雪和雪球的雪熔点降低而略微地液化出一些液态水,这些液化的水很有可能会粘在雪球与地面接触的面上,这样当这个面随雪球滚动不与地面接触时,上面粘着的液态水由于没有受到之前这样大的压力,熔点升高而再次变为雪黏在雪球,雪球因为这样便增加了体积,随着雪球的滚动,与地面接触的接触面会无数次地重复这样的情况,因此雪球便会越滚越大了。

我在工作实践中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我们去单位发展用户,因为移动公司用户本来占比较大,单位新来的员工往往也盲目选择移动,而放弃资费相对更便宜的联通。

其实这是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在大众普遍选择取舍倾向压力下,个人很容易从众跟风,因为任何一个员工都不愿被孤立,何况新来的员工更渴望迅速融入集体中。后来,移动用企业彩铃业务“捆绑”单位用户,单位整体选择移动公司业务的愿望就更大了,基本上无法突破。

在移动拥有的巨量用户群的巨大的市场影响力影响下,移动用户群越来越大,加之在网络方面移动有先入优势,投资较大较充分,而后起之秀联通不管在市场影响力,还是在投入方面受限较多,相对移动发展条件越困难,两者之间的用户数量差距日渐拉开。

2、移动庞大的用户群给移动创造的丰厚财力让其具备竞争“壁垒”,有坚固“护体”之法

据2018年中国移动财报显示,全年中国移动营收7368亿元,同年,中国电信营收达到3771亿元,中国联通营收达到2909亿元,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两个企业营收之和也比不过中国移动一家。在这种财力支持之下,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4G基站共建241万个,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有138万个和99万个,基站数量上的优势也就保证了用户体验感受的优势,有网络和信号优势壁垒,起码在通信业务服务质量上有良好的保证。

这就像一座中心区域城市不断发展所可能引起的虹吸效应一样,当其成长为大型城市甚至一线超大型城市时,因为优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资源高度聚集,资本充裕,将会从劣势地区吸引人才、投资、人口、信息等等优质资源,而使这座城市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快。

中国移动的发展也是一样的,当它手上握有巨大的财力资源以后,通过基站网络、应用开发、用户消费体验感知提升等等措施,像吸铁石一样,也会吸纳越来越多的用户归附,这个阵势是不可阻挡的。

我所在的联通公司也曾经趁3G之时网络模式占优的优势加大市场投入力度,以突破被移动固守的市场份额,但是降低资费的做法是一种很简单的可被模仿的竞争方式,当我们以优惠政策施予市场之时,中国移动以更大的投入杀进来,抢夺这部分用户,并以更低廉的资费形式保有用户,抢占市场强者位置。中国移动2015年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61元,而至2019年跌至50元,短短四年跌了11元,可见在市场竞争中是不惜财力的,这也有效保证了它的巨量的用户数字增长,而对于在财力上相对薄弱的联通来说,有限财力不足以与移动抗衡,在用户发展上自然净增长数量远远低于移动。

总之,由于历史原因,移动有先入优势,又占据了更多更优质的资源,当联通初进入市场时,移动处处占先,可以很轻松的以其庞大的用户群影响力和丰裕的财力支持,一直压制着联通的发展势头,自然在用户数量上渐渐拉开距离,这种态势其实很难改变,只有量上相对的微观改变,不可能发生根本改变,除非移动发生重大问题。但作为国企,移动也一直积累着企业管理经验,一般不可能使其企业犯下重大错误,当5G在我国启动,移动一开始就拿出大规模布局规划,决定到2020年网络覆盖到地市一级,这种气势也自然盖过联通,看来在5G时代移动占先的可能性也是一种自然发展趋势。


欢迎探讨,欢迎关注!我是信号塔,欢迎分享经历经验。

信号塔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联通的用户量和移动差距很大,这是一系列的历史原因导致的。

中国移动更早的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先发优势比较大。

在古老的大哥大时代,中国移动还是当时的中国电信的移动通信部门,那个时候,中国最优质的一批用户就成为了大哥大最初的用户,这部分用户也可以说是中国最高端的一批手机用户了。

进入数字通信时代之后,虽然中国联通率先建设了GSM基站,进入了2G时代,但是归根到底,中国联通在那个年代也不过是做为"一条鲶鱼"的存在,就是为了激活当时的通信业市场。

和中国联通相比,中国移动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降生的。

中国移动做为当年中国电信的移动通信部门,占了很大的便宜,最初的机房、铁塔、传输等资源的建设,都是现成的。当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分家出来之后,等于是带着很优质的资源和最高端的一批用户,而且是轻装上阵,没有任何历史包袱。

相比之下,中国联通就等于是从头开始建设,资金面也匮乏,基础设施也更差一些,发展的就远不如中国移动。

互联互通某种程度上阻止了中国联通的发展。

手机要想打电话,是需要互通,最初更多的用户是在中国移动,而当时的资费是跨网络打电话更贵,这样占据了先发优势的中国移动,就扩大化了它的先发优势。

而且,跨网络的互通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中国联通,还记得很长一段时间内,联通的C网拨打移动的电话接通率都特别的低。

同时建设两张移动通信网络也阻碍了联通的发展。

中国当年要加入WTO,而美国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中国必须接受CDMA,当时的中国联通被迫的接受了建设C网的任务。

以中国联通当时的能力和财力,建设一张GSM都很困难,别说是同时建设两张网络了。

而当时中国联通也一直在建设G网和C网之间摇摆,不过这个也属于比较正常的了,毕竟当时中国联通的高端用户都在GSM网络,而中国联通又必须发展C网,这两者之间还是比较矛盾的。

3G时代,中国联通拿到了一手好牌,但是内部整合问题可以说是阻碍了联通的发展。

3G时代来临之际,中国联通把C网卖给了中国电信,得到了当时最成熟的WCDMA牌照。不过,当时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成立的新联通,中国网通的员工数量要远远的超过中国联通,就存在一个整合的问题。

不过即使是这样,中国联通在3G时代依然是发展的最好的,很多中国移动的用户也跑到了中国联通。

3G时代结束的太快了,从三大运营商开始组网的2009年到2013年年底发放4G牌照,也不到5年,如果3G时代再长一些,中国联通现在可能会更好一些。

4G时代开始,中国移动快速的建设了一张4G网络,迅速的开始发展。

4G时代,三大运营商同时获得了TD-LTE的牌照,但是相比之下中国移动组网速度更快,这个或许是3G给移动的阴影太大吧。

当时的联通和电信更倾向于FDD-LTE组网,这也使得中国移动实际上是掌握了4G时代的先机的。

总而言之,中国移动的用户的确是要比中国联通要多,这个是多年的历史积累的结果,不仅仅是中国联通的用户没有中国移动多,就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手机用户加起来也没有中国移动多。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一小兵


当然是移动用户量大!早些年移动就凭借基站量大、信号强的优势,积累了一定的用户量。

最近两年流行融合套餐。办套餐最低档38元,就送一根光纤宽带。不得不赞叹发明这个套路的人,太机智啦!这一招使得移动宽带迅速占据全国之首。

反观联通,融合套餐最低60元,才能赠送一根光纤宽带。无论你套餐内包含话费高于移动的,还是包含比移动更高的流量。群众只认便宜!38就是比60便宜!没人去比较包含多少通话时间,含有几G流量。

电信也说说吧,其最低融合套餐为69元,每月送9元翼支付红包。烦人,每月得领取红包,再充值话费。唯一的优点是,电信宽带的质量确实比其他三家运营商的强!

5G很快就普及,加上携号转网,其他三家的强烈竞争,这三大危机困扰着移动公司。试问移动的用户保有量能保持不降,还能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吗?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梨花白


联通混改前,在资费和服务方面,无法和移动相比,混改后,通过和阿里腾讯以及其它互联网媒体的合作,正在追赶移动!我是前两年把移动套餐换成了8块钱的保号套餐,办了个联通56的套餐,手机流量不仅比移动优惠,还送50兆宽带!



诗心疯



A我的叶子


因为移动超前,联通开办在后,我2005年入网时记得只能到移动上去办,虽然移动太贵,懒得去更换联通。联通目前是资费比较便宜的,也许在可以转网后,客户会越来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