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告诉你冬天开车,要注意这几点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下雪就意味着冬天的来临。但是对于汽车呢?随着气温下降,即使路面还没出现积雪、冰面,低温也会对汽车的各部件运作产生影响。正如某歌手唱的“雪下起来是很认真的”,为了大家在冬季安全行驶,现在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冬季开车常见的观念性错误及避免方法:

1.上车前只清扫下前挡风玻璃的积雪

冬季安全行车其实从上车前就已开始,有的人随意清扫一下前挡风玻璃的积雪就匆忙上车出发,但认真打扫车身积雪这点对于雪天安全行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检查雨刷器,若雨刷器被冻,应当启动车辆开启暖风并向前风挡吹热风融化冰雪。如果忘了检查就贸然打开雨刷,很有可能导致雨刷器橡胶断裂,损伤雨刷器电机,导致无法摆动。在玻璃清洁剂方面建议加注冬季防冻型玻璃水,不仅在外界气温低于零下20℃时不会结冰损坏汽车设备,而且用其清洗过的玻璃还不容易结霜。

老司机告诉你冬天开车,要注意这几点

可提前竖起雨刷防止结冰

随后检查车灯处的积雪,冬季日光照射时间短,降雪较大的情况会让行车的视线十分有限,车灯在这时就尤为重要。因此需要清理车灯处的积雪并检查灯光是否正常,特别是后方的高位刹车灯。

在做完以上检查后,脚上的积雪也需清理,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如果鞋底积雪融化造成刹车踏板湿滑,在紧急制动时脚下打滑……后果不堪设想。

2. 玻璃上的雾气用毛巾手动擦除

冬季因为车内外温差较大,车辆玻璃起雾的问题很常见,很容易因视线不足而引起交通事故。玻璃有水雾,自然先想到的就是用毛巾擦除,但一边开车一边擦玻璃的话,难免会影响行车安全。你也可以开启汽车空调的制热功能将车内水汽烘干达到除雾的效果,但效果来的比较慢。

最方便的方法是直接开启车内除雾功能,功能开启后车内空调平衡车内外温差,风向直吹玻璃,自动改成外循环模式,A/C功能也可能开启,你可以适当调整空调温度,即能快速除雾又不会感觉寒冷。

老司机告诉你冬天开车,要注意这几点

合理使用空调系统就能有效避免玻璃起雾

小编推荐车玻璃防雾剂
小编推荐车玻璃防雾剂

3. 雪天轮胎需要放气

雪天轮胎胎压的选择是视情况而定的,低胎压轮胎并不会增加摩擦力,反而会使轮胎排雪的能力降低,所以冬季在有冰雪的路面行驶时并不需要刻意为轮胎放气,选择车辆说明书中标定的胎压即可。如果发生陷车需要脱困时,才会视情况选择降低胎压,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建议不要轻易操作,过低的胎压会降低轮胎承载能力,严重可能造成轮胎脱圈。

在冬季常有降雪的城市最好的选择肯定是冬季胎,但如果突遇积雪路面也可以选择防滑链,防滑链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冬季胎

4. 降雪较大时开启远光灯和危险报警灯

除了需要遵守这些基本的车灯使用规范外,在遇到强降雪,视线变差的情况时应该开启示宽灯及前后雾灯。雾灯多采用穿透力较强的光源,无需再开启危险报警灯。在附近有其他车辆的情况下不要开启远光灯。

5. 冰雪路面紧急制动时需要利用发动机制动加拉手刹

若驾驶经验不丰富的驾驶者在冰雪路面遇到突发事件需要紧急制动时可以选择全力制动,让车辆的ABS防抱死系统、制动力分配等系统工作帮助刹停(ABS启动时刹车踏板会有弹脚的感觉)。驾驶经验丰富或经过训练的司机也会选择点刹+每次点刹都踩出ABS+轻微修正方向的方法(请不要轻易尝试),至于使用发动机制动和拉手刹的方式来制动风险很大,不建议尝试,这两种方法都容易使轮胎抱死发生侧滑,毕竟不是所有驾驶者都拥有极强的操控能力和冷静判断。

老司机告诉你冬天开车,要注意这几点

还有额外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平时驾驶的时候ESC电子稳定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安全性。在冰雪脱困中也是如此,它可以限制打滑车轮的空转,雪地脱困时如果仅一个车轮打滑一定要保持ESP是开启状态,这样才可以让更多的动力被动分配到有附着力的车轮上。但如果驱动轮已经完全失去摩擦力,ESP反而会导致驱动轮停转,难以脱困,这时候就需要驾驶者手动关闭ESP系统。

老司机告诉你冬天开车,要注意这几点

除了上述这些技巧外,还有我们未提及的注意事项,欢迎各位知友在评论区补充。

在冬季冰雪路面驾驶车辆千万不要分散注意力,要比平时开车更小心,注意观察路况,提前做出判断,做到慢给油、缓刹车、慢打方向,假如你不善于处理危险状况,归根到底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