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墓中发现“酒席”,墓主留言:饭菜赠来客

古人非常看重身后名,对于生死,他们有和现代不同的见解。古人认为虽然每个人都难以规避腐烂在泥土中的结局,但是姓名和精神还是可以不朽的,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千年古墓中发现“酒席”,墓主留言:饭菜赠来客

不论是建立功业,还是持守德行,再或者著书立说,都是让自己可以“不朽”的途径,对于文人来说,三不朽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拒绝的诱惑,甚至比香火延续都要重要。古人为何看重师生关系,就是以为子嗣继承的是自己的血脉,而弟子继承的是自己的思想和学说。

南北朝的时候,宇文泰评价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说“高欢不死矣”,高欢是高洋的父亲,为何如此说呢?高洋继承父亲的权位,谋夺了东魏的天下,让高欢的功业没有就此湮没,就如同高欢没有逝去。

千年古墓中发现“酒席”,墓主留言:饭菜赠来客

不论是立功还是立德,其实都相对困难,不是谁都能在青史上留下名姓的,盛唐时候独自一人灭掉天竺一国的王玄策,因为官职不过是个五品的朝散大夫,在正史之中都没有资格单独列穿。

因此,古人最喜欢的方式还是立言,著书立说就是立言,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葛洪的《抱朴子》、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书就因为名传后世而使得这些人的姓名为后世所记下。

古人为留名后世,就连自己的墓志铭都不放过,不少人都喜欢在生前就给自己写下墓志铭,言说志向,比如说明末的张岱就曾给自己写过墓志铭。

千年古墓中发现“酒席”,墓主留言:饭菜赠来客

祭奠亲朋的诔文同样有出彩之作,比如说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言辞真切感人,读来泪如泉涌。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还有人连自己的陵墓都不肯放过,设计了一桌别出心裁的“酒席”,希望后人记住,还留下墓志铭,表明饭菜是赠送来客。

这座千年古墓的墓主是辽张文藻,逝世于辽道宗时候。辽道宗就是《天龙八部》中的耶律洪基,想必各位都不陌生。这位张文藻在自己的陵墓中留下了一桌酒席,还在墓室中刻下“墓有重开日,人无再少颜”的铭文。

千年古墓中发现“酒席”,墓主留言:饭菜赠来客

陵墓终有再度开启的时候,但是躺在墓中的人却不会再度拥有年轻的容颜,摆下酒席的意思大概是赠送希望来到陵墓之人,不论是盗墓贼还是祭拜的后人,或是误入之人,希望来客能够记住墓主曾经在世间活过。

扶摇觉得,面对生死,人总是希望有什么东西能够留下,证明自己来过,像这座千年古墓的墓主这样的行事,同样是留下声名的办法。在史书中留名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拿破仑在远征埃及的时候就曾表示如果他在此时死去,仅仅凭借着远征意大利的战绩,日后的历史中关于他的记载,连半页的篇幅都不会有。

千年古墓中发现“酒席”,墓主留言:饭菜赠来客

奇闻轶事总是容易流传到后世之中的,像张文藻如今已经隔了千年之久,但是不就还在被世人记住。

你希望自己的姓名流传到后世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