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谦虚还是自我否定?成败归因:父母培养孩子谦虚勿过度

在传统文化“满招损,谦受益”“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鼓励之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也很鼓励孩子低调,不张扬。

“谦谦君子”是家长努力的方向,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父母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谦虚的时候有点用力过猛。

  • 你还不是第一名不要,考第二有什么好高兴的
  • 你这科不是满分,还需要继续努力
  • 你本来可以考得更好的,这是你会做的题目你却做错
  • xx学得都比你好,你要更加努力啊

试图激励孩子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继续努力追求更好成果的出发点没错,但如果父母对孩子和孩子的对话中重心放在孩子的不足之处,并忽视孩子现有的成绩,那么孩子接收到的只有父母的否定和打击,而不是激励其争取更高成就的良苦用心。

如果说孩子长期在父母否定的教育方式下成长,父母将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其中对孩子今后影响最大的是:造成孩子的低自我价值感

孩子是谦虚还是自我否定?成败归因:父母培养孩子谦虚勿过度

这类型的孩子常常会把“我不行或者是我做不好”挂在嘴边。家长会觉得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没什么问题,为什么自家的孩子碰到困难就会选择先退缩呢?

父母努力让孩子们提高自信,可是就算是练习了很多次,等到真正要上场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办,直接对自己提出了否定。

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就会特别的着急,如果可以的话家长恨不得直接将“自信”植入孩子的脑海中,更有甚者还会带有消极的情绪去批评孩子。

原本孩子内心就对自己极度的不自信,如果这个时候还被家长指责的话或许会更加委屈,严重的话慢慢的会形成内向自闭的性格。

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们对自己说不行,甚至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那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并没有表面上想的那么简单,光是鼓励和认可是远远不够。

孩子是谦虚还是自我否定?成败归因:父母培养孩子谦虚勿过度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一下这些原因:

  • 父母

有些孩子平时的生活当中,压力还是相对较大,父母总是希望望子成龙,甚至还会以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们,很多的要求期望值过大,孩子就会喘不过气,甚至会越来越害怕。

在一开始努力尝试之后失败了,家长不仅没有给予一定的鼓励,还摆出了特别失望的语气,这样真正的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内心,慢慢的他们就不太愿意去尝试了。

孩子的自信心会因为家长的压力和逼迫慢慢被消化掉,对这些产生的就是更多的焦虑感,甚至渐渐的会出现畏惧的心理,觉得自己不行。

《家有儿女》剧中的刘雪成绩优异,高度自信心,面对事情勇于尝试,而刘星自小成绩差还常常惹祸,做事情三分钟热度,信心较弱。

教育方式上,对刘雪信任、支持,对刘星严格要求,但是在十安妈咪看来,刘梅在刘星的教育上使用了过多的打击和否定。

孩子是谦虚还是自我否定?成败归因:父母培养孩子谦虚勿过度

  • 孩子本身

儿童心理学鼻祖阿德勒曾说:“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但对世界的解读能力不够。

童年早期他人评价的影响中,父母对孩子评价的影响最为重要。如果父母习惯以否定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接收到的都是负面评价,极易形成孩子的低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是个人力量的源泉,有着高自我价值的孩子,自信、乐观、积极向上,容易适应环境,发展良好行为,积极成长。

自我价值低的孩子,容易形成退缩的性格,人际交往被动,学业不自信,不敢表达自己,总认为自己做不好,会失败,认为自己是一个没能力的人,很多的潜能都被自己的低自我价值感压制,得不到发挥。

由于人存在维持自我一致性的心理特性,孩子刚开始会对父母的否定感到愧疚或者是有想要努力的念头,但是到后面之后孩子会朝着父母嘴里否定的那个方向走, “既然你说我不行,那我就是不行”

孩子是谦虚还是自我否定?成败归因:父母培养孩子谦虚勿过度

如果孩子真的是出现了这些问题了吗?父母可以利用成败归因,这一套理论帮助他们慢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进而让孩子收获自信,下一次出现问题就不会再说我不行了。

什么是成败归因?

实际上不管是成功与失败经历,之后人们会对所经历的事情做出分析,看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这一次会失败。

儿童成败归因是由不同的因素组成,甚至还会有三个不同的维度。成败归因其实也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如果觉得自己某件事情成功了,是因为能力比较出众,而且特别的聪明,渐渐的孩子就会觉得骄傲,甚至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在这个时候一旦经历了失败,或许他们就会觉得很无助。反之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失败是因为太笨了,慢慢的对所有的事情就会特别害怕,什么事情都不敢干。

所以父母必须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正确归因,才可以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重获自信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会,慢慢的学会肯定自己,最终收获自信。

孩子是谦虚还是自我否定?成败归因:父母培养孩子谦虚勿过度

关于上面提到这种情况,十安妈咪的小建议:

  • 要明白为什么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行

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孩子既然会产生我不行这样的心理,就说明他们在内心对自己都是特别否定,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家长想要更好的帮助孩子,那么就先要知道造成这件事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可以通过交谈或是对话的方式,明白在他们失败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是觉得自己太笨,还是觉得无论是怎么努力都不行,心里的问题会让他们觉得十分无助,从这一点出发,才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走出困境,甚至尽量的消除消极情绪。

适当的找寻自家宝贝的闪光点,明白他们的身上有哪些优点,从这些地方出发,不断的夸赞他们。尝试着告诉自家的孩子,如果你努力的话,事情一定会有转机,会出现更好的结果。

孩子是谦虚还是自我否定?成败归因:父母培养孩子谦虚勿过度

  • 引导孩子适当的让他们对某些事物重新燃起希望

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家长不要着急,进一步的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让他们的情绪变得更加积极,内心不要被消极情绪占据了,比如说如果一次考试成绩不好,那么父母和孩子就坐在一起分析,孩子或许会很沮丧。

但是爸妈也不能太过着急,可以适当的安慰一下,告诉小宝贝们:“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因为马虎了没有注意,妈妈之前看你学习还挺努力的,这回没考好是不是因为太紧张了,好好分析一下。”

宝贝们在得到了家长的鼓励之后,或许消极的情绪就会慢慢消退,孩子们会感觉到父母的爱,孩子也会变得相对勇敢,甚至去分析自己为什么这一次不行,将消极情绪转变成积极情绪,其实才可以帮助他们走的更好。

要知道孩子是故意不努力,还是因为努力了没有取得好的结果,这两点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不努力那不收获是肯定的,努力了结果不尽如人意,家长就可以鼓励一下孩子,让他们下一次再加油。

成长过程当中,幼小的孩子其实很容易走进误区,如果家长能够耐心的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或许后期他们能够更快的接受失败。

孩子是谦虚还是自我否定?成败归因:父母培养孩子谦虚勿过度

  • 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而且及时给予他们回应

有很多宝贝会有我不行,这样子心理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父母总是给予不了他们更多的鼓励。甚至有的时候还恶语相向,告诉孩子他们太笨,这样的消极情绪,就会在孩子的内心堆积,想要让他们更好的成长,不畏惧。平时家长就要多鼓励自家的孩子,甚至要给予一定的反馈,不否定才可以让孩子拥有积极的心理暗示。

比如如果自家的小宝贝尝试着去做家务,但是没有做好,也不要太过着急,去批评他们,毕竟他们敢于尝试就是一种勇气了,这是很珍贵的。所以在夸他们的时候,虽然要指出他们的错误,但是也要告诉他们,还是说的很好,下一次再继续努力认真一点就好了。

孩子是谦虚还是自我否定?成败归因:父母培养孩子谦虚勿过度

没人是天生的强者,也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父母一定要好好的观察一下,孩子的心理变化,渐渐的让他们树立信心,更好的接纳自己。

不怀疑自己才是最好的成长方法,相信在生活当中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努力的,只要在健康的环境下逐渐成长,孩子早晚有一天会成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