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交會到進博會:看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之變

(第二屆進博會)從廣交會到進博會:看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之變

中新社上海11月10日電 (記者 李金磊)5日開幕的第二屆進博會臨近尾聲,但企業展館內依然摩肩接踵。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800多家企業正在賣力推銷,超50萬人的“買手團”也在加緊“掃貨”,雙方收穫頗豐。

从广交会到进博会:看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之变

資料圖:志願者在國家會展中心合影留念。殷立勤 攝

這種場景同4日在廣州閉幕的第126屆廣交會並無二致,同樣是人頭攢動,但不同的是,一個在珠江之濱,廣交會上中國企業主要是“賣賣賣”,是“走出去”;一個在黃浦江邊,進博會上中國企業是“買買買”,是“引進來”。

從11月4日廣交會閉幕,到進博會11月5日開幕,出口到進口可謂無縫銜接。1957年創辦的廣交會如今已經62歲,而2018年創辦的進博會只有2歲。從老牌的廣交會到新生的進博會,背後是從“賣全球”到“買全球”的轉變,也體現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以及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嬗變。

從廣交會到進博會,這背後是中國外貿的轉型升級。中國外貿正在從出口導向型向進出口平衡發展轉變。

在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看來,廣交會代表中國製造的最高水平,以出口貿易為主;進博會是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進口的最高等級平臺。從之前出口的一枝獨秀,到現在出口、進口並重的“雙子座”,中國的外貿不再是一條腿長,一條腿短,而是在平衡發展。

從廣交會到進博會,這背後是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曾幾何時,中國經濟主要靠出口和投資拉動,而如今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5%。

目前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斷壯大,已經超過4億人,對高科技產品、優質消費品的需求大增,且越來越個性化和多樣化,這其中很多需求都要靠國際市場來滿足。通過進博會,讓全球優質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滿足民眾高品質生活需求的同時,也能促進國內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从广交会到进博会:看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之变

資料圖:進博會展館。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從廣交會到進博會,這體現出中國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的角色轉變,也是從“商品之國”到“機遇之國”的變身。

依靠著品類齊全、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而如今中國正在變成“世界市場”,2018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至38萬億元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

憑藉著廣大的市場空間和強大的購買力,中國也正從“商品之國”變成“機遇之國”,吸引各國優質的商品和服務,為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助推全球貿易與經濟繁榮。如今,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從廣交會到進博會,這體現出中國從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跟隨者到貢獻者、引領者的轉變。

廣交會是一扇窗,中國得以衝破西方封鎖、聯通世界,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跟隨者;而進博會則是一扇門,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博覽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建立起各國優質商品、技術和服務進入中國市場的綠色通道,見證著中國向經濟全球化貢獻者和引領者的轉變。

在世界經濟低迷,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背景下,中國藉助進博會這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標誌性工程,高調宣示“中國市場這麼大,歡迎大家都來看看”,將為全球經濟注入確定性和新動能,也是中國回擊逆全球化,引領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生動詮釋。

從廣交會到進博會,可以看到,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未來中國將繼續擴大市場開放,繼續完善開放格局,繼續優化營商環境,繼續深化多雙邊合作,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舉措,張開雙臂,迎五洲客,計天下利,將帶給世界更多紅利。(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