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级里,成绩好的学生,都有下面这4个习惯

班主任提醒:小学养成这4个习惯,比考100分更重要!

一个班级里,成绩好的学生,都有下面这4个习惯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好成绩,但是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习惯。

同一个班级,成绩之间的差异,本身就是习惯的差异,班级排名靠前的孩子,大都有着良好的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黄金时期,班主任提醒,小学养成下面4个好习惯,比考100分更重要。一个班级里,成绩好的学生,都有下面这4个习惯:

1

阅读的习惯

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所有的学科都离不开阅读理解。

而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让孩子增长知识,还能拓宽眼界,更能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不少爸妈都有这样的困惑:让孩子读书,他们就“坐立不安”,拿起书没翻几页就放下了,但是玩手机却不亦乐乎。

一方面是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则是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及父母的正确引导。

首先,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制定阅读计划,每天阅读。

其次,为孩子提供读书环境,制造读书氛围,父母要放下手机,与孩子一起捧起书本。

再者,鼓励孩子读完一本书要写读书笔记,逐渐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一个班级里,成绩好的学生,都有下面这4个习惯


2

练字的习惯

俗话说,见字如面,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迹体现的是学习态度和性格。

写字好看,不仅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还可以比别人拥有更多机会。

很多家长有疑问,孩子几乎都是同一时间开始学写字的,为什么几年后有的孩子字迹潦草,有的却能让人赏心悦目呢?

答案就是写字习惯,如果一开始从握笔姿势到写字坐姿加以规范,再加上平时认真对待课堂笔记与家庭作业,写字便不会差不到哪里去。

写字习惯要从小养成,可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

01、练字帖

选择合适的字帖,让孩子通过临摹和描红学习写好看的字体。每天得保证练习字帖的字多于孩子随意写的字,在不写字贴时写字得有意识的把字往字贴方面写。

02、平时认真写

无论是课堂笔记还是课后作业,要引导孩子认真对待书写,家长也要做到每天检查的习惯。

一个班级里,成绩好的学生,都有下面这4个习惯


3

订计划的习惯

《礼记·中庸》中讲道:“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任何事情,只有做好了充分的计划与事先准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孩子看似很努力地学习,上课也在认真听讲,但是一到考试就各种懵圈。

究其原因,就是生活、学习没有计划。短期来看,早上匆匆忙忙去上学,家庭作业一拖再拖。

长期来看,每个科目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抱着过一天是一天的想法。

当孩子的努力不见成效时,家长一定要重视养成孩子定计划的习惯。

首先父母要树立榜样,做事不拖延,不在孩子面前丢三落四。

其次,对待孩子的学习,要与孩子一起制定书面计划,并附带奖罚机制。

计划要从一学期细化到一天,养成这种习惯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才会有条不紊。

一个班级里,成绩好的学生,都有下面这4个习惯


4

做家务的习惯

生活就是教育,家务活能让孩子习得的,不是课外补习班、兴趣班所能弥补的。

很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关爱,不让孩子做家务。

但其实做家务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最好方式,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让参与到家务中来,他便能渐渐理解父母的不易,懂得劳动的意义。

爱做家务的孩子,肢体得到充分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也会非常好。做起事来也会更快,相应地成绩更好。

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个班级里,成绩好的学生,都有下面这4个习惯


平时要求孩子自己叠被子,铺床褥,收拾屋子。

除了整理房间,家里的花花草草浇水等事也可以让孩子去做,不需要全盘教给孩子,只需要大人做时孩子在旁边打下手。

让孩子做家务其实也是在进行生活教育,让孩子在家务中体会生活到不易与生活的乐趣。

近代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好习惯,找对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面4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的引导与监督,孩子的自律与自控。

如此,孩子才能走向成人、成才、成功之路!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