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拥兵几十万,如果不归顺朝庭,带领108将能否建立一个王朝?

终南冠


答案是肯定的,宋江必须不是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

从主观上说,首先要有建立王朝的意愿,把它当成个目标去实现,这样才有建立王朝的可能。有这个意愿的也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累世传承,为了这个目标代代努力。比如周人和秦人,都是因为生存环境艰苦而被磨炼得性格坚毅,为了生存而向东迁移,后来逐渐有了建立王朝的愿望。周人从后稷到公刘、古公亶父、季历、文王、武王、周公,出了许多重要的领袖人物带着周族奋进。秦人的东进路线和周人相似,用贾谊的话说,也是“奋六世之余烈”,很多代的秦军都为大秦帝国的建立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第二种是本身草根出身,在乱世的纷争中因时因势而崛起,但自己能够对大局洞若观火,有胸襟有见识,有胆魄,而生出建立王朝的壮志。比如宋江之前的汉高祖和宋江之后的明太祖。刘邦入关中后先是昏了头,后来能退居灞上,再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时候的刘邦就已经有了夺天下之心,想着民心所向,已经把关中黔首当自己的子民了,而不是仅仅想着捞点好处就走。再比如朱元璋,他起兵之后也有自己的发展策略,初期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为策略,加强防御,不要让自己太显眼,深得民心。后期朱元璋网罗人才,修礼贤馆优待人才,还征询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平定天下之道,这都说明朱元璋已经为了一个王朝的建立考虑了很多,并开始做准备。

再看宋江,宋江也会仗义疏财收买人心,江湖人称“及时雨”。但宋江收买的都是一时遇到急难的小混混之流,算不上贤才,而且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成为自己的私人势力,以便不时之需。宋江的目标是希望被招安,得到朝廷的承认,变成朝廷正规军。而且在朝廷不愿意接受的情况下,还要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努力。你都送上门了,人家当然也就顺水推舟接受了,于是宋江终于带领梁山义军成了朝廷杀人的刀去杀向朝廷要对付的方腊、田虎,甚至是大辽。要说让宋江灭了朝廷自己单干,他是做梦都没想过的,给他一万个胆子都不敢。

既然主观就没有想法,客观其实怎么样都无所谓了。说梁山义军势力强,其实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这个团队组合真的具备建立王朝的实力吗?这个团体的唯一谋臣,被称为“智多星”的吴用,常自比诸葛亮,但吴用真能比得上诸葛亮吗?虽然吴用也有很多“智取”的例子: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等,这些冬烘夫子的小聪明说不上是庙算,真让吴用学诸葛亮治蜀能治得了吗?

还有李逵,能比得上樊哙吗?虽然樊哙不过是个杀狗卖肉的屠夫出身,但樊哙的胆识和见识李逵能比吗?李逵除了无原则忠于宋江,还能做什么?真要遇上鸿门宴,李逵是否能像樊哙一样说出那么有智慧的话来说服项羽缓解宋江的危局?

别说宋江没有建国的意愿,就算是宋江真的有这个意愿,梁山也真的个个都是人才,也建不了国。当时北宋末年,宋与辽、金、西夏并立,此外还有吐蕃、回鹘诸部。就算宋江真的取代了宋,也没有能力其它并存的王朝以及部落制衡,估计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沅汰


大家好!我是小半山。

宋江如不归顺朝廷,梁山泊结果只能走向灭亡或散伙,不能建立一个王朝。

中国四大名著中,水浒传的结局是最为悲壮的!108条好汉,因宋江的被招安,最后剩下不到30人。那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宋江不被招安的话,那梁山好汉有几种结局呢?


1、梁山泊被朝廷剿灭,这个可能性最大。虽然梁山泊有108好汉,但和当时的朝廷对比,差距还是很大。而且梁山泊没有后勤后备中心,大多是靠四方劫掳州县而来,若朝廷采用堡垒政策,重重围困梁山。断其供给,又没有外援,支撑不了一年就会被朝廷剿灭。


2、梁山泊对抗朝廷,最后剿灭朝廷建立王朝,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假如宋江联合方腊,整体实力还是不如朝廷。即使打下了大宋,一起平分天下是不可能的,得到天下的未必是宋江,也许是方腊。

3、梁山泊散伙,好汉们各寻出路,梁山泊的成员构成蛮复杂的,有军官强盗小偷工匠等,还有他们之间的分歧也很大,有的彼此有血海深仇,比如扈三娘和李逵。而且鲁智深就曾经说过,不如散伙,各寻出处。





小伙伴们认为如果宋江不招安,哪种结局可能性最大呢?欢迎踊跃评论。


众生娱乐众生


即使按水浒传描写,宋江也只有几万人马,远不足据地称王,除非他能预料后来的变化。

首先,正史上的宋江,只是一伙流寇,头领36人,部下人马最多千余人到数千人之间,被张叔夜招募了千人就打得大败,被迫接受诏安,完全没法和席卷数十县的方腊相比。

即使在水浒中,宋江的兵马也就不到十万人。

卢俊义上山的时候,分兵两路去打东平府、东昌府,每一路只有一万五千人。后来得了二处,又两败童贯,三破高俅,之后就是受招安,征大辽。征讨辽兵途中,宋江和卢俊义曾有一次分兵,每一路也就三万余人。后来征讨方腊,宋江和卢俊义再次两路分兵,又是每路三万。由此可知,梁山主力部队就是六七万人。再加上少数留守人马,招安时遣散的,大战中损耗的,那么梁山最巅峰的兵力,不会超过十万。以十万兵马,想要和宋朝分庭抗礼,还差得很远。

另一方面,梁山无法持续发展和维系。

所谓的八百里水泊,按书中确实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险要山寨。但是这个山寨只能死守,不能发展。七八万人马总不能全窝在山寨里面捉鱼吃。之前宋江依靠打祝家庄,打曾头市,打大名府、东平府、东昌府,获得了不少钱财粮草,足够坚持一段时间。但是,等这些吃完了怎么办呢?

梁山不说进一步发展,单说要养活这几万大军跟朝廷对抗,必须要有稳定的收益。周边的城池都被劫掠过了,未来沦为和官兵对抗的战场,那么不会再有劫掠的机会。除非宋江自己设置官吏,在附近州郡收租税,正式建立一国。可这样一来,宋军就必须为保住周边州郡的控制权,与宋军展开大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之前梁山能击败许多次官兵讨伐,除了本身猛将如云,还靠着梁山泊地利。可要保住周边郡县的租税,就必须出兵到平地来和宋军主力决战。这难度不是一般的高,以宋江山寨的实力,很难进行这种全面战争。

方腊敢自己称帝,是因为不但有帮源洞这个根据地(比梁山泊大得多),还能迅速席卷浙江富庶之地。可是即使如此,他也迅速被宋朝剿灭了。



所以,对梁山而言,当时根本不具备建立王朝的可能,持久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也是宋江迫不及待要受招安的原因。

他并不是自己忙着做官,实在是为了兄弟们的前途和性命。

当然,宋江也是没有穿越眼。如果他能看到历史书,可能就坚持下去了。因为几年后,金兵入侵,靖康之耻,整个北中国陷入完全混乱。那时候,如果梁山泊还在,宋江倒确实可以凭借手中一百零八个好汉和几万人马,不管是借抗金旗号,还是接受金国任命当汉奸,都不难实现割据一方、称孤道寡的梦想。


巴山夜雨涮锅


历史明明没有假设,但我们后人总是喜欢假设,愣是要给不可能出现的事情添加一个想象。但也正因为此,历史才会这么有趣和可爱。

梁山兵马鼎盛时期约有10-50万人,因为有一回朝廷一次性发了50万套棉袄,即使一个人两套换着穿,也应该有25万人。

宋江拥有这么多兵马,手下108元能战善战的大将,实力的确强大,但横扫宋朝、建立新王朝还是不可能的。

第一,不占天时:人心不思变

朝代更迭一定都发生在人心思变的时候,不管是因为原来的皇帝和大臣太残暴统治,还是因为外族入侵,一定是全天下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开始自发的反抗朝廷,这才是有了天时。

而宋江拥兵的时候,宋朝统治还非常稳定,即使北方少数民族时常骚扰,但至少国内的确人民生活很富庶、吃喝不愁。

老百姓不会闲着没事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和宋江一起打天下的。

第二,不占地利:水泊梁山优势不够

水泊梁山作为一个山头,占住当个山大王是可以的,但如果想打天下,绝对是不够的。你可以看历朝历代建立新王朝的人,至少要占领一座坚固的大城市
,比如太平天国的南京,并部署优势兵力进行防守,然后再逐渐打下别的城池,慢慢建立新王朝。

但不管是从梁山发展前期还是后期,宋江等人都没有拿下一个足以作为根据地的地方,他们采用的强盗抢劫的那一套,杀了人抢了金银财宝就跑。没地盘、就没有粮草供给,就没有兵力补充,就一定不会打下天下。

第三,不占人和:梁山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一提起梁山,最常见的一句话是:逼上梁山。梁山这108将,有些是被朝廷逼上来的,比如林冲;而还有一些是被宋江逼上来的,比如玉麒麟卢俊义。宋江设计把人家搞的家破人亡没办法才上的梁山,这种人怎么可能会对宋江忠心耿耿呢?
而且,打天下不仅仅要有兵力优势,关键靠民心。三国时期的刘备一直到47岁三顾茅庐之前,人马都不超过5万人,最少的时候才几百人,但因为有民心,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占据了荆州、益州、汉中,蜀国兵力巅峰75万。所以,民心的重要性要大于兵力。

有这三点原因在,宋江不占天时、地利、人和,即使拥兵几十万,也不可能建立一个新王朝。


我是千城,就是那个要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的男人。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想法。公众号:千城撩书。一起打开新的世界!

千城Slash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宋江和他的梁山108条好汉所组成的这支军队,并不像一支起义军,当然也就无法开创岀更大的局面,至于推翻宋朝,重建一个王朝,打扫龙廷坐天下,无异于痴人说梦。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是人单力薄。就宋江这支队军队来说,根本不像人们所猜测的有几十万,据宋史的记载,宋江最开始横行齐魏之地时,作乱的人数只有三十六人。就算这三十六人是大小头领,其总军力也不过数百,后来有所发展,最多也只几千人,这就是为什么宋高宗平定杨么,要派武将张俊和岳飞率十多万人前去清剿,而宋徽宗平定宋江的梁山军队,却只派个文官张叔夜率几千人前去的原因,而进攻的主力部队还仅只张叔夜所“募死士得千人”,梁山军队人数可想而知。

二是宋江缺乏领导才能。宋江这个人,正史对他的记载,只有宋江作乱齐魏的信息,至于他的领导才能,只字未提。倘以《水浒传》的描述,其统军之帅才、带兵之智慧,简直乏善可陈,几次有影响一点的战斗,那都是智多星们和宋江下面那些人拼死拼活的结果,至于他自己,反倒像个来打酱的,喊得多,做得少。

三是义军没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梁山好汉啸聚山林,所打的旗号是“替天行道”,咒骂得最多的是朝中奸臣,平时干得最多的是打家劫舍,毫无主张。

四是梁山军队不得民心。宋江军队是一支乌合之众,靠打家劫舍补充所需,满足自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欲望,这种不劳而获,又靠抢夺的取向,必然会伤害老百姓。所以,有劫富,却几乎看不到济贫,相反,李逵疯狂杀人的同时,还不知杀了多少老百姓,有的甚至强抢民女,这样的军队,在老百姓眼里与强盗有何区别?

当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所有的谎言都被拆穿。宋江不过是借兄弟好汉们杀开的血路,谋到了一条通向荣华富贵的“终南捷径”罢了。宋江本来就是冲着招安去的,据《瓮天脞语》一书记载说:“山东巨寇宋江,将图归顺,潜入东京访李师师。酒后书念奴娇词云:‘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中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宋江为何来找名妓李师师?当然是为了搭上宋徽宗这条线,他通过李师师,将自己希望接受朝廷招安的信息传递给皇帝,“乾坤何处可容狂客”一句,向宋徽宗摇尾乞怜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十分露骨了,后来朝廷果然招安了,故宋朝老百姓有句讽刺嘲笑的民谣说:“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不过,宋江即便不接受招安,凭那些杀人放火的兄弟,凭自己虚情假意的义道,凭那“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志向”,别说另立朝廷,能够撑个三年五载不被清剿掉,就算不错了。


帝国的脸谱


很明确的回答,如果宋江不归顺朝廷,还是可以建立一个王朝的。首先说宋江有人,主要是有人才,梁上一百单八将,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好汉,都是各个行业的佼佼者,有军事人才,有智囊团,有建筑专家,有文臣有武将,有政治家,这个先决条件已经达到了建立王朝的条件了,再说古代地广人稀,他们完全可以统领一方百姓,割据一方土地,当时的方腊都已经建立自己的王朝了,以宋江和梁山好汉的实力完全可以的。

更重要的一点宋江不仅有人才,他们有自己的口号,或者说叫纲领,那就是替天行道,这个纲领的提出非常适应民意,任何一个王朝的建立都需要一个好的纲领来发动老百姓的积极性,这一点宋江他们做的是非常好的,有个这个口号再加上他们人才济济,可谓万事俱备呀,所以只要宋江不归顺朝廷,他们是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朝廷的,甚至有这个替天行道的纲领可以推翻当朝,建立新王朝。


该名称一村子


好吧,馆主就按照这个假设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假如《水浒》中宋江在梁山聚义后没有归顺朝廷,又假如宋江拥兵了几十万,有了这两个条件,宋江能建立一个朝廷吗?

我的回答是:别做梦了,宋江会被打的渣都不剩下。为何这么说,请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说北面,众所周知,梁山属于山东梁山县。在历史上,这可是金国的版图范围,南宋和金的地理分界线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高度重合,图上便可看出,梁山后来在金国境内。

宋江自立门户后,首先要打那时还没被灭的大辽,就算他把大辽揍了吧,紧接着女真人就来了,吾等吃瓜群众将可以喜见“宋江大战金兀术”,谁让宋江挡了人家的道呢。此外,当年南宋可是和金人联盟灭辽,现在宋江隔在了南宋和金之间,宋江又是宋朝的反逆,南宋十之八九要和金人联合起来打击一下宋江的。单单从北面局势来看,就挺惨的了。

再看南面,哎,真的不忍心说。

岳飞即将横空出世,宋江啊宋江,你那一百零八流寇组合,能和岳家军对抗吗,岳飞的军师才能真的很杰出,加上秦桧那班奸人反对打金人,但一定不反对打宋江,哎西,文武齐心,南宋倾举国兵力讨宋江,宋江太惨了。另外我想,原先从北宋军中上山的几位头领,很有可能会倒戈吧,比如双鞭呼延灼、急先锋索超、镇三山黄信。。。

所以说,宋江还是赶紧下山接受招安吧,多贿赂蔡京高俅,认个干爹最好,千万别去打方腊。

天马行空,戏说历史,博君一笑,切勿较真。


無月文化馆


个人认为,《水浒传》里的梁山势力是个彻头彻尾的黑帮组织!!!根本不具备建立政权的条件!!!

先从组织成分说起。

108将大致分为5类,

第一类,本身就是社会不安定分子、地痞流氓、黑道成员、长期从事犯罪活动的。比如劫生辰纲的晁盖等人;黑帮分子燕顺、王英等。

第二类,本是良善百姓甚至政府官员,被梁山用各种手段胁迫或引诱上梁山。如卢俊义、李应、秦明、朱仝等。

第三类,因意外偶发事件触犯刑法,无路可走上梁山的。如宋江、武松等。

第四类,作为政府军军官镇压梁山失败,被俘后贪生怕死的。如关胜、呼延灼

第五类、真正的官逼民反,林冲、柴进、解珍、解宝,也就是这四个人。

梁山这么大个组织要生存下去,都需要庞大的物质基础。梁山好汉们所追求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的生活方式,没有庞大的资金支持是根本不行的。而梁山组织本身又不是盈利性机构,108将和下面的小喽啰也几乎都不从事生产,也不像现在的黑帮组织搞酒楼饭店、建筑公司这些白道生意,亦或是开赌场妓院、贩毒、制伪钞。梁山组织所能做的那就是劫掠。

从王伦时代开始,组织规模不大,其主要财源就是靠劫掠客商。到了后期宋江时代,组织逐渐庞大,单纯的劫掠客商已经不能维持,于是就发展成攻州掠府。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政府就不能不管了。因此梁山的宿命其实也就是任何一个黑社会组织的最终结局,当规模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被政府镇压。

前面说到,梁山很大一部分财源靠劫掠,也就可以想象到梁山对邻近地区的荼毒了。梁山攻破祝家庄,缴获了50万石粮食,绝大部分运回梁山,留给当地村民的仅仅是每户1石!!攻破大名府,劫掠一空不说,一个晚上杀掉城内居民5000人,整个城市被毁掉一半。数个小时前还是上元佳节一片灯火辉煌的太平盛世,立马就变成一番人间地狱的恐怖景象。梁山好汉们在金银财宝面前彻底撕下了替天行道的画皮,开始赤裸裸的烧杀抢掠!!

由此可见梁山组织根本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当一个地区治安不好,客商被抢劫,自然客商就会远离这个地区。在这样的地方建立政权,谈何容易? 政府一旦下决心围剿梁山,对外封锁对内分化瓦解,梁山会迅速崩溃。宋江恐怕也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招安的思路。


大将军威武8


首先宋江所领导的水泊梁山算不算是一个起义组织,这是要打很大问号的,其本质更多的是一群被官府逼上绝路的人,这群亡命之徒成立一个对抗官府的组织。但是其根本只是为了活下去,没有政治目的,甚至还是为害一方的势力。梁山割据时期,不图为百姓做事,只是终日饮酒作乐,还不时会出现随便抢劫百姓的事件,尤其是矮脚虎还经常强抢民女。

再者梁山几十万军队是严重要水分的,准确来说梁山这点地盘是养不活几十万军队的,梁山没有自己的根基,没有百姓基础,势必是养不活这么多军队。宋江这个人虽然有凝聚力,但是这种凝聚力不是正义的,更多的就像黑帮大哥的意味。梁山的那一帮108员大将,成分也复杂的很,这其中真正愿意和梁山一起的,其实并没有几个,他们的人生追求是大碗喝酒,这样的一种黑帮作风。只是电视剧中美化了众头领的本事,以及把官兵演绎的不堪一击。

还有就是梁山那地方不足以起事,梁山那地方虽然易守难攻,但是没有群众基础,没有物资的补给。如果按照梁山的作风,又难以取得百姓的支持,更难以再打下其他地盘,因为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只要北宋朝廷下定决心,围都可以把这群人围死。南宋根本无暇顾及梁山,所以采取招安的手段,因为这群人根本不能彻底铲除,如同北宋的小痒,北宋的大患是外部的金国。真正世上灭了大宋的还是大金而不是水泊梁山。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宋江此人绝不是雄才大略的主,宋江只能当一个帮派大哥,弄不出什么大的动静。梁山集团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个黑帮组织,是为害一方的势力。这种没有追求,只是每天喝酒吃肉,无法想象他们的资金是不是抢来的。这样一个组织可以成立政权,毫无可能。

以其将时间浪费在别人身上,倒不如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断去学习,提高个人品质、气质和魅力,这才是值得自己去努力的事情!更多相关文章,请关注我,每天为您更新励志,销售,管理,商战案例,等经典文章,相互学习.谢谢关注!

孤芳自赏佳人何在


问:宋江拥兵几十万,如果不归顺朝庭,带否领108将能否建立一个王朝?

看来《水浒》这部小说的影响力太大了,把除史学家之外所有人都误导了。不要光看小说,它只是施耐庵先生根据梁山泊渔民造反写的小说。要了解真实宋江起义,要看史书。


真实的宋江起义是,宋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在河朔一带爆发。唐宋时,由于黄河多次决口,形成一个大湖泊,称为粱山泊。宋江等起义后,便以此作为根据地。1120年冬,宋江的力量巳经发展很大,他们已经能离开梁山到今鲁南.苏北一带活动,农民军"横行河朔",官兵数万"莫敢撄其锋",望风瓦解,不敢抵抗。

北宋统治者看到农民军战斗力很强,便采取了剿抚并用的手段,一面派禁军数万围攻农民军,一面进行招安活动。



宣和三年(1121)二月,宋江在海州为张叔夜战败,终于接受招安投降。但不久,宋江等又重举义旗,转战各地,连败官军,直到宣和四年(1122)夏天,宋统治者镇压方腊起义军后,又派禁军将领(折可存)等前来镇压,宋江战败被俘牺牲,数百农民军和农民军将领均被统治者杀掉。宋统治者将梁山泊宋江起义残酷镇压。

真实历史是宋江起义两次败给官军,第一次被迫招安,第二次被俘身亡,他能够带领108将建立一个王朝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