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政黨為什麼會興起?

我們上一講的主題是議會制與總統制的不同,這一講的主題是政黨。對於現代政治生活,政黨似乎是極其自然的事情。放眼全球,沒有哪個大國的政治能離開政黨。然而,就在200年前,政黨還被認為是政治上的不祥之物。

比如,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就認為,政黨強調的是派系利益,不是整體利益,所以對一個共和國沒啥好處。這是為什麼呢?事情還要從美國建國時刻說起。

華盛頓為何反對政黨?

1789年,喬治·華盛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他自認為,自己是一位超黨派的總統。他既任命了聯邦黨人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做他的財政部長,又任命了反聯邦黨人托馬斯·傑斐遜做他的國務卿。但相比而言,華盛頓對漢密爾頓更為倚重,內政外交都要諮詢他的意見。甚至可以說,漢密爾頓就是喬治·華盛頓政府的操盤手。

政黨:政黨為什麼會興起?

你可能知道,漢密爾頓本身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人物。他是《美國憲法》的主要起草者和《聯邦黨人文集》的主要撰稿人,是影響美國建國的重要政治家。

政黨:政黨為什麼會興起?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就任財政部長以後,漢密爾頓政策上沿襲聯邦黨人的傳統,主張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主動承擔各州的戰爭債務,創辦國家銀行等;人事上則憑藉華盛頓的信任,大量任用自己的支持者。

然而,漢密爾頓這樣的做法,引起了鼎鼎大名的托馬斯·傑斐遜的反感。傑斐遜就是《獨立宣言》的起草者。他既反對漢密爾頓擴張中央政府權力的政策,又懷疑漢密爾頓某些做法的動機不過是要為銀行家和寡頭們謀利益。

政黨:政黨為什麼會興起?

托馬斯·傑斐遜

慢慢地,很多人團結在傑斐遜周圍,逐漸形成了共和黨,又叫民主共和黨。甚至連漢密爾頓早期的重要盟友詹姆斯·麥迪遜,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到了1791年,國會為了籌措資金,決定對酒類徵稅。然而,這是一項富有爭議的政策。1794年,賓夕法尼亞州的抗稅行動幾乎演變為一場叛亂。華盛頓則認為,這件事跟共和黨的黨派煽動有關。

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華盛頓認為政黨與黨派精神會敗壞共和國。華盛頓說,政黨與派系沒什麼好處,只會煽動人與人之間的猜忌和仇恨,“挑撥一派與另一派對立”,甚至是鼓動“騷亂與暴動”。在1796年的告別演說中,華盛頓警告美國,政黨與黨派精神,“是(共和)政府最危險的敵人”。

實際上,華盛頓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古羅馬共和國一定程度上就是毀於黨爭。公元前2世紀,羅馬共和國的貧富分化日益嚴重,貴族與平民日益對立。公元前133年,當選保民官的提比略·格拉古,希望發起有利於平民的土地改革,結果導致了貴族跟平民的激烈對抗。

在一個重要的投票日,暴力衝突就爆發了。元老們用木棒、板凳為武器,見擁護提比略的人就打,導致300多位平民被殺。混戰中,格拉古被元老們用一條板凳活活打死,屍體被無情地投入臺伯河,鮮血染紅了河水。

到這個時候,黨爭已經撕裂了羅馬共和國。一個世紀後,共和政體轟然倒塌。對華盛頓來說,這樣的故事,當然就是黨爭的歷史教訓。

為何政黨還會興起?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想,既然政黨與黨爭帶來了那麼多問題,為什麼政黨還會興起呢?我們繼續講美國的故事。當時的漢密爾頓除了深得華盛頓的信任,還在國會議員和內閣成員中擁有大批的追隨者,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傑斐遜和麥迪遜起初並未想過要建立一個政黨。但他們很清楚,如果要實行他們自己期待的政策,最關鍵的一步就是,他們必須要在華盛頓卸任總統後,能控制總統職位。

那麼,如何才能贏得總統職位呢?簡單地說,他們必須要影響各州足夠多的選舉人票。由此,他們開始了兩手準備:一是創辦報紙,鼓動輿論;二是進行私下的政治動員,組建政治聯盟。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傑斐遜、麥迪遜為首的政治派系就形成了。這個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民主共和黨。華盛頓卸任總統之後,儘管聯邦黨人約翰·亞當斯就任了一屆美國總統,但隨後的第三任、第四任總統都是民主共和黨人,也就是傑斐遜與麥迪遜。

講到這裡,我們可以在理論上簡單總結一下。政黨興起的第一個原因是社會性的,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分歧;第二個原因是政治性的,即政治鬥爭的需要。既然民主鼓勵政治競爭,那麼,是一個人去競爭更有力,還是一群人團結起來去競爭更有力呢?答案當然是後者。

最小獲勝聯盟法則

討論到這裡,你可能又會產生一個新疑問:既然政治聯盟可以強化政治競爭的力量,那麼,一個政治聯盟是不是越大越好呢?這就涉及到一條重要的政治學法則:政黨或政治聯盟的規模不是越大越大;決定政治聯盟規模的,其實是“最小獲勝聯盟法則”。

“最小獲勝聯盟法則”,其實有兩個含義。我們先說第一個含義。比如,在一個議會制民主國家,國會共有100個議席,四個政黨A、B、C、D分別獲得了40個議席、38個議席、12個議席和10個議席。這幾個數字,你最好有個印象。這樣,A黨是第一大黨,它有權優先組閣,它有兩種方案:一種是跟B黨聯合,一種是跟C黨聯合。那麼,它會跟誰聯合呢?一般來說,它更可能跟C黨組成聯合政府。

邏輯是這樣:第一個要點是,組閣需要過半數,A無論跟B聯合,還是跟C聯合,都能過半數,能保證穩定執政;但這裡還有第二個要點,政治聯盟規模越大,權力分享範圍越大,每個核心成員能控制的權力和資源比重,反而就降低了。

所以,政治家們的理性選擇,是組建一個“最小獲勝聯盟”。也就是,組建一個恰好控制半數以上國會議席的政治聯盟,是最佳策略。A和C組成政治聯盟,擁有剛剛過半數的52個議席,足以控制國會。這就是政黨組閣的“最小獲勝聯盟法則”。

除了第一個含義,“最小獲勝聯盟法則”還有第二個含義。這個含義要超越選舉和組閣,而是著眼於統治者如何控制權力的一般問題。這條原則是由美國學者梅斯奎塔在《獨裁者手冊》中提出來的。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丘吉爾領導英國贏得了二戰,卻無法贏得1945年大選、維繫保守黨的執政地位呢?為什麼過去剛果(金)的蒙博託、津巴布韋的穆加貝政績乏善可陳,卻能長期控制權力呢?主要原因是,在各自體制之下,丘吉爾難以維繫一個最小獲勝聯盟,而蒙博託和穆加貝卻能維繫一個最小獲勝聯盟。

按照梅斯奎塔的看法,一個國家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名義選民,甚至不是實際選民,而是一個有能力控制核心權力的獲勝聯盟。

比如,對君主制來說,獲勝聯盟是由一小群王室成員、高級文官、高級軍官和宮廷侍衛組成的。對軍人統治來說,獲勝聯盟是由一小群高級軍官、高級文官和經濟寡頭組成的。

對今天的英美民主國家來說,這個獲勝聯盟的規模就要大得多。無論是總統還是首相,他需要確保贏得足夠數量的關鍵選民的支持,這才是他的獲勝聯盟。你看,從這種視角出發,民主與非民主政體的主要區別,其實是獲勝聯盟的規模。

對丘吉爾來說,儘管他打贏了二戰,但只要戰爭威脅一解除,英國選民就轉向了對社會平等問題的關注。保守黨當時並不打算超過實際承受力來建設福利國家,但工黨卻提供了一個“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國家方案。結果,支持丘吉爾的力量不足以形成一個最小獲勝聯盟;相反,工黨卻靠著福利國家綱領,形成了一個最小獲勝聯盟。

但在非民主政體下,蒙博託與穆加貝這樣的統治者,只需要維繫一個更小規模的獲勝聯盟。他們只要用自己控制的力量與資源,設法搞定一批高級軍官、高級文官、安全與警察部門負責人,能夠換取他們的支持與忠誠,就可以做到地位無憂。有了這少數人的效忠,這些人領導的官僚隊伍和強力部門,就會去搞定更大範圍內的潛在反對派。這是最小獲勝聯盟的另一個含義。

政治學認知升級清單

好,我們這一講的重要啟示是:政治常常都不是單打獨鬥,而是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聯盟、合作與對抗。

而影響這種政治聯盟的因素,既包括了正式規則,比如憲法和法律,又包括了非正式規則,比如大家普遍遵循的傳統與慣例,還包括了重要政治家的領導力。總之,政治運作的良善與否,跟人與人之間如何組建政治聯盟有關。

我們在這一講解讀了政黨為什麼會興起,但我們沒有解釋為什麼不同國家的政黨體制是不同的。比如,為什麼美國是兩黨制,而德國是多黨制?這正是我們下一講的主題。

延伸閱讀

最後,我要給你推薦牛津大學教授艾倫·韋爾所著的《政黨與政黨制度》,這是一部非常流行的政黨政治教科書。如果你讀了,歡迎你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讀後感。——包剛升《政治學通識三十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