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梨價格翻倍?老樹結新果的背後是理念與品控的進步

熟悉水果行業的朋友們應該都聽說過“雪花梨”,這個品種主要分佈在河北省中南部,歷史綿延2000多年,在國內外盛名遠播。

雪花梨價格翻倍?老樹結新果的背後是理念與品控的進步

今天眾好果《好果園》欄目我們有幸採訪到了程青芳程總,跟我們分享她跟雪花梨的故事。

程總來自雪花梨的主產區河北省趙縣,在這個區域共有梨樹二十多萬畝,其中雪花梨樹約十五萬畝,每年出產雪花梨三十多萬噸,產值近七億。

程總今年五十歲,但是據她介紹,已經與雪花梨打了三十年的交道。程總每年都會給客戶或朋友們寄家鄉的雪花梨,尤其是來到趙縣的客戶朋友,程總總是會引以自豪地推薦家鄉的特產。

雪花梨價格翻倍?老樹結新果的背後是理念與品控的進步

直到前兩年,一個朋友吃過之後告訴她,雪花梨吃起來沒什麼味道,不好吃。這倒讓程總有些不好意思了。也正是因為這件事,程總開始有了種植雪花梨,並將它種好的想法。

程總一直在關注雪花梨,關注梨的價格。當看到果農們辛辛苦苦一年下來掙不了幾個錢,有時候幾乎白乾,更是觸動了她要去種梨。

由於這些年農資經營過程中積累了不少經驗,所以重新回到種植業中,一切幹得也是順風順水,先是承包了四十畝地,利用自己獨特的種植理念並整合了一些技術和農資資源,幾年下來有了喜人的成果,老果樹長新梨,不僅外形美觀,味道更是香甜,前來收購的果商更是給出了之前兩倍的價格。

但程總並不滿足。她見到自己的試驗田成功之後,便想要推廣開來,於是成立合作社,吸納周邊種植雪花梨的果農都加入合作社。

在農資行業跟種植戶打了這麼多年交道,她心裡很清楚老百姓要得是什麼?種出好果子,賣出好價錢,而自己現在剛好能幫到他們。

雪花梨價格翻倍?老樹結新果的背後是理念與品控的進步

目前的水果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新品種層出不窮,給了消費者很多選擇,這也導致一些傳統品種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壓縮,比如雪花梨。

消費者偶爾的消費可以理解為圖個新鮮,現在消費者的選項多了起來,連圖新鮮的消費都沒有了。

所以想要重新徵服消費者,告別低價難銷的窘境只能從自身出發,提升水果品質,用實力說話。

在雪花梨的種植方面,程總的40畝雪花梨試驗田成果喜人,目前產出的果品個頭大,果型端正,口感香甜。

在這裡程總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世界上有兩種梨,一種是雪花梨,一種是其他梨,如果說其他梨如少女般水嫩,那麼這種高品質的雪花梨就如同成熟少婦般醇美。

雪花梨價格翻倍?老樹結新果的背後是理念與品控的進步

在甜度方面,試驗田出產的雪花梨糖度高達14度以上,而且掛果數量可以人為控制,產量雖然不算高,但是果品質量絕對有保證。

在當前雪花梨單價每斤不到一元的市場背景下,程總試驗田出產的高品質雪花梨能夠賣到2-3元每斤,已經能夠說明她的技術是可行的。

有如此喜人的成果,當然離不開品控。程總為我們介紹了以下幾點。

1. 堅持不用除草劑

程總試驗田裡堅持不用除草劑,採用人工除草的辦法,還草歸田。

2.重修剪

正常情況下,雪花梨樹在掛果期自然生長能夠掛果300-500顆,這樣雖然產量高,但是果品營養分散,平均下來每顆果品的質量都不高,賣不出優異的價格。

而在程總的試驗田裡,非常重視修剪,每棵梨樹都能修剪得通風透氣,每個果子都能見到陽光。並通過人為的辦法將果子數量控制在200-300顆左右,這就能保證果品營養充足,果品質量高。

3. 重用有機肥,微量元素肥

程總說,之前寄給朋友的雪花梨之所以不好吃,就是因為多年來為提高產量用了過多的化肥,而沒有考慮到其生長所需要的其他營養物質。

所以在試驗田裡,程總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轉而大量投入有機肥,平均每畝地每年投入兩噸左右。

當地的果樹樹齡大的有300-400歲,樹齡小的也有30-40歲,這些年頻繁的使用化肥,導致土壤品質下降,對這些果樹造成的傷害很大,而採用大量的有機肥能夠慢慢提升土壤品質,避免土壤板結,對果樹的生長也是有益無害,對改善梨的風味更是必需的。

4.引入蜜蜂保證授粉質量

天然授粉易受天氣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不能保證其授粉的效率。通過引進蜜蜂輔助授粉,能夠有效提高授粉效率。

5.延長梨果生長期,自然成熟後採摘

雪花梨一般要到9月份開始成熟,10月份口感最佳。但因為早期梨耐儲存,收購價也比較高,所以一般果農會選擇提前採摘,也會造成梨的口感不好。

程總試驗田的雪花梨採用自然生長,嚴格按照採摘標準,10月以後開始採摘,保證了雪花梨的原汁原味,本來風味。

種好果的目的當然是賣好果。

雪花梨價格翻倍?老樹結新果的背後是理念與品控的進步

在銷售渠道方面,程總憑藉自己多年來農資銷售的關係人脈,在各個省市都拓展出了幾條批發線,同時每年還有很多收購商因為雪花梨的名聲來到趙縣進行收購。

至於現在火熱的電商、互聯網平臺等新型銷售渠道,程總表示目前也正在積極對接中。

有了如此好的技術產品,有了如此好的前景,程總本著帶動家鄉一起富的理念,在當地建立了合作社,想要團結當地的雪花梨種植戶,統一農資投入、統一技術管理、統一品牌銷售,在市場上形成專屬的品牌,擴大銷售渠道,獲取更高的利益。

為種植戶提供免費技術,高效的農資,輔助種植戶種出品質優異的果子,幫助種植戶尋找好的銷路獲取高額利潤……這每一條都深深地吸引著種植戶,所以很多果農表示願意加入合作社,相信未來的發展一定十分光明。

談及種植難點的時候,程總嘆了口氣,表示最大的難點是人力。

目前,趙縣的年輕人基本上全都選擇外出打工,而農業又是一個體力活,即使採用了部分的機械化,但例如套袋、摘梨等工作,繁複且勞動量大,需要大量的人工。

“需要的人的時候,找不來人,找來了一天也要兩三百塊!”

程總的難點也是目前農業從業者的難點,年輕人對農業不感冒,這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搞農業的人都是有情懷的,程總也不例外。她說,雖然說有情懷不一定能搞好農業,但沒有情懷肯定搞不好農業。搞農業必須要有情懷,無論做什麼都必須要做到三利:利土壤、利作物、利人類。不能只為了賺錢而沒有底線,做農業急不得,沒有捷徑,腳踏實地不取巧,有了這三利,剩下的就是堅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