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值得所有股民反思的文章!(強烈建議收藏)

成功的交易=80%等待和20%的時間操作

對大多數交易者來說,不是害怕趨勢,而是恐高

凡事都講究造勢與順勢,和平時期沒有名將,戰爭時期沒有文臣,所謂人傑自古以來就是在不同歷史時期或者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懂得順勢並且能夠做到順勢的寵兒,人生立世,無怪乎吃,喝,做,做事與做人都必須要在一定的範疇與規則之內才有可能發掘出最大的生命價值。

價格是趨勢的代表,或者說是外在表現,順應價格的方向就是順應趨勢的方向,對大多數交易者來說,不是害怕趨勢,而是恐高,因為價格太高而不敢追高,寧肯撿一隻便宜的垃圾股,並美其名曰發掘價值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虛弱,當你向市場示弱的時候,往往就是市場對你示強的時候,儘管其實市場本身比較簡單而已。

市場的簡單在於,它從來都不會給你下套,把自己套住的往往都是自己的內心,也許進入投機交易的第一天,你就接觸過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道理,但是有真正讓自己站在市場對立面上的勇氣又有幾個人才有呢?群居性的生活早就把人類不敢與大眾為敵的性格特徵深深的刻在了每個人的基因裡,迎合大部分的主流觀點可以最大限度的獲得安全感,所以有交易者在交易中開始崇尚孤獨,這並不是無病呻吟,只是不想在烏合之眾的狂熱情緒裡讓自己也成為只會跟風的那個傻子,而跟風者基本上都擺脫不了接盤的命運。

投機市場就像是一面鏡子,反映的不僅僅是你技術的高低,還有人性的優劣,嘴上可以盡情的說假話,但是行為總是很誠實的反映你內心的真實想法,不論是止盈還是止損,說到不重要,能做到才是根本,這不需要什麼華麗的包裝,做到了就是做到了,沒做到就是沒做到,所有的藉口都可能是你賺不到錢的原因,所以,多從自身找找為什麼總是賺不到錢,為什麼每次總是做不到執行一次哪怕最簡單的策略。

交易是管理風險,而不是管理盈利,這是交易新手和交易老手的區別,前者的眼裡往往更崇拜盈利,後者往往對風險更為敬畏,的確,在傻子都可以賺錢的牛市看不出誰裸泳,當潮水退去,高低立顯,我們改變不了行情,只能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就意味著調整自己的心態。

風險意味著潛在的虧損,每一個者不管採用什麼樣的交易方法,總是必須要面對風險,對於能不能留在市場是最重要的前提是對虧損的可控性,人人都在追尋暴利,又有誰能夠承受爆虧?必須要承認的一個前提是每個人對風險的承受程度是絕對不同的,在想要什麼樣的盈利的時候,先去想想能承受什麼樣的虧損,既然承受不了爆倉就不要天天去想著翻倍。

所以,對每一個交易員來說,最好的交易機會並不是能夠看到多遠的盈利空間,而是風險可控可受,盈利可期。

一篇值得所有股民反思的文章!(強烈建議收藏)


投資最重要的事——敬畏人性,敬畏市場

我們常常說的“敬畏市場”其實並不是簡單指向市場本身,本質上還是對於人性的敬畏。市場先生本來就是反覆無常的,但在市場背後困擾我們最多的還是人性中的弱點。有一位大師曾經說過,不要輕易去逆人性。人性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弱點,讓人類變得不完美,但更完整。最終,能夠克服人性的只有哲學和信仰的思維。這也是為什麼在投資中,數學之上是哲學,哲學之上是神學。

投資中最不需要的是聰明,資本市場是一個由幾百萬,上千萬最聰明人組成的。要打敗市場,聰明是最不需要的要素,做一個好的投資人,聰明也是最不重要的因素。市場是所有人組成的智慧,而聰明只是依靠個體。在任何時間,個體都無法戰勝一個整體的組織。那些自認聰明的投資者,最終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被市場消滅。

第一種聰明的投資者,把別人當做韭菜來收割,想賺市場博弈的錢。市場博弈中最核心的部分來自於你把股票看做簡單的籌碼,然後你覺得有人會把你的籌碼在高位接走,在這個“擊鼓傳花”的遊戲中,你永遠接的不是最後一棒。然而作為一個群體,這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永遠有人接最後一棒,而如果你不斷是在做博弈,必然會成為接那個最後一棒的人。

第二種聰明的投資者,認為自己能預測未來。然而,如果真的有人能夠預測未來,古羅馬帝國,大明王朝,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蒙古帝國等就都不會滅亡了。看了大量的歷史書後,給我最深刻的感悟是,未來是無法預測的。人們總是認為自己能夠預測股價的未來,產業的未來,公司的未來。而事實上,幾次正確的判斷可能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一個人要持續對未來做出正確預測的概率是零。

第三種聰明的投資者,認為自己是對的,市場是錯的。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逆向投資者。歷史上看,其實大部分逆向都被市場消滅了。在大部分時候,其實市場是很有效的,能夠比較客觀正確的反應一個公司的價值。而前面我也提到過,全世界看到這個公司的維度,一定比單一個人看的維度更多。大部分逆勢做空,逆勢抄底的人最後都死了。也有老虎基金羅伯遜這種,雖然看對了納斯達克泡沫的方向,卻在市場見頂前扛不住被迫清盤。

如何長期保持謙遜和進取?無論投資,還是人生,我們最害怕的是自滿。在一點點小小成就前,感到驕傲,自大,過度自信都將給未來帶來毀滅性打擊。看《對沖基金風雲錄2》中,當投資者開始想著如何享受生活的時候,往往就離開崩盤越來越遠。但這又是極度反人性的。我們人性中本身,對於成功的追求就不僅僅是需要滿足物質上的豐富,更是希望通過成功獲得他人的認可。所以,獲得外界的zan美,本身也是許多人進取的驅動力。而這種自滿,往往會快速毀滅一個人。歷史上看,那麼多優秀的投資大師,都最終消亡在星空,僅僅成為了一刻曾經閃耀過的恆星。無論是在投資界,還是實業,或者是歷史上曾經偉大的人物,許多最終被自己的自滿和驕傲帶入到了萬丈深淵。

長期保持謙遜很難很難。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做到表面上的謙遜,但內心卻無法將自己放下。畢竟成功的線性思維和路徑依賴會讓我們過多關注自己的能力,忽視了時代給予的機遇。我個人覺得只有多看書,多學習歷史,明白每一個人的渺小,才能真正做到謙遜。在市場中保持內心的謙卑。

而又如何保持進取呢?許多人在獲得初步成功後,也不再會像當初那樣進取,不會有當初那樣的飢餓感。然而投資本身,短期依靠運氣和技能,長期只有技能產生影響。如果一個人不再進取,那麼之後的投資業績必然會均值迴歸。保持進取的最好方式,是勿忘初心。時刻記住在一開始是為什麼做投資,將這個看做真正熱愛的事業,而不是賺錢工具。那些偉大的投資人,在其職業生涯時刻保持著初心的銘記。


讀懂這6點是成功的關鍵

1、趨勢

趨勢是股價運行的方向,它在股市中起決定性作用,是第一要素。趨勢決定思維方式和操作策略,它主要分為:主要趨勢、次要趨勢和短暫趨勢。

分析趨勢時要注意以下4點。

(1)要綜合主要趨勢、次要趨勢、短暫趨勢之間的關係。操作要以主要趨勢為主,主要趨勢決定操作的策略,次要趨勢決定操作的戰術,短暫趨勢決定下單的時機。

(2)在一個運行方向中的趨勢線不是一條,要隨股價的變動及時修正趨勢線。

(3)上升趨勢的形成和保持要有合理的量價做保證,上升趨勢破壞時,總有量價不合理的表現,下降趨勢的扭轉不僅要有技術面的要求,還要有基本面的配合。

(4)上漲或下跌趨勢一旦形成,趨勢本身有自我加強的力量,若自身的力量不充分釋放,外力很難轉變該趨勢。

如果你看錯了趨勢,必須使用最古老而又可靠的保護傘——止損。這就是趨勢和利潤的關係。

2、成交量

成交量是某一運行方向的能量狀況,也是趨勢形成和延續的動力。成交量表現為:縮量和放量、區域縮量和區域放量、單日縮量和單日放量、溫和放量和突然放量、溫和縮量和突然縮量等。

分析成交量要注意以下兩點。

(1)不同趨勢下成交量的意義不同。

上升趨勢中放量上漲是上升趨勢加強,是進入新一輪上漲的信號;上升趨勢中縮量是進入短期調整或調整即將結束的信號;上升趨勢中放量下跌是進入短期調整的信號;下降趨勢中放量上漲只是短期反彈的信號;下降趨勢中放量下跌是下降趨勢加強和進入新一輪下跌的信號;下降趨勢中縮量是下降中繼,是即將進入新一輪下跌或短期反彈的信號。

(2)分析成交量時要掌握以下原則。

不要進行過程與過程的比較,要在一個過程中進行階段與階段的比較。

要研判該階段上漲或下跌幅度能否大於前一階段,要與前一階段上漲或下跌的成交量比較。

要研判是否結束調整而進入反彈或上漲,成交量放量要與最近一波調整時的量能相比較。

3、形態

形態是股價運行方向中的軌跡,可預測行情進行到哪個過程、哪個階段以及突破方向。

形態分為:突破性形態(包括底部和頂部突破性形態)、中繼性形態(包括上升和下降中繼形態)。

分析形態時要注意以下原則。

(1)先有形態,再有趨勢。若形態不突破,則趨勢不形成,即使形成可靠性較小。

(2)上升趨勢中整理形態大都向上突破,下降趨勢中整理形態大都向下突破,有反向突破時,假突破較多。

(3)向上突破形態要有量能配合,向下突破形態不需量能配合。

(4)形態突破時有“欲上破先下破、欲下破先上破”的規律,但突破時量能較小。

(5)整理過程中有單一形態或複合形態,複合形態就是兩個以上形態的組成。

(6)形態的過程分為初、中、末期,初期為向下,中期為反彈,末期為小幅震盪,形態初期量能大,中期量能溫和,末期量能較小。

(7)底部形態和頂部形態的量能和時間,一般大於和長於中繼形態。

(8)壓力位和相對高位處形成的頂部形態可靠,支撐位和相對低位處形成的底部形態可靠。

4、指標

指標是根據股價和量等原始數據,利用數學公式從定量的角度對股市進行預測的方法,指標說明趨勢所處階段的狀況。指標分為:趨勢類指標、量價類指標、強弱類指標、超買/超賣指標、停損指標、支撐壓力類指標、大勢類指標。

分析技術指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同類技術指標在分析時的意義是不同的,要用不同類的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同類指標進行綜合分析沒有意義。

(2)趨勢類指標反映趨勢的方向,分析時要以趨勢類指標為主。

(3)超買/超賣類指標反映該趨勢中某個階段的狀態。

(4)量價類指標反映該趨勢的能量狀況,並反映出該趨勢的延續和變化的可能。

(5)支撐壓力類指標反映股價運行過程中的可能壓力和支撐位。

(6)強弱類指標主要反映股價相對於某個時期的強弱程度。

(7)停損指標主要反映轉勢的信號。

(8)大勢類指標主要反映大盤的狀況。

(9)不同趨勢下、不同運行過程中、不同市場背景下、不同運行規律的個股、不同性質的行情指標發出的信號意義是不同的。

應用技術指標時不僅要綜合各類技術指標進行分析,還要辯證大盤熱點以及其他技術要素才能過濾掉技術指標的虛假信號。

5、支撐壓力

支撐壓力是抵抗和阻力位,支撐和壓力可能是進入整理和趨勢變化的位置。支撐壓力可分為實質性支撐壓力和心理性支撐壓力。其中,實質性支撐或壓力是指成交密集區形成的支撐或壓力,心理性支撐或壓力是指技術指標支撐或壓力。

分析支撐壓力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支撐壓力的力度主要由股票持有成本、心理因素決定。

(2)支撐被跌破將變成壓力,壓力被突破將變成支撐。

(3)壓力位突破要有量能配合,支撐被跌破不一定有量能配合。

(4)實質性壓力或支撐的力度要比心理性支撐或壓力的力度大,兩者的重合力度最大。

(5)支撐和壓力的力度與大盤和熱點有密切關係,大盤強勢或個股符合熱點時,個股壓力的力度會減輕,支撐的力度會加大,否則相反。

(6)支撐和壓力的力度與個股當時所處的趨勢有密切關係,個股處於上升趨勢時,個股壓力的力度會減輕,支撐的力度會加大,否則相反。

6、波浪

波浪要素的作用是揭示股價的基本運行結構。

波浪可預測行情進行到哪個過程(如上升過程、整理過程、下降過程、反彈過程、做底過程)、區域(如安全區域、風險區域)和行情性質的哪個階段(如初期、中期、末期)。

分析波浪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波浪只能用於預測,不能用於操作下單。

(2)波浪只解決區域問題,而不能解決點位問題。

(3)數浪時要注意主浪與子浪的關係。起點不同,結果也不同,但都符合波浪的基本理論,下一浪出現時才能正確數清上一浪的浪形。

(4)不是所有的股票都符合波浪理論,股票要基本符合以下標準才是按波浪理論運行的:二浪不能破一浪的低點;三浪不是最小的一浪;四浪不能破一浪的頂。

(5)上漲浪和下跌浪末端的突破大多是假突破。

以上介紹的是建立交易系統和應用交易系統時應考慮的內部技術要素,這些要素不能單獨應用,要綜合考慮才能建立和應用好交易系統。


三線金叉選股戰法

三金叉見底的市場意義為:

股價在長期下跌後人氣渙散,當跌無可跌時開始進入底部震盪,隨著主力的逐漸建倉,股價終於開始回升。剛開始的股價上漲可能是極其緩慢的,也有可能會潛龍出水、厚積薄發,但不管怎樣最終都會造成股價底部的抬高與上攻行情的雄起。當成交量繼續放大推動股價上行時,5日、10日均線、5日、10日均量線以及MACD自然而然地發生黃金交叉,這是強烈的底部信號。隨著股價的推高,底部買入的投資者開始有盈利,而這種強烈的賺錢示範效應將會吸引更多的場外資金介入,從而全面爆發一輪氣勢磅礴的多頭行情。

先來看下這三大指標的含義:

MA:是將某一段時間的收盤價之和除以該週期。比如日線MA5指5天內的收盤價除以5 。

MACD:是由快、慢均線的離散、聚合表徵當前的多空狀態和股價可能的發展變化趨勢。當MACD從負數轉向正數,是買的信號。當MACD從正數轉向負數,是賣的信號。

均量線:是一種反映一定時期內市場平均成交情況亦即交投趨勢的技術性指標。參數分別設為5日、10日和40日。一般來說,如果5日與10日均量線均向上運行,則說明本輪上攻行情剛剛啟動,投資者可以大膽買入。在一輪主升浪當中,僅用10日均量線也可以尋找出買入信號,即在10日均量線走出圓弧底形態時可以考慮買入。

一篇值得所有股民反思的文章!(強烈建議收藏)

三線金叉的技術要點

1、均線金叉之後必須要同時向上發散,呈多頭排列;

2、KDJ三線交叉向上,形成金叉買入信號;

3、MACD在零軸附近金叉,DIF金叉DEA。

三線金叉買入條件:

1、均線系統要求:

A、至少3條均線匯聚粘合,越粘合效果越好!越粘合就說明了:短期或中期的3條均線主力的成本比較接近,那麼他們就會形成強大的合力。

B、匯聚粘合的均線系統必須在三個交易日內,同時向上發散,多頭排列。

一篇值得所有股民反思的文章!(強烈建議收藏)

2、均量系統要求:

一篇值得所有股民反思的文章!(強烈建議收藏)

A、5日、10日均量系統即將和已經金叉發散,出現了多頭排列。

B、成交量明顯增大。

3、MACD系統要求:

一篇值得所有股民反思的文章!(強烈建議收藏)

A、在零軸附近即將和已經金叉或雙底,零軸以上金叉最佳。

B、底部區域,DIF上穿零軸也可以。

C、相對高位區域,MACD必須即將或同步金叉。

操作原理

1、短中期均線金叉。此金叉表明市場的平均持倉成本已朝有利於多頭的方向發展,隨著多頭賺錢效應的不斷擴大,將吸引更多的場外資金入市。

2、短中期均量線金叉。此金叉表明在下跌過程中量能先是萎縮至極致,隨後場外新增資金在不斷地進場,量能開始溫和放大,市場人氣得以進一步的恢復,從而使量價配合越來越理想,對於個股見底回升有著重要的意義。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無量上漲難以長久,而均量能金叉的判定,能有效提高勝算。

3、MACD的黃金交叉。不管是DIF、MACD是在0軸之上還是在0軸之下,當DIF向上突破MACD時皆為短中期的較佳買點,只不過前者為較好的買點,而後者僅為空頭暫時回補的反彈。

實際上均線、均量線及MACD三金叉只要在幾個交易日之內發生,三者當中最後一項發生金叉時就是買入信號。

實戰案例:

一篇值得所有股民反思的文章!(強烈建議收藏)

一篇值得所有股民反思的文章!(強烈建議收藏)

三線金叉選股公式

一篇值得所有股民反思的文章!(強烈建議收藏)

結論:

MACD指標中0軸線以下的第一個金叉初期——堅決不買

MACD指標中0軸線以下的第二個金叉初期——買入

MACD指標中0軸線以上的第一個金叉初期——果斷買入

MACD指標中0軸線以上的第二個金叉初期——慎買


尋找低位放量牛股

很多遊資股票都是靠闆闆換手前進的。一般起來時有充分換手的,後面走的遠。人氣也足。量能都達到15-30%區間(小盤股更高,中大盤的小些),而且不縮量。操作中只要量能不縮,但最好不要放暴量,一般可看成趨勢繼續。一隻龍頭股,從來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樣,低買高賣,一口通吃的,而是接力上去的。有些一字板介入是機會,但有些你買到了未必是好的買點。有些換手充足的牛股,換手板換手成功後會接下來進行上攻,總之換手決定高度。

帶量突破就跟進

我們拿中興通訊舉例,股價在前期以放量的陽線突破前期箱體的壓力,籌碼峰低位集中,說明股價主升浪的空間被打開,隨後我們可以看到股價一路的飆升,所以接下來大家看到有個股是以放量陽線突破平臺壓力的話記得多關注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同樣我們可以看到案例衛星石化不就是這樣選出來的麼,這就是技術分析的作用。

一篇值得所有股民反思的文章!(強烈建議收藏)

一篇值得所有股民反思的文章!(強烈建議收藏)

低位放量就要跟,跟錯也要跟

低位放量是好事,通常是資金介入吸籌,主力試盤的跡象,看拋壓的大小,後期上漲概率大,拿最近的隆華節能舉例,我們可以看到當時關注到這票就是因為股價已經從11塊跌倒5塊錢,在5塊錢附近成交量開始一路放大,在這個低位是很典型的主力資金開始介入,要不然散戶是沒有能力有這麼大的成交量,所以我們看到股價在最近重心不斷上移波段收益也是非常不錯。

一篇值得所有股民反思的文章!(強烈建議收藏)

成交量變化的根本規律量價應用法則

1)在空頭市場中,出現一波量價均能突破前一波高點的反彈時,往往表示空頭市場的結束;在多頭市場中,價創新高後若量再創新高時,常常表示多頭市場的結束,空頭市場即將開始。

2)量價築底的時間愈久,則反彈上升的力度高度愈大,所謂: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3)量價分析對小盤袖珍全控盤莊股短線分析不適宜,但中長線還是無法脫離量價分析系統的。

4)觀察量的變化一定要和K線趨勢和形態相結合。

5)成交量是股票市場的溫度計,許多股票的狂漲並非是基本面出現實質的變化,而是短期籌碼市場供求關係造成的。

6)上升趨勢中出現的相對地量,股價回落至重要均線(5日,10日,30日)處,往往是極佳的短線買點。

7)成交量的大小決定個股除權前是否搶權,初期後是否填貼權:除權後若成交量放大拉陽線有填權行情;無量或減量往往出現的是貼權。

8)黑馬股的成交量變化在底部時一般有兩種特徵:一種是成交量在低位底部從某天起突然放大,然後保持一定的幅度,幾乎每天都維持在這個水平,在日線圖上股價小幅上漲,下跌時常常出現十字星狀;另一種是成交量從某一天起逐步放大,並維持這種放大趨勢,股價常常表現為小幅持續上漲,說明主力已沒有耐心或時間來慢慢進貨,不得不將股價一路推高邊拉邊吸。

9)在股價底部盤整的末端,股價波動幅度逐漸縮小;成交量萎縮到極點後出現量增,股價以中陽突破盤局,並站在10日均線之上;成交量持續放大股價續收陽線,以離開底價三天為原則;突破之後疊合的均線轉為多頭排列。此為最佳的短中線買入點,也是量價均線配合的完美樣本。


知止可以不殆——學會止損永不失敗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概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警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炒股之道常說不出具體的名稱,並顯得質樸無華。有時道理雖小,但卻是投資者都應遵從的。投資者若能遵從它,自然就能在股市中進出自如。股市在天價和地價之間來回波動,因此也就有了贏利的機會,但股市波動所提供的利潤,並不會在股民中均勻分配,即然知道這個波動是可以把握的,就應該知道適可而止,知道適可而止的止損就可立於不敗之地。

止損適用於股價從高位下跌時的狀態,止損的目的是在股價回至谷底裡重新買回。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止損的根本目的就是“留得青山”,在下跌行情中,留住寶貴的資金,以圖東山再起。

投資者在投資買賣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原來以為價格即將上揚的股票,買進後沒想到股價不漲反跌。這種情況還常常伴隨著股指的掉頭。這個時候,很多投資者總是不能下決心賣掉股票。如果剛下跌時,投資者可以把這種下跌理解為上升途中的一次回調蓄勢而不賣的話,這是一種正常的操作行為,因為誰也別指望自己是神仙。然而,當股價跌幅較大,跌破一些關鍵的支撐位,如10日均價,下跌時並伴有成交量的放大,反彈時卻無成交量的配合時,這時就果斷考慮止損。

然而,有些投資者不是這樣,股價越下跌,他們越不賣出。下跌10%時認為,最高價時都沒賣,現在賣不是不划算了。下跌20%時認為,等等反彈進再說,如果真的反彈了,他們立即又給予新的期望,一定要接近下跌10%的位置時再賣,這樣就可以稍微賺一點。但下跌中的反彈總是曇花一現,稍縱即逝,結果左等右等,下跌30%、40%……以至喪失了及早止損的良機。到底部時再談止損又有何意義呢?於是,只好深套著跟著股票苦煞,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不知何處是盡頭。如果投資者所持的股票還能成為下一階段的熱點的話,也許他們還有解套的機會,但經驗告訴我們,這種機率並不大,一隻股票經過一輪炒作後要用相當的時間進行恢復,而很多股票是一跌再不復返,在底部一躺就是三五年。甚至可能淪為死亡板塊。

在股市中總有賠的時候,如果及時止損,雖然賠點小錢,卻能保住資本不被進一步吞噬,到底部時還可換籌,賺回更多數目的股票。因此對股價下跌一定要有個容忍的限度;如果缺乏了斷的魄力,想入非非,只能導致越賠越多。

如果止損失誤怎麼辦?這也是正常的,發現錯誤就及時糾正,立刻反手將股票補回就是了。股票沒有永遠正確的贏家,只有及時糾正錯誤的嬴家。

止損是永不失敗的前提,止損是“留得青山”的基礎,止損是炒股獲勝的至高技巧!

炒股高手,風險意識很強,一定也是個止損的高手。

投資者在買入股票後,要設立一個止損點位,當股價跌到某個價位(一般以5%~10%為限,也可自定一個容忍的限度),即果斷止損。對此,很多投資者,尤其是新入市的投資者不甚理解,他們認為自己買股票就是為了賺錢,不賺錢如何賣得。其實,止損是炒股高手在股市中總結出的最沉重的教訓和經驗。設立止損價位,看似機械呆板,但它可以排除投資者不正常的幻想心理。薩姆·漢彌爾頓創立了10%止盈、止損操作法,即贏10%即拋出,跌10%即止損,由窮漢變成了富翁,其經驗是可以借鑑的。

止損的最佳位置當然是頂部出現上影線的大陰線,這種陰線一旦出現應立刻止損。如果股價不跌,反而帶量創新高,可將股票補回。

股價在下降途中,也要及早止損,越早越好。

股價若在平臺盤整後,跌破支撐位向下,也應果斷止損。如果股價先跌後升,並帶量,這很可能是莊家的欲擒故縱之術,這說明止損是錯誤的,應果斷將籌碼追回。

很多朋友炒股虧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不會看盤,把握不好大盤趨勢,想學習方法炒股的朋友,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茗股堂(zm666557),必定會讓您的股票操作的更好!精準把握主力資金的動向 ,解決你的選股,提高買賣點的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