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是如何让周勃交出丞相位的?

赵信义


周勃这个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厚重少文”,但个人倒是不这么认为。汉高祖刘邦临终前能够将接替樊哙的任务交给他,可见对他是非常信任的。汉高祖为什么要杀樊哙?主要就是怕他手握重兵,日后帮吕后站台。那么,汉高祖为什么不担心周勃呢?显然正是因为周勃“厚重少文”,看起来是个老实人!可事实如何呢?周勃和陈平一起选择了拖,并没有当场杀了樊哙,仅仅是由陈平将樊哙押回长安而已。陈平、樊哙一行还没到长安,汉高祖却已经死得挺挺的了,周勃、陈平也因为保全了樊哙的性命而免遭吕后清洗。此事是出于陈平的谋划不假,可周勃完全可以选择不从啊,他俩可都是口衔着皇命的!但是周勃从了,而且配合陈平演完了整场戏!可见,周勃这个人内心还是非常精明的,“厚重少文”只不过是一层保护色而已。



除此之外,在“剿灭诸吕”的军事政变发生前,吕氏子弟将部分兵权交给周勃也从另一个侧面应证了这一点。史载是周勃扣押了吕禄死党郦寄的父亲,逼迫郦寄劝说吕禄将部分兵权交给了自己。细想想,兵权可不是一盘菜,就凭死党几句话吕禄就心甘情愿交了?显然太儿戏了!说到底,还是周勃的“厚重少文”以及在吕后掌权期间的长期缄默给吕氏子弟造成了错觉,认为周勃对他们构不成威胁。可恰恰是交到周勃手中的这部分兵权最后直接要了吕氏家族全族的性命!由此足可见周勃是“扮猪吃老虎”的高手,不是吗?



“剿灭诸吕”政变发生之后,因为开国功臣集团、刘姓宗室其他小宗与齐藩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导致齐藩最终不得不妥协、放弃了对皇位的诉求,汉文帝刘恒则捡漏成为了皇帝。而这其中,周勃手中的兵权依然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在成为皇帝之后,汉文帝就隐隐感觉到了危机,不久便通过明升暗降的手段、将周勃升为右丞相,暂时收回了周勃手中的兵权。但是,周勃在军中的人脉还在、影响力还在,汉文帝为了安抚和拉拢周勃,不仅不顾“辈分”(周勃和汉文帝的父亲汉高祖是发小,应该算是汉文帝的叔辈人吧)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周胜之,甚至每每散朝之时都要起立目送周勃离去,绝对可谓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周勃从一个下九流的吹鼓手一步步走向了人生巅峰,连皇帝都要巴结、讨好自己,似乎也有些飘飘然了,居然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一切。



随着地位的逐渐巩固,汉文帝也渐渐容不下周勃了。好在周勃这个人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听的进别人的劝。在他人的提点之下,周勃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主动辞谢了汉文帝的起立目送。但是,这并不能打消汉文帝的戒心和疑心。不久之后,汉文帝便借故发难,准备收拾周勃了,在大庭广众之下问询周勃财政、司法方面的专业问题。周勃就是一个吹鼓手出身的大老粗,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位居右丞相也不过就是汉文帝明升暗降的策略而已,他除了带兵哪里还懂得这些专业问题。结果可想而知,一问三不知……搞得周勃十分尴尬,幸亏陈平解围,最终没有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事后周勃也意识到了汉文帝此举的深意:“你啥也不懂,还当什么丞相?”主动辞去了右丞相之职。汉文帝就坡下驴,立马批复同意了周勃的辞呈,周勃正式退休。



本来事情应该到此结束了,可不久以后,左丞相陈平去世、丞相之位空缺,一个丞相都没了。汉文帝短期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于是把退休在家的周勃重新“返聘”。但汉文帝此举不过就是权宜之计,他压根儿没打算让周勃在相位上待太久!过了一段时间,汉文帝又出幺蛾子了,借口列侯在京封地税收转运费时费力、劳民伤财,下令在京列侯全部回归封地。列侯们过惯了大城市长安花花世界的生活,哪里愿意回自己那些鸟不拉屎的县城封地?一个个怨声载道。这时候汉文帝找来了周勃:“亲家、叔(瞧这辈分,真够乱的),你地位高、面子大,带个头呗!你都动身回封地了,其他人还敢说一个不字吗?”就这样,汉文帝顺理成章解除了周勃的一切职务,让他再次退休,回封地绛邑养老。



自此,周勃看似软着陆了,可事情远没有结束!周勃回归封地之后心里依然七上八下,整日担心汉文帝会秋后算账,甚至连会见朝廷巡视列侯封地的使者时都身着铠甲、带着卫士,生怕遭遇不测。而这,最终成了汉文帝拿下周勃的“理由”。不久之后,在汉文帝的默许或示意之下,有人以此告发周勃谋逆。汉文帝顺势将周勃下狱,交廷尉议罪。周勃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花重金收买了看管自己的牢头儿,在狱中日子过得那是相当舒服!牢头儿不仅好吃好喝伺候着周勃,还给他支招儿,让他请自己的儿媳、汉文帝的女儿出面。周勃则走得更远,一面请儿媳出面找汉文帝求情,一面又以重金贿赂汉文帝的娘舅薄昭,请他出面搬出了汉文帝的老妈薄太后给汉文帝施压。最终,在薄太后出面干预下,周勃得以全身而退,并被恢复了绛侯爵位,回封地养老。此后,周勃闭门谢客,彻底不问世事,当起了名副其实的“退休老头儿”!汉文帝也乐得周勃如此,便渐渐放松了戒心,周勃因而得以善终。可见,周勃虽然“厚重少文”,看起来是个老实人,实际上他的心眼儿恐怕并不比陈平少多少!不是吗?



顺带说一句,周勃虽然全身而退了,却连累汉文帝的娘舅薄昭遭到了记恨。动不动搬出自己老妈来给自己施压、掣肘皇权,加之又是首席外戚,在陈平去世、周勃退休之后,薄昭成为了汉文帝唯一的“对手”!后来,薄昭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杀了汉文帝的使者,正好给了汉文帝诛杀薄昭的口实。这时侯汉文帝又摆起了高姿态,什么不忍心杀舅云云,派人劝薄昭自尽。可薄昭就是不自杀!最后汉文帝索性派人披麻戴孝到薄昭门前活哭丧。薄昭见外甥铁了心要自己的命,不得已只能引剑自刎……这就是所谓“仁君”汉文帝的所作所为!周勃是把他推上皇位的主力军,薄昭不仅是他亲娘舅,而且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帮他前往长安打前站、试探虚实。可是,面对至高无上的权力,恩人又如何?亲娘舅又如何呢?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汉文帝刘恒是让周勃交出丞相位的,主要分两次:

第一次:周勃功高震主。

周勃一开始还不知道皇帝已经盯上他,不知道皇帝想给他点教训。于是,有一天,皇帝把周勃叫到身边问“你是咱们大汉朝的丞相,那你知道现在,咱们全国的钱粮究竟有多少吗?”丞相有些懵了,他没想到皇帝会问他这种问题,他支支吾吾地说“请皇上恕罪,微臣并不知晓。”皇帝表现地十分惊讶,“什么,你竟然不知道?”于是皇帝又问,“那你知道咱们去年一共审理了多少犯人吗?”这个时候的丞相,恨不得快点找个地缝钻进去,因为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

后来,出了皇宫后,右丞相周勃一直在想为什么皇帝会问他这个问题。终于,他知道了,这个皇帝是想拿自己开刀啊。所以,第二天,他立刻就辞去了右丞相的职位。

第二次:皇帝是真的很想拿他做靶子。

但是,没过几年,他后面的那个右丞相就离世了。那个丞相离世之后,皇帝又任命他为右丞相。这时,周勃深知,皇帝是真的很想拿他做靶子,给别的那些不尊重皇帝的官员们看看,不尊重他的下场。


周勃率领群臣在朝堂之上攻击贾谊。不但不知退还又在朝堂上拉帮结派,想上天还是怎么着啊。既然周勃凡事都喜欢当出头的,那这次也就你来出头吧。刘恒找了个时间叫来了周勃,对周勃说:“先前我曾下过诏命,命令列侯回到自己的封国,可有的人还赖着不回去。丞相你可是我尊崇的大臣,就请您做个表率,带着诸侯们回到各自的封国去吧。”

周勃听完简直憋屈死了,我才刚回到丞相位置待了一年,皇帝你怎么又要赶我走。没办法,皇帝的话都说成这样了。现在还是没撕破脸,等到撕破脸恐怕连这条老命都悬。于是周勃只好无奈的卸任回到自己的封邑去了。

周勃回到封地后,在家里也经常披甲持戟,还令家人们也都如此。由此入狱。


文行远方


汉文帝刘恒在多方势力角逐下,坐上了龙椅。

势单力薄的他,深知这些元老勋臣的力量,因此,他在布置亲信逐步掌权的同时,也在慢慢削弱勋贵势力。对于“安刘者,勃也”的周勃,他是礼遇之,刁难之,放逐之。


一、外示礼遇,内施压力。

刘恒对周勃,开始摆出的姿态是十分尊重的,甚至超出了一般的君臣界限。每次周勃向这位君王辞行,文帝必起立恭送,目注其走远。

周勃初时坦然受之,后有那乖觉人告诉他:皇上这般,臣子当为惶恐……

于是周勃感觉到了一些压力,不敢再像从前那般大剌剌了。

这个乖觉人是谁?不外乎体圣意者。


二、考问业务,让其知难。

《史记.陈丞相世家》载: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文帝和周、陈一番对答,让周勃知难而退。


三、借故拿问,让其退守。

陈平死后,左右无相。文帝又把周勃请出来装门面。

过不多久,文帝又出招了:前向为免黎庶转运辛苦,朕特命各位侯爷回自己封地去,现在大家都不动,爱卿德高望重,带个头吧。

周勃无法,戴个高帽子回绛邑了。

回去后,心里有点不安稳,总觉得有人来算计自己,于是经常把战甲穿起,又吩咐家人武装巡逻。这下被人拿去作文章,说他预备谋反。

周勃被下狱,于是多方求情,厚给狱吏,狱吏帮助他,让他以儿媳、文帝女的名义证明自己清白,又给文帝舅舅薄昭许多钱财,让其说情。


多方努力下,周勃得以出狱。经此一番折腾,周勃胆儿也小了,安安静静、老老实实回绛邑养老了。


钱多多读文史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是一位备受冷落的后宫妃子,所以汉文帝也没有得到父亲刘邦的青睐,8岁的刘恒被父亲封为代王,代国贫瘠荒芜,且远在北方,与匈奴接壤。

吕后去世后,掌权的诸吕准备叛乱,又害怕大臣灌婴、周勃等,没敢贸然行动。吕禄的女婿刘章,得知吕氏的阴谋,就暗中派人告知其兄齐王刘襄,于是,齐王命驷钧为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征发齐国的全部兵士。

  周勃用计夺取了吕禄手中北军军权,军中将士全都拥护刘氏,周勃就这样取得了北军的指挥权。但是,还有南军未被控制。丞相陈平召来刘章辅助周勃。

周勃派刘章带一千多士兵进宫,以保护皇上为名,杀相国吕产,斩长乐卫尉吕更始。周勃得知吕产死后,立刻诛杀诸吕。

诸吕之乱平叛后,年纪为长,为人宽厚的代王被群臣拥立为帝。

  代王从遥远的代国赶到渭桥,群臣跪拜进见,俯首称臣。周勃跪下,呈上天子所专用的玺和符。

  因平叛诸吕有功,文帝分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右丞相。

  周勃受到封赏十分得意;文帝对他以礼相待,很为恭敬,经常目送他退朝。担任郎中的袁盎谏阻文帝说:“诸吕骄横谋反,大臣们合作将吕氏诛灭。现在,右丞相好像已有对人主骄矜的神色,陛下却对他一再谦让;有失君臣之礼。”以后朝会时,文帝越来越庄重威严,周勃也就越来越敬畏文帝。

  文帝朝会时,问右丞相周勃说:“全国一年内判决多少案件?”周勃说不知道;文帝又问:“一年内全国钱谷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说不知道;紧张和惭愧之下,周勃汗流浃背。

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有专门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员。”文帝问:“由谁主管?”陈平回答:“陛下如果要了解诉讼刑案,应该问廷尉;如果要了解钱谷收支,应该问治粟内史。”文帝说:“假若各事都有主管官吏,那么你是负责什么事情的呢?”陈平说:“陛下由于不知道我的平庸低能,任命我为宰相。宰相的职责,对上辅佐天子,理通阴阳,顺应四季变化;对下使万物各得其所;对外安抚四夷和诸侯,对内使百姓归附,使卿大夫各自得到能发挥其专长的职务。”文帝这才赞好。

右丞相周勃极为惭愧,退朝之后责备陈平说:“就是您平素不教我如何回答!”陈平笑着说:“您身为宰相,却不知宰相的职责是什么吗?况且,如果陛下问长安城中有多少盗贼,您能勉强回答吗?”由此,周勃自知能力比陈平差得很远。

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劝周勃说:“您诛灭吕氏,扶立代王为帝,威名震动天下。现在您接受朝廷厚赏,担任职位尊崇的右相,时间一长,将要大祸临头了。”周勃也为自己担忧,就自称有病,请求辞去丞相职务,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秋季,文帝罢免了右丞相周勃,丞相陈平一人担任。

  公元前178年,十一月,陈平去世,周勃再次出任丞相。

  公元前177年,文帝下诏说:“先前诏令列侯回各自的封地,有的人辞别而未成行。丞相是朕所倚重的人,应为朕率领列侯返回各自封地!”十二月,文帝免去周勃的丞相职务,命令他前往封地。文帝任命太尉灌婴为丞相;罢废太尉之官,将其职责归属丞相。




秉烛话春秋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统治者,他更喜欢的是懂得失、知进退的功臣,而不是代替他行使权力的权臣。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之中,偏偏很多功臣因为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而从功臣转变了为权臣,周勃恰恰就在其列。

知进退的陈平、飘飘然的周勃

经历了汉初汉高祖的统治、惠帝的传承、吕后的专制,二十余年过去了,能坚持下来,仍旧屹立不倒的开国功臣就只剩下陈平和周勃了。

陈平自知自己的功劳没有周勃高,所以主动让出了右丞相的位置,而屈居左丞相,汉文帝自然喜欢这低调做事的人,顺水推舟地安排陈平做了左丞相,并加封邑三千户。

然而,在平灭诸吕的战斗中,周勃功劳堪称NO1,所以论功行赏的时候,周勃受封赏也是最多的。不但坐上了右丞相的位置,而且封邑也加到了万户之多,甚至没过多久,汉文帝还把自己的二女儿降给了周勃的儿子周胜之,真可谓大汉朝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

曾经的吹鼓手、如今的大丞相,又对皇帝又拥立之功,一时之间,周勃都不知道哪是北了,每次下朝之后,周勃都骄横得似乎不把汉文帝放在眼里,而汉文帝却很把周勃放在眼里,每次下朝时,都要对周勃行注目礼,直到周勃离去为止。

周勃第一次失去相位

周勃此种表现,刚刚站稳脚跟的汉文帝是不会主动去说的,但是,总还是有人会说的。所以,一方面,有人不断地向汉文帝“提醒”,皇帝对周勃的“注目礼”过于重了;而另一方面,也有人向周勃“提醒”,莫要功高盖主、引火烧身。自此以后,汉文帝不再对周勃行“注目礼”,而周勃却开始变得胆颤心惊起来,却又不知如何是好。

终于,一个契机给了周勃释放的机会。

有一次,汉文帝问身为右丞相的周勃:“全天下一年之中有多少起案子?”周勃一脸懵地答不出来,汉文帝接着又问他全天下一年产出有多少钱、多少粮,周勃仍然一脸问号。可当汉文帝问左丞相陈平的时候,陈平回答倒是很敞亮,“陛下要问有多少起案子,这个应该问廷尉,至于多少钱粮,则应该问治粟内史。我们做丞相的,怎么可能样样琐事都知道呢,我们丞相的任务可是辅佐您皇帝陛下外攘诸侯、内附百姓,让诸官能够各司其职。”

周勃一方面佩服陈平,另外一方面也知道自己该放手了,于是向汉文帝称病请辞了。汉文帝自然也早有此意,当即就答应了。低调的陈平反而成为了独相。

周勃二次为相、失相

陈平自己一个人做丞相日子并没有持续几个月,就结束了,因为陈平去世了。而汉文帝一时之间并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所以就又把周勃提到了丞相的位置。可是,汉文帝对于这个开国功臣做丞相,总是觉得有点不放心,而一年多以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

西汉初年,凡是获侯的,不管是关内侯还是列侯,只要没有外放的官职,都是在京城长安及其周边陵县居住的。然而,他们的封地却很多都在关东(函谷关以东),所以每年收粮食的时候,就能看到无数的车辆从各诸侯的封地向长安汇聚。

汉文帝一则考虑这样长途运送过于浪费,再则这些封地也缺乏管理,便下令,所有列侯,除在长安有官职的,一律去自己的封地去,甚至包括汉文帝的女儿,馆陶长公主刘嫖,因为她嫁给了堂邑侯陈午,所以也要去堂邑侯国,那个仅仅有一千八百户的封邑。


鉴于列侯们的抵触情况,再加上周勃的特殊身份,于是汉文帝下令,丞相周勃带头打个样儿,率先带着一家老小去封地绛邑去,当然也有他的儿子周胜之和儿媳绛邑公主。

就这样,周勃又一次地失去了他的丞相之位。

周勃最后的归宿

回到绛邑的周勃,深知汉文帝此举的用意,他的心里也十分恐惧,担心汉文帝秋后算账,真的派人来抓他。吓得他经常披头盔甲,见郡守也要命手下拿着兵器。这样反而给了其他人举报他的机会,以至于没过多久,周勃就真的被抓进监狱了。

后来,还是靠着绛邑公主作证,加上向汉文帝的舅舅薄昭送礼打通了薄太后的关系,才顺利出狱。

周勃在绛邑平稳地度过了自己人生最后几年,公元前169年,绛侯周勃去世。


水一白聊历史


周勃的丞相之位被剥夺,是有一个交互的过程,而在中间取得“推波助澜”作用的不是汉文帝,也不是周勃。

而是陈平的无意和袁盎的忠谏。

汉文帝在历史中的评价极高,他奠定大汉帝国首个盛世“文景之治”的基础,他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知人善任,为汉武帝反攻危害中原数百年的匈奴积蓄了优渥的物资基础和政治环境。

周勃和大汉帝国的建立者刘邦一样出身低微,仅是个在农闲时为他人婚丧嫁娶提供音乐背景的吹鼓手,得益于秦朝的制度,懂武艺,会射箭。后一路追随刘邦四处征战,功劳颇多,被封为绛侯,官至太尉。

周勃与汉文帝刘恒的交往,交互,发生在平定“诸吕”之后。

在平定之前,周勃曾受到质疑。吕后称制时,大封诸吕为王,有违刘邦定下的“白马之盟”,周勃陈平心平气和且胸有成竹的说,

”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

周勃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做,无愧刘邦对他的评价,“厚重”。

吕后驾崩前,吕氏子弟在吕后的刻意安排之下,以吕产和吕王吕禄为首分别占据了拱卫长安的南北两军及掌控朝政的相国,吕氏女子都充为各王各重臣的配偶,有一举颠覆大汉的趋势。

吕后驾崩后,吕氏子弟为了维持权位的举动与已经被排挤至边缘的刘氏王(以刘邦亲子为主)及建国功勋(以周勃陈平为首)之间的矛盾爆发。

周勃在吕禄刚离去的情况下,只身进入军营,以维护大汉王朝的赤诚和精炼的演说赢得了士卒“左坦”的拥护,一番激战之后,将吕氏一门连根拔起,稳定了大汉的朝局。

事后,以周勃陈平为首的众朝臣经过仔细细微的商议,推选了代王刘恒为帝,而非功劳硕大的齐王刘肥的三子。

刘恒即位后,周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汉文帝对这位功勋元老颇为优待,周勃上朝,汉文帝起身迎接,周勃下朝,汉文帝起身送出。

汉文帝犹嫌不足,还将宠爱的公主下嫁与周勃之子。

周勃的声望地位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周勃由于“少文”,对待汉文帝这种极似于“捧杀”的做法,没有表示出应有的谦让之意,心里上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更倾向于心安理得和理所应当。

袁盎,出于臣子的本分“好心提醒”汉文帝,这种“迎来送往”的恭敬和周勃的“坦然处之”,有失皇家威仪。

谨慎细致的汉文帝嘴上没有表现出什么,心里却生出波澜。

之后不久,汉文帝这种起身迎送的方式在刻意且无声的停止后,“少文”的周勃也感受到了这个一反常态,立刻意识到汉文帝并非是以往声名不显碌碌无为的代王,在言行举止上以最大能力恢复以往正常的水准,恭顺有礼。

最终让周勃认识到真实的自己,源自于一问一答。

帝(汉文帝)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又问:“一岁钱谷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惶愧,汗出沾背。上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此时距汉文帝继承大统才仅仅一年。周勃自请离位,以待贤明。

(周)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

汉文帝并未就此置之不理,而是觉得周勃虽能力有限,但忠心耿耿,功劳甚大。如果仅因此事一概否定,与情理皆不合,也给自己贴上一张刻薄寡恩的标签,仅是免去了周勃的相位。他的太尉职位并未就此失去。(下文有汉文帝诏书印证)

职位的调整,由高到低表现在外,一目了然。

周勃的威望及能力遭到了猛烈打击。

然而,一年之后(公元前178年),陈平病亡。汉文帝再次提拔周勃为相。

而相继两件事的出现,则使得汉文帝的耐心及疑虑逐渐升高。

第一,出于对吕后这种外戚的惧怕,周勃将手伸到了汉文帝的家事之中,越权请人管教窦长君、窦少君两兄弟,使得汉文帝怀疑起周勃的用心,存有更好的掌控汉文帝的嫌疑。

第二,贾谊的上书。贾谊的第一次上书主要谈论的是有关农民、土地和粮食与国家的相互关系。出身于微末底层的周勃,高居相位之后,对此等事关国家安危与长远的大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与汉文帝的治国理念相背。

综上所述,周勃的忠心过于霸道,加上才能的欠缺,使得有明君之称的汉文帝无所适从。

汉文帝因此于年底,下诏。

命各官员归于各藩国,周勃被点名。

次月,周勃被免,赏五千金,就国。

周勃曾经长久担任的太尉一职,在灌婴接任丞相之后,一并取缔。

(汉文帝)诏曰:“前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周勃),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十二月,免丞相勃,遣就国。乙亥,以太尉灌婴为丞相;罢太尉官,属丞相。

周勃跌宕的人生,并未就此打住。

如同以往的功臣一般,不是被猜疑,就是猜疑。

活在自己依据蛛丝马迹形成的一道说服自己的理论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终于,被人告发,以谋反的罪名,锒铛入狱。


唐代丹药


周勃,沛郡丰县(今江苏丰县)人。西汉时期开国将领、宰相,名将周亚夫之父。弓马娴熟,孔武有力。秦二世元年,随刘邦起兵反秦,封为威武侯。据史书记载,汉高帝刘邦在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告诉吕后:“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周勃没啥文化,只是个行军打仗的粗人。但他有一个好处,就是质朴刚直,敦厚稳重,这便是刘邦最欣赏他的地方。

两度拜相


吕后死后,周勃联合陈平夺取吕禄军权,诛杀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即位。

汉文帝即位,任命周勃为右丞相,其实也是夺其军权不让他领兵。过了一个多月,有人劝说周勃:“您已经诛灭了诸吕,拥立代王为皇帝,威震天下,而您得到了厚赏,居处尊位,已经很受宠信了,时间长了,灾祸要降临您的身上了。”周勃恐惧,也深感自己不是做丞相的材料,就向皇上辞职,请求归还相印。皇上同意他的请求。过了一年多,丞相陈平去世,汉文帝又任命周勃为丞相。刚刚继位的汉文帝还能够感激周勃的恩情,时间一长汉文帝就开始畏惧周勃的权利太大,担心周勃威胁自己的位置。

免去丞相

十个多月后,汉文帝说:“前日我诏令列侯,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国去,有的人还没有动身,丞相您是我所器重的人,您率先到封国去吧。”周勃于是被免去丞相职务,前往封国。

晚年结局

回到封地一年多,每当郡守、郡尉巡行各县到达绛县,周勃想起韩信等开国功臣遭遇,也害怕自己功高盖主遭皇上猜忌被诛,经常身披铠甲,命令家人手持兵器来见郡守、郡尉。此后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谋反,皇上就把这件事交给廷尉。廷尉又把此事交给长安处理,于是捕捉周勃治罪。

周勃恐惧,不知怎样答辩。周勃拿千金送给狱吏,狱吏就在牍板背面写上字示意他说:“请公主作证。”公主,是汉文帝的女儿,周勃的长子周胜之娶公主为妻,所以狱吏教周勃引用公主作证。

周勃把增封受赐的财物都给了薄昭。等到周勃案件紧急关头,薄昭替他向薄太后进言,太后也认为周勃没有谋反的事。文帝临朝时,薄太后说:“周勃身挂皇帝赐给的印玺,在北军率领军队,不在那时谋反,如今身居一个小县,反倒要谋反吗! ”汉文帝已经看到周勃在狱里的供辞,于是向薄太后谢罪说:“狱吏刚才查清楚了,马上放他出狱。”于是派使臣手持符节释放周勃,恢复他的爵位和封邑。周勃又回到封国。于孝文帝十一年去世,谥号为武侯。

自古功高盖主,兔死狗烹。伴君如伴虎!周勃的遭遇是封建王朝中功臣常有的事,幸亏汉文帝的母亲深明大义,不然周勃肯定会死在监狱里面。


W龙的传人


我是人者仁义也,略懂中国史。

汉文帝再来到长安的第一天晚上就解除了周勃的兵权,据《史记》记载:汉文帝在进入长安的第一天白天接受帝位,晚上就派自己在封国的中尉宋昌接手长安城的南北二军,自己在封国的郎中令张武为皇城的郎中令接手宫中防务。也就说汉文帝已经快速把控住长安城的军力和宫中防卫 ,以确定自己的安全。

同时汉文帝为了稳住民心,大赦天下。过了一段时间,汉文帝把周勃荣升为右丞相,官居第一,相当于明升暗降 ,另一个掌握兵权的大将军灌婴封为太尉。同时凡是在诸吕之乱中诛杀吕氏有功的人都得到了封赏,周勃加增食邑到万户,赐钱金五千斤。丞相陈平和灌婴邑各自增加食邑三千户,赏钱金二千斤。硃虚侯刘章、襄平侯刘通、东牟侯刘兴居每个人的食邑为二千户,赏钱金千斤。典客刘揭在诸吕之乱中有功,被封为阳信侯,赐钱金千金。这些功臣都得到了回报,最为重要的是大家也没有专权之心,当年联合起来诛杀吕氏集团,也是为了各自保卫自己的利益。如今有了封赏,也就很满足了。

而且周勃不是野心很大的人,当时就有人劝谏周勃说:“君侯功盖天下,诛杀诸吕,立代王(汉文帝继位前受封代王)为帝,如今位居高位,受到赏赐厚重,时间长了,会受到危害。”周勃听从了,于是辞去相位,后来陈平去世,周勃被汉文帝又封为丞相,但是当了十个月,就被免除相位回到封国。周勃为列侯,汉朝第一级的爵位,列侯在汉初是拥有自己的封国的。

但是周勃回到封国后,害怕汉文帝抓自己,于是让家仆穿上甲胄护卫自己,结果有人看见了,于是上书汉文帝周勃要造反。不过这里猜测是汉文帝安排的人监视周勃。否则怎么可能汉文帝就知道周勃家里的情况。汉文帝派人把周勃给抓了,关在监狱里。最后是周勃花钱买通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同时让自己的儿媳妇也就是汉文帝的女儿帮忙,两个人一起去劝说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最后薄太后出面说情,汉文帝才把周勃放回了封国,最后周勃才得以安享晚年去世。


人者仁义也


我是历史悠悠,我来回答这样问题。

汉文帝刘恒并没有动口让周勃交出丞相位,是周勃自觉无法胜任而告退。

一、周勃如何成为丞相?

在讨论周勃告退之前,还是要来看看他是如何当上丞相的。

周勃是刘邦的老乡,自刘邦起事,就一直追随于他。因其自幼习武,弓马娴熟,一路来战功颇多,天下统一后,又跟着刘邦平定叛乱的诸侯,深受刘邦器重而被封为绛侯。

刘邦过世后,吕氏把控朝政,吕后死后,周勃和陈平两人联手平定诸吕之乱,并邀请汉文帝刘恒来京城即位。

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原以右丞相让勃。”於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

汉文帝即位后,论功行赏,陈平将右丞相之位让于周勃,自己屈于左丞相。陈平让位的理由就是周勃的战功高于自己,这也会周勃的告退埋下伏笔。

二、周勃只懂武功而不善文治

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穀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汉文帝熟悉了国家事务后,早朝时候向周勃询问案件和钱粮事宜,周勃不懂迂回,老实交代不知道。汉文帝转而又问陈平,陈平却答,案件可询问廷尉,钱粮收支可询问治粟内史。汉文帝反问:“那么丞相干什么呢?”陈平回答:“辅佐天子,爱护百姓,让官员各司其职。”汉文帝听了很满意。后来,周勃埋怨陈平为什么不教他,陈平却反问:“你身居相位,还不知道丞相的职责?”周勃才深知自己远不及陈平。

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

这时,有人劝周勃当居安思危,急流勇退。周勃越想越怕,于是主动提出告退。

三、周勃第二次拜相后,匆匆而退

陈平过世,汉文帝再度召回周勃,但是好久不长,汉文帝又以列候都呆在京城不肯就国为由,让周勃带头做个榜样,于是周勃又被免职。

十馀月,上曰:“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乃免相就国。

其实,很明显,周勃被汉文帝召回来,汉文帝是希望周勃能干出一番事业,结果大失所望,周勃确实不是做丞相的料,所以只能找个理由就把周勃打发回去了。

看看周勃回到封地后的表现,也让人大跌眼镜,整天疑神疑鬼,就怕朝廷派人过来将其抓走。他不知道自己是因为不懂文治而被劝退,于是也不思进取,最后差一点屈死在牢狱之中,可悲啊!

结语:

周勃,一介武夫,因武功卓著而被刘邦所重用,后应帮汉室平定诸吕之乱而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但是却因为不懂文治而两度退位,这也充分说明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的重要性。


史海觅踪


一是文帝深知枪杆子才拿得住政权。文帝进京即位的那天起就小心翼翼,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排自己的亲信总管护卫皇帝的身命安全,对刘姓王和非刘姓王的军权进行了适当控制,军权集中在中央。

二是对朝中有功老臣实施“恩威并重”。周勃是几朝元老,高帝后灭吕氏一族立下了汉马功劳,文帝即位后,周勃有些居功至伟,而文帝并不计较,相反还该奖励的奖励,但同时,用不经意的动作和眼神告诉周勃自己的不满,让周勃感受到来自于文帝的压力,最后自动交出丞相之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