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市“三联单”督办法整治整改见实效

黑龙江经济网讯(许崴 记者 马朝林)为做好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后半篇”文章,漠河市启动了“初心暖冬”专项行动,探索了以“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评价清单”为内容的“整改三联单”督办法,倒逼工作责任,提高整改实效。截止目前,全市处级班子梳理问题201个,整改完成67个;专项整治问题70个,整改完成24个;处级领导干部梳理问题545个,整改完成137个。

聚焦“三最”,找准“问题清单”

“最急”问题限时改。针对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急切的问题,定靶定向,立行立改。北极村路灯熄灯早、景区班车少、农村如厕难、居民饮水质量差、老楼房室温不达标等群众最急问题全部销号。其中,漠河开展“百日攻坚”实施“暖屋工程”的信息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简报第69期刊发。

“最忧”问题用心改。针对看病难、就业难、人才引进难、殡葬改革难等百姓的忧心事,市政府投资118万元,新建医院信息系统,购置4台透析机,挂号时间长、收费形式单一、就医条件差等问题得到解决。弥补人才短缺短板,拿出99个事业单位岗位进行公开考录。在招录83名公务员基础上,又拿出18个岗位,招录边境地区急需紧缺人才。针对百姓反映丧葬成本高的问题,对民营性质的殡葬行业进行改革,目前已委托第三方进行资产评估。

“最盼”问题跟踪改。全市处级干部以普通办事人员身份深入窗口单位“走流程”,发现办事难、办事烦、办理慢的问题56个,现场解决13个。目前,行政服务中心入驻政务服务事项745项,入驻率达90%以上,“一网通办”提前达到70%,“一章通办”率达50%。

抓实“三专”,厘清“责任清单”

工作专班推进。把整治整改任务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委书记带头挂帅,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召开3次整改整治推进会,举办3期业务培训班。针对北极村烂尾楼等历史遗留难题,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的推进组,明确18个责任部门,梳理出11个烂尾项目,专人专班、挂图作战,目前,立体球幕影院项目已与旅投集团洽谈合作,由旅投集团接手运营。

电视专栏督办。开设主题教育“整改进行时”电视专栏。31家直属党组织书记通过电视访谈的形式,对本单位整改台账落实情况进行电视公告,接受群众监督。基层查摆问题430个,整改完成307个;党员干部查摆问题4897个,整改完成3566个。

专项行动整改。启动“初心暖冬”专项行动。把上级点、自己找、群众提的问题,按轻重缓急立行立改。针对省委巡回指导组反馈的北极星广场规划品位不高、亮化不到位以及国际会议中心东侧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责成一名市委常委亲自督办、立行立改。在国际会议中心周边制作了宣传边境党建、北极文化和特色旅游的主题景观墙,设计了习语长廊,凸显边境旅游符号;对北极星广场进行全面升级,建设大型“北”字碑,突出以泼水成冰为核心的冰雪文化品牌,融入滑冰、滑雪等运动雕塑,从细节上提升旅游城市品位。

定标“三好”,做实“评价清单”

人居环境越来越好。推进古城村整村搬迁,投资1000万元建设供热、供水等配套设施,改善百姓居住环境。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水冲式厕所279座、改造旱厕64座,如厕小问题得到大改善。针对部分街区脏乱差的问题,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新硬化街巷道路215条17189延长米,增设路灯227盏,百姓出行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信访反馈越来越好。通过主题教育征求意见和实际调研,梳理出信访积案11件,采取班子成员包保到人,跟踪推进的方式,彻底解决了一批十年以上久拖未决的信访案件。截至目前,全市未发生进京到非指定场所信访和大规模群访案件。国家、省、地信访局交办督办的重点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达100%,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在90%以上。

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发挥党建引领管护区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增加职工收入。打造“农村沿江经济带”,发展以二十五站、大河西村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村;黑山村依托220栋蔬菜大棚,户均增收8万元;北极村、北红村发展特色旅游,家庭宾馆、旅饭店年均收入23.8万元。截止第三季度,全市城镇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1553元和11582元,同比分别增长6.3%和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