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卸任引发的争论:你以为你争论的是观点,错!是情绪

本来想休息一天,结果发现一个很有价值的题材。值得探讨。

事情始发于我的一个读者今天早晨和我在后台的私信对话。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这位读者算是我比较熟悉的读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频繁的出现在评论区或者点赞区。从她以往的发言来看,我对她的印象是:曾经在原生家庭受过较大的创伤,思维略偏激。除此之外,我们并没有过多的交流。

今天早晨,因为马云退休的事,我一连转发了几条关于马云的微头条或者新闻,并且附上了我对马云粑粑一贯的敬仰。她先是在评论区回复了我,然后又在后台的私信区给我留言。

我们的对话非常有代表性,而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写几篇文章。先附上部分聊天记录。以下读者简称A。

A:其实马云是国外资本选择的在中国的代言人,跟民国时期的买办一样的角色。 与其说他厉害,还不如说恰逢其时,他被选中了。 他当然有他厉害的地方,但是崇拜就不必了,他不值得。他为什么要退休,因为我们,要把tb收回来,把阿里收回来,真正成为我们的阿里

我:我崇拜马云,是因为我觉得马云是一个真正有情怀,有理想,有英雄主义的人,他的成功只是一个副产品,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偶然和幸运因素

A:英雄主义?在看了我的解释后你仍然这么想吗?你对英雄主义有什么误解吧!

我:你可以保留你的观点,但是你也没有必要把你的观点强加给我。

A:你的说法理论上很对,很正确。 但是,我有一个疑问,难道我眼看着一个人吃屎,也不应该告诉他,让他继续吃吗?

我:你看见一个人在吃屎,那是在你的世界里看到的事实,但是你怎么知道你看到的一定是真实的呢?也许你眼花了呢。好,即便你看到的是事实,那个确实是屎,那么那个人有没有选择吃屎的权利呢?你可以选择告诉他,但是你没有办法强迫他停止吃屎,因为吃屎是他的选择。

A:好的,那让她自由地继续吃吧。

对话暂告一段落。后面还有一部分,我准备放在下一篇文章写。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就我和这位读者的对话为切入点,谈一谈关于在沟通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情绪"的相关话题。

在人际沟通中,我们常常被情绪左右,使沟通偏离原有的初心和目标,这种情绪,有时候容易觉察,但大多数时候不容易觉察,因为它常常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并以"自动化"的方式对我们施加着影响

——换句话说,可能我们还没来得及觉察自己到底有什么情绪,进一步的沟通已经在进行了。所以,沟通中的情绪是一个重要,却常被忽略的问题。

情绪这么重要,以至于关于沟通会有经典的三七定律(在沟通中,真正对沟通结果产生影响的,70%来自情绪,只有30%来自内容)。那么问题来了,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呢?它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马云卸任引发的争论:你以为你争论的是观点,错!是情绪

① 情绪来源的表层原因:误读和曲解

沟通,可以简单理解为以下四个步骤:①甲的初心,也就是甲真正想表达的意思②甲的表达。甲根据自己的初心用语言或其他肢体动作表达出来,其表达的对象是和ta交流的乙。③乙接收到甲的表达,根据自己当时的感受和过去固有的习惯、模式等,对甲的信息作出自己的解读和处理。④乙根据自己的解读和感受,将自己的回馈信号反射给甲。这个回馈,有可能是西瓜,也有可能是手雷。具体是什么,取决于第三步,即乙对甲的解读。

在人际沟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误读和曲解。在以上四个步骤中,最容易引发偏差、误会的,是第①→②和②→③这两个步骤。而所有的沟通,都在这个循环中进行。即甲不断是释放信号,乙不断的接收信号,再反馈信号给甲…..

能够以精准的表达将自己的初心、目的、意思清晰的传达给对方,是一门功力,这涉及对语言的掌控和领悟能力。而能够不带误会和曲解的解读对方,更是一门修行,太多的人因为自己的固有认知和经验以及过往的创伤,不自觉的将以自己的理解投射到对方身上,造成了信息的误读,最终可能偏离初心很远却不自知。

沟通不畅,就势必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首先活在"关系"当中。所以,不解决沟通问题,就难以解决关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极大的制约了自我的发展和成长。

马云卸任引发的争论:你以为你争论的是观点,错!是情绪

② 情绪来源的深层原因:内在关系模式决定着沟通中的反应

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

这句话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我们可以换一种简单的说法:一个人长大后如何和别人相处,基本上源于他小时候怎么和自己的养育者(一般是父母)怎么相处。

所以,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容易对别人说的话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行为模式等等。因为我们的基本模式(情绪反应,行为反应,思维反应等),在很小的时候已经形成了

以我和读者A的对话为例。我在之后的自我觉察中,发现我在交流过程中的情绪来自何处?事实上,来自于她说的那句话:"英雄主义?在看了我的解释后你仍然这么想吗?你对英雄主义有什么误解吧!",在这里,她的这句话在我心里泛起了一个小小的、微妙的涟漪。

所以,这就涉及感受。感受和情绪反应是直接相关的,可以说,我们首先是产生了某些感受,然后才根据我们的固有认知和经验,做出了随后的情绪反应、行为反应

听到这句话,我的感受是什么呢?应该是一种恼火。这种恼火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她的反问句模式。反问句在生活中很容易激发情绪,这是因为反问句中往往暗含了否定,而绝大多数人,都对否定敏感。第二,是因为她这句话里,让我明确的嗅到一股"控制"的味道。而我对控制异常敏感。

说到这,我要插一句题外话。很多人有一个误会,认为学习心理的人"应该"是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所以,学心理的人经常被人怼:"就你这样,还学心理呢?!"事实上,学心理的人,尤其是学的很有感觉的人,恰恰是一些有心理创伤的人。学习本身,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或者说,修炼是没有止境的。成长自己是一个终生命题,而咨询师也好,学习心理的人也罢,都是在这条路上前行的学习者之一,这一点和读者本身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我学的时间长一点,仅此而已。

所以,即使我是学心理的,即使我有心理咨询师的身份,但是我也只是一个修行者。所以,我也和其他有各种各样心理困扰的人一样,有情绪,使用旧模式等等。只是,我更喜欢并善于自省。

之所以插这句话,是因为我本身成长于高评判家庭,即使到了现在,我身上的逆反也还远远没有除根,所以,我对于"控制"的嗅觉,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

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我在随后的回复中,会说:"你可以保留你的观点,但是你也没有必要把你的观点强加给我"这句话了——这正是我对"控制"的拒绝。

从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寻求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进来,想把它变成符合他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换句话说,我在和A的关系中,当感受到A对我的控制(把她的观点强加给我)后,我就会使用我在原生家庭中和我父母的关系模式(对抗控制,勒令对方停止)来回应她。

"被控制"、"被质疑"、"被否定"…这些都是我的感受,随之而来的情绪,就是恼火、对抗。

这就是情绪的来源,它来自于我们过去的经验。

马云卸任引发的争论:你以为你争论的是观点,错!是情绪

③ 观点不同:却常常引发权力之争。

从意识层面,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知道,观点不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因为观点不同而引发矛盾甚至冲突。这是一个很普遍,同时也很有意思的现象。

其实,所谓的权力之争,本质上就是争夺控制权的斗争。而控制,是人的本性

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说:如果一个人拥有很好的自我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那么一般而言,ta就不会特别拘泥于进入权力之争,因为ta自我的掌控感足够充分,就不需要通过控制别人来满足自己缺失的掌控感。

所谓的观点之争,表面上看,是争论谁的观点对,谁的观点错,但之所以将观点之争演变为一场战争,本质上是因为人们经常将"自己的观点"等同于"自我"本身。

相比于虚无缥缈,无法量化的感受,人们更容易依赖于理性思维,依赖于自己的头脑。这就是"将观点等同于自我"的基础。人们经常分不清楚,我的观点,只是"我"的一部分,反而会默认为"我的观点"就是"我",于是潜意识里会滋生一个逻辑:你说我的观点不对,就等于说我不对,而我不能是不对、不好的。所以,我要跟你争论,要"打败"你——也就是你得承认,是你错了。所以,观点之争,就会演化为权力之争。

马云是一个非常有格局的人,抛开他的商业奇迹不说,仅从做人的格局上,我们可以看到马云就是一个自我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充足的人,他在"成功"之前,经历过无数次失败,这个失败,不仅是他创业后的无数次失败,也包括从小到大的失败,例如长得丑(父母却是帅哥美女),从小是校园凌霸的对象,学习成绩非常一般,高考三次等等,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关于马云的文章。一般人经历了这么多失败,往往都会很沮丧。但是马云在沮丧之余,更选择了第101次重新站立。这绝不是一句简单的"乐观"能够概括的。

在他55岁选择卸任的时候,他将公司交给了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张勇。迄今为止,中国极少有民营企业在创始人退休后将公司交给董事会,选聘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接替自己的职位。可以说,马云之所有走到今天,和他充分信任团队成员有直接的关系,这种格局恰恰说明了他在权力问题上,放下了执念。这一点,难能可贵。

只有放下了对"我执"的执念,放下了将我的观点、我的外表、我的名誉、我的金钱等等这些加诸于"小我"身上的外在的执着,不再将自己的价值等同于这些"小我"之上,我们才有可能脱离盲人摸象的误区,将自己的眼界放的更远,而能够换一个角度看待别人与自己的"不同"。

那个时候,无意识的权力之争才会得以停止。

马云卸任引发的争论:你以为你争论的是观点,错!是情绪

④ 如何破解情绪的干扰

在我学习自我内心力量的课程时,我的老师李少成说过一句话:所谓自我内心力量,就是排除外界干扰,达成自己目标的能力。

如果把"有效沟通"当成一个目标的话,那么因潜意识而滋生的情绪,就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干扰。所以,知道了它是怎么产生的,又对我们的沟通产生了怎样的困扰,那么接下来,就要看看如何破除情绪在沟通中的干扰因素了。

我提供几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暂停键。

这是我自己经常使用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摆脱无意识的惯性对我们的控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潜意识意识化",就像荣格所言"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也就被改写"。

而如何将潜意识意识化,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当觉察出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及时按下暂停键。按下暂停键的意思是,让自己从这种有可能引发混乱的"战争"中抽离出来,你可以到另一个空间安静几分钟,可以起身倒一杯水,可以深呼吸,总之,有意识的让自己从"本能"的情绪中暂停。这样做,可以极大的帮助你脱离情绪陷阱,进而走向理性。

第二:"我负责"

在格式塔中,有一个重要的技术,叫做我负责。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也只能为自己负责,只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因为很多人有意无意的逃避着自己的责任。

比如说,在沟通中产生了情绪,我们往往习惯于指向对方:都是因为你说了什么,所以我才这么生气。但事实上,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你的情绪也只能自我负责。

我们要清楚一个事实:对方激惹的不是你,而是你曾经的创伤,换句话说,你是过去带着未修复的创伤,在今天,此时此刻被对方以类似的形式碰到,他并不是罪魁祸首,也没必要为你的情绪负责,你需要为自己负责。

怎么负责?就是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复曾经的创伤,修正不合理认知,完成自我成长。

第三:在"关系"中修行。

亚里士多德说,离群索居者,不是怪兽,便是神灵。而我们,是一个人。我们的人格,在关系中形成,在关系中呈现,并在关系中改变。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将"关系"当做是一个修行的场所,那么我们就会对"沟通"有一个更高层的认识。这个时候,我们再看沟通,也许会脱离将其视为简单的说话这样的层面,当成是我们修行自我人格的地方。

这么说似乎有些玄妙,但其实一点也不。在我们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觉察一下,自己怎么了?当我们看到对方情绪激动时,我们可以问一句:你怎么了?

这句"怎么了?"包含着一种觉知的力量。带着这层觉知,会更容易帮助我们摆脱情绪化的困扰,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再是自己的"被伤害感",而变成了"好奇心",我怎么了?对方怎么了?发生了什么?

像孩子一样探索人格的奥秘,似乎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第四:复盘。

复盘和按暂停键一样,都是比较具体的方法。每一次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波动,在事后可以做一个清晰的复盘,看到自己哪里被触碰,触碰的感觉是什么(一般而言,都是不舒服不愉快的),这种感觉在以前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它让你想起了什么?自己的这在情绪,是否有不合理性?该怎么处理?如果下一次遇到类似场景,怎么办?

当问清楚自己这一系列问题之后,相信我,你的自我成长会非常迅速。当然,如果一开始很困难,那也不必勉强自己,从最简单的觉知开始,觉察即疗愈。有了觉察,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马云卸任引发的争论:你以为你争论的是观点,错!是情绪

写在最后:

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生活在无菌环境中,从小到大从不受到创伤,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些过去的东西可能会对我们造成很多困扰,而我们成年之后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将这些曾经的困扰减轻,解脱

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成长,行将就木内心还是一个不能为自己负责的巨婴,这也是一种选择,是选择之一,但我觉得,这不是最好的选择。

选择成长自己,虽然这个过程艰辛而痛苦,但是得到的喜悦却远远超过痛苦。

做一个为自己负责的人,从做一个为自己情绪负责的人开始。在关系中修行,在沟通中锻炼,最终,完成自我的修复。这也许,是我们生而为人的使命。

我有一个关于"整合"的补充,它来自于我的一个一起学习心理的朋友,这个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拿出来和大家共勉。

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俩交换,我们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俩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我们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如果整合了这些思想,就是成长,会让自己视野更开心,自己更通透。

这个世界上,他人与我们的不同,并不是让我们来否定自己和否定对方的,而是为了整合成为一个更宽广更高级的观点,让我们成为一个宽容、大度、坦然的人。

马云卸任引发的争论:你以为你争论的是观点,错!是情绪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欢迎互动,欢迎点赞,欢迎打赏,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