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這兩所985大學,皆由3所211組成,但實力卻是天差地別

隨著時代的變遷,國內高等教育的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很多高校為了提升自身綜合實力,都開始走規模化發展道路,但是這條路並不是那麼容易走好的,除了清華北大聚集了國內最一流的師資,同時國家每年投入大量的經費,創建世界一流綜合類大學是具備條件的。

而國內多數高校在在走規模化道路是有很大瓶頸的,公立學校發展而言,其自身造血能力差,如果只是靠扶持是很難成為世界一流的,也因此很多高校選擇了合併高校,把能夠加入學科範圍內的學科都變成自己的學科,不斷增強自身的實力。不過在合併過程中,有的高校發展越來越來好,而有的高校卻由於種種原因發展大不如前。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國內這兩所985大學,皆由3所211組成,但實力卻是天差地別!


國內這兩所985大學,皆由3所211組成,但實力卻是天差地別


浙江大學

對於浙江大學,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作為浙江唯一一所985高校,在浙江高校中可謂是一枝獨秀。如今學校在各大排行榜上,浙江大學多次位列全國高校第三名,僅次於清華北大,雖然爭議很大,但是不可否認是的學校發展的確十分迅猛。浙大的前身求是書院創立於1897年,發展至今已經有11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

在2000年的高校合併潮中,浙大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由原浙大,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杭州大學合併而成的“巨無霸”985大學,這幾所學校其實都是從浙大“分出去”的,實力都不可小覷,畢竟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這三所高校是浙江省屬重點大學,並分別通過了“211工程”部門預審,以及重點建設項目立項論證,在學科建設上更是十分突出,這次高校合併可謂是強強聯合,進一步促進了浙大的快速發展。


國內這兩所985大學,皆由3所211組成,但實力卻是天差地別


如今浙江大學,已經成為了“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而且還是九校聯盟(C9)成員之一,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等等,從這些稱號,我們也能看出學校的地位所在。

在學科建設方面,浙江可以說是大方異彩,不論是學科評估中,其A類學科總數量達到39個,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入選的A+數量11個,僅次於清華北大。還是雙一流評估中,學校有18個學科入選國家一流建設學科,居全國高校第三,這樣的成績非常搶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其中,醫學類和農學類的學科,是佔比例最多的,例如臨床醫學專業、農業工程專業、園藝學專業、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植物保護專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等等都是學校的王牌專業,而這些優勢專業都是來自曾經的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不得不說,這三所高校浙大的發展貢獻了不少力量,才讓浙大成為高校中的“翹楚”,每年的高考分數線也是水漲船高,備受高分考生的追捧。


國內這兩所985大學,皆由3所211組成,但實力卻是天差地別


山東大學

相比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和四川大學、吉林大學一起被並稱為“山吉川”,都是國內著名的“巨無霸”高校。學校作為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其主體是1901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按章程辦學的大學,歷史非常悠久。

山大曆經多年的風風雨雨,發展也是十分曲折的,尤其是學校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三校合併組建的新山東大學,學校的規模和綜合實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畢竟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曾經也是211高校,其實力自然也是不在話下的。不過合併後的山東大學在發展上卻大不如意,反而由於校區過多,人員臃腫,效率過低等原因的限制,學校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近年來的排名不斷下滑,影響力不斷減弱。


國內這兩所985大學,皆由3所211組成,但實力卻是天差地別


如今的山東大學,雖然是“211工程”、“985工程”大學,隨著雙一流時代的到來,學校也入選了“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但是相比以前,學校的發展不是很好。在學科建設方面,山東大學有2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有14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學科評估中,山大有8個學科入選A類,其中數學入選A+。而且在雙一流學科方面,山東大學只有兩個學科入選雙一流;

相比很多同級高校而言,山大表現的確很一般,其綜合實力排名也不是很靠前,根據2019校友會大學排名,山東大學和中南大學並列全國20名,在985高校中算是落後的。其實山東大學的實力下降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除了合併高校,導致學校產能過剩,同時學校的地理位置也相對偏僻,其中央校區位於濟南,經濟相對落後,缺乏資金支持意味著山大也在慢慢發展。還有就是學校師資力量的流失等等,也嚴重影響著學校的發展。


國內這兩所985大學,皆由3所211組成,但實力卻是天差地別


總結:以上就是兩所皆由3所211高校組成的985高校介紹,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高校在發展的過程中,開始走綜合化道路,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尤其是近些年的一些大學排行,往往規模越大的高校在排名上更佔優勢,而這些排名也影響到生源,所以高校為了得到優質的生源,在近些年通過擴建和合並等方式,為提升綜合實力,合併實力高校,實現強強聯合,同時在新的領域也能產生新的學科增長點,這也是高校合併的一大優勢。

不過合併高校也是有利有弊,從上面兩所高校的對比中,同樣是合併了3所211高校,但是發展卻是天差地別,一個一躍成為國內高校中的佼佼者,排名更是衝進了全國前五,而一個發展大不如前,實力排名更是下滑嚴重。不得不說改革總是要冒一定風險的,如果我們不能從自身出發,不斷優化資源,很難實現了優勢的互補,促進了學科間的滲透、融合,但是在高校發展的過程中也唯有改革才有生存、有發展,我們不能因為合併有弊病而忽視、否定它的主流的一面。總的來說,高校合併有利有弊,而就高校發展而言可以說是一件好事,尤其是能夠整合高校資源、充分合理利用高校資源,很多高校也是受益頗深的,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合併的弊端,不斷調整學校資源,促進高校內部結構的優化,實現高校的進一步發展。對於以上的觀點,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都看到這裡了就加個關注嘛~~~

(內容來源於網絡,僅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或違規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即予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