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勇,卒代表什麼?

淨隱兒


近些年來,隨著清宮劇的熱播,許多清朝文化與元素逐漸映入大家的眼簾。如果看過有關清朝的影視作品,觀眾可能會發現,有的士兵胸前印的是“兵”字,有的卻是“勇”字。這並非是影視作品的杜撰,實際上清朝的士兵確實有“兵”“勇”之分。

在清朝還未建立以前,女真族實行部落制兵役,然而這種制度非常落後,管理混亂,戰鬥力也不強。努爾哈赤掌權以後,對女真族的兵役制度進行了改革,他創立八旗兵役制度。在這種制度下,不同的部落被歸入不同的旗,方便管理,而且他們由皇帝直接管理,從而加強了皇權。

起初八旗軍是清軍最精銳的部隊,但隨著清軍入關,入主中原,數量有限的八旗軍根本無法保衛和管理如此龐大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清軍放開限制,招募大量漢人,組成綠營兵。綠營兵的規模比八旗軍更加龐大,但清朝還是將八旗軍當成自己的嫡系,因此他們讓八旗軍負責守衛京城,而綠營兵則負責守衛邊疆。雖然綠營兵比八旗軍艱苦的多,但八旗軍的待遇依舊遠超綠營兵。

不過不管是八旗軍還是綠營兵,他們都是“兵”,衣服胸口上印的也都是“兵”字,而“勇”的誕生,是在清朝中後期以後。綠營兵的出現緩解了清朝的壓力,但奢靡的生活腐蝕了八旗子弟,曾經的精銳部隊成為一群紈絝子弟。即使是戰鬥力較強的綠營兵,腐敗也十分嚴重,在面對敵軍時不堪一擊。

清朝中後期各地起義頻發,尤其是太平天國運動,太平軍一路上勢如破竹,清軍無力抵擋。清政府為鎮壓起義,維護統治,開始大量招募臨時士兵,而這些臨時士兵就是“勇”,由於他們大多是鄉里的農民或是普通百姓,因此他們也叫做“鄉勇”,而這些士兵的胸前就會印著“勇”字。

起初鄉勇只是清政府組建的臨時部隊,打完仗以後就會就地解散,即使是在戰場上立下功勳的勇兵,清軍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將他們“轉正”。然而隨著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招募團練,進行訓練,勇軍逐漸成為正規軍,比如湘軍有很多其實就是湘勇。在與太平天國等起義軍的戰鬥中,八旗軍與綠營兵不堪一擊,反而是這些鄉勇成為阻擊起義軍的核心力量。

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以後,身穿“勇”字衣的民兵甚至成為清朝最強大的部隊,清朝對此喜憂參半。清政府不希望鄉勇勢大,但八旗軍羸弱無能,綠營兵也極其腐敗,清政府只能依靠鄉勇。

所以,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勇”之分,其實就是正規軍與民兵的區別,然而實際上,民兵的戰鬥力卻比正規軍還要強大。


歷史戰爭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勇,卒代表著劇組裡的道具師找到了什麼樣的道具,因為歷史上清軍士兵衣服上的字樣是有嚴格規定的,不會這麼簡單。

在很多電視劇裡我們都常會看到清軍士兵衣服胸口有個圓形的圖案,裡面有兵,勇,卒這樣的字。但是實際上清軍衣服胸口的圖案形狀是多種多樣的,並不一定是圓形,更重要的是這個圖案正式名字叫補子,其中的文字有固定的格式,必須寫明這個士兵屬於那個部隊等信息。

所謂有圖有真相,我們先看一張典型的補子照片,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張圖中寫了“禮字右營中哨六隊親兵”這幾個字,這樣一看到就知道這個士兵屬於哪個部隊的。

而這一張照片裡也是同樣如此,我們可以看到士兵胸口沒有圓形的圖案,不過也一樣有字,寫著“沙面捷字營親兵”,從這幾個字可以看出,這是是駐守沙面的部隊。

上面兩張都是比較傳統的清軍號衣,後來隨著防軍、練軍的出現,清軍的服裝有了一些變動,出現了類似西式的短上衣,下面則穿著長褲,而胸口的字也變小了,照片上看不大清楚。不過內容應該沒有變,從照片裡看起碼有好幾個字,不是簡單的兵或者勇。

清軍胸口的補子一直到新軍出現才逐步取消,在下面這張新軍訓練的照片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新軍的軍裝已經完全西式了,胸口也不再有字,而補子則被轉移到了胳膊上。


不沉的經遠


清朝的軍隊主要分為好幾種,其中在胸前都標有不同的字,有的是兵,有的是勇,還有的是卒,這其中都有很大的分別的。

滿清在明末清初奪得了天下,當時入關的八旗子弟兵雖然戰鬥力很強,但是實際上人數很少,大約只有不到10萬人,這些軍隊駐紮在廣大的中國大地上,明顯的人數是相當的不夠。所以當時滿清當時又招募了不少漢人的軍隊,加上之前就跟隨滿清的一些漢人軍隊聚集在一起,這些軍隊稱為是綠營兵,因為當時漢人的軍隊時綠色的旗幟。這兩部分軍隊就是當時滿清王朝的正規軍,當時滿清在全國各地封了14個將軍,其中八旗軍隊歸各地的將軍管轄,而綠營兵歸各省的提督管轄。

八旗軍隊入關之後,很快就腐化了,戰鬥力已經遠遠沒有入關時候那麼強大,即使是綠營兵的戰鬥力也不是很強。和平的時期還沒有什麼問題,一旦碰上了戰爭,這些已經墮落腐化的軍隊上戰場,恐怕是送人頭的,用他們根本就只能打敗仗,所以當時又招募了一些臨時的軍隊,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臨時工。這些軍隊在戰爭的時候是軍隊的主力,但是戰爭結束之後就會解散。在雍正乾隆在位的時代,滿清對西北一直用兵,當時就招募了大量的勇字兵,他們對於戰爭的勝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又不算是正規軍,胸前繡的是勇字。

在滿清末年,尤其是太平天國起義之後,滿清的正規軍已經完全不頂用了,所以讓曾國藩為首的漢人官僚招募了很多臨時的軍隊來鎮壓太平起義。這些軍隊就是前面所說的臨時工,他們基本上胸前繡的都是勇字。而隨著湘軍和淮軍的做大,這個時候胸前繡勇字不一定就比繡兵字的地位差。因為在滿清末年,滿清中央政府事實上已經沒有軍隊可用,不得不依靠這些臨時的軍隊來穩定自己的國防和治安。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沒有這些勇字兵,說不定當時滿清王朝就已經滅亡了。之後一直到滿清滅亡,湘軍和淮軍都在滿清朝廷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另外還有一個卒字,這個並非正規的軍隊,也不是臨時的軍隊,而是平時負責地方治安的一些人,類似於我們常說的捕快衙役之類的。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兵,勇,卒,有本質上的差別。

明清時期,兵指的就是常備軍,是朝廷的正規軍,滿清就是指八旗和綠營兵,採用的世襲制,父死子繼,當然綠營兵的工資比八旗要低。而且他們還可以考科舉的…尤其是武舉,換句話說,他們其實社會地位還要比一般的民高一點點,像《茶館》裡的黃四爺,其實已經淪落到拉黃包車了,但是茶館老闆夥計也得叫人一聲爺。

而勇,就是民間武裝,隨著王朝越來越腐化,內部矛盾尖銳,就會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比如滿清嘉慶年間就出現大規模的白蓮教起義,而清軍正規軍已經逐步腐化,鎮壓不過來。就會給予地方一些士紳地主(大地主,舉人,或者致士的官員等)一些特權,讓他們辦團練,用於打擊農民起義,土匪武裝,是為保境安民。隨著天平天國運動的爆發和擴大,滿清的統治搖搖欲墜,這時候就給了地主更多的辦團練的權力。比如曾國藩的湘軍,也稱湘勇,李鴻章的淮軍,也稱淮勇。他們本身是民間私人地主武裝,隨著正規軍,八旗和綠營不堪使用,他們逐步成為了國家的主要軍事力量。

但是,勇,也是平民,而且像曾國藩徵兵只要老實巴交的農民,他們在政治上享受其他平民的權力,比如考科舉等,當然考不考的上,學不學的起,是另外一碼事。所謂士農工商,他們是民籍或者良籍。



但是卒不是。娼優隸卒是賤籍,其中隸就是我們常說的衙役(皂隸雖然連在一塊說,但是皂還是良籍),娼就是妓女,優是戲子,卒就是充軍的。在古代賤籍其實與奴隸無異的,他們不能子孫三代都不能參加科舉。相當於現在印度的第五種姓——不可接觸者。歷史上古代中國統治者經常用罪犯充軍打仗,比如漢武帝打大宛,就發惡少年二十萬,北宋名將狄青,因為哥哥打死人,他自願頂罪,充軍入伍,臉上刺字(所以不是所有宋軍都是有刺字的),從社會最底層積功打到總司令(樞密使),這是自古以來都非常少見的,絕大多數卒,命運都是悲慘的。所以娼優隸卒,卒排在最後,在賤籍裡,卒都是最低等的。


木榮雨北


清朝士兵衣服上帶“兵”的屬於朝廷正規軍,是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主要分為兩種:八旗兵和綠營兵。直接由朝廷供養,旱澇保收。


綠營兵是由漢人組成的,輔佐八旗兵戰鬥。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清朝後來綠營兵越來越強,甚至成了主力。比如平三藩、乾隆時期大小金川之戰,打硬仗的全是綠營。

隨著歷史的發展,清朝腐敗越來越嚴重,全國各地起義不斷,為了儘快平亂,嘉慶下詔,允許地方士紳招募武裝協助正規軍作戰。這一類由地方招募來的武裝,就是清朝歷史上的鄉勇,胸前一個“勇”字。這種軍隊的性質是分佈在地方的、在八旗與綠營之外的非正規軍隊。臨時強制招募,戰時隨正規軍出征,戰後便立即撤銷掉。

“勇”,是地方團練臨時招募的士兵,不屬於國家正規編制。由招募大臣負責提供軍餉。

由於八旗與綠營的衰落,勇兵在清朝中後期開始占主導地位,在平定白蓮教起義時,地方團練的勇丁起了很大的作用,後期太平天國起義,最著名的是湘軍的湘勇、李鴻章的淮勇,所以逐漸取代了綠營兵,成為國家軍隊的主要力量。勇營是拿國家餉的私募武裝,所謂“兵為將有”,士兵和軍官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但後期的湘軍與淮軍一直成為清軍的主力。直到袁世凱編練新軍加以整合。

卒,就是在在州縣裡長期固定駐紮的兵勇,他們不受中央軍事機關的移動駐防安排,相當於城防軍,受當地地方長官管轄,我們可以把他們看作現代的地方特警部隊,一般不輕易調動。



秋草獨尋


我們在有關清朝的影視作品裡面可以注意到,清朝的士兵軍服上的字不同,有卒、兵、勇。這幾個字乍一看,都是士兵,但是區別可大了!

清朝的卒,就是在州縣裡長期固定駐紮的士兵,相當於城防軍,受當地地方長官管轄,一般不輕易調動。

兵,也就是清朝的正規軍,包括八旗兵和綠營兵。清朝的兵,每個月都是能領到國家的銀子;

八旗兵:分別為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八旗,規定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旗,算下來一旗有7500人,八旗加一塊也就是6萬人。

八旗軍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這些都是大清的正規軍,直接隸屬皇帝,八旗兵為世兵制,也就是在16歲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選。

綠營軍:綠營軍的建立是為了彌補八旗的兵力不足而建立的,都是由漢人組成。

八旗軍和綠營兵都是朝廷的正規軍隊,主要任務都是負責保家衛國,但他們的主次不同。

按朝廷的定製,八旗兵的大部分都是駐紮在京師附近,負責京師安全,相當於皇帝的護衛隊,是精銳部隊。

綠營兵則全國各地都有,像我們在影視作品裡看到皇上去邊疆征討,大部分都是綠營兵。

勇即鄉勇,遇到戰事的時候,若八旗兵和綠營兵不足,就會在當地,臨時招募兵勇,組成軍隊,打仗的時候讓他們先上。打仗完事時就地解散,有時候連工資都拿不到。鄉勇制度,相當於強制性的,不是說自願的,跟抓壯丁差不多吧!

到了清朝後期,社會矛盾不斷加劇,官場腐敗之風在軍隊中蔓延。八旗兵久無戰事,昔日的尚武精神蕩然無存,軍紀渙散,軍備廢弛,竟然達到了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墜地境地。

八旗的子弟更是頹廢,不是賭博就是養鳥鬥雞,打仗關鍵時候還得靠鄉勇,慢慢的勇字兵在軍中的地位慢慢提高,逐漸取代了八旗和綠營兵,成為了軍隊的主要力量!

中國歷史








在看清朝的古裝電視劇的時侯,我們常看到士兵的衣服上寫著“兵”,有的還寫著“勇”,另外還有“卒”的,雖然他們都是兵,我們看上去沒有差別。但是在當時他們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區別的,有的還體現在地位上。今天就帶大家詳細的瞭解一下,如有不當之處,歡迎評論區留言指正。

據史書記載,在1616年,努爾哈赤稱漢自立,建立了後金。當時的八旗制,就是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說法。這樣兵成了清朝軍事的核心。所以說清軍的服裝上有“兵”的,是清朝的正規部隊。正規軍,它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八旗軍為滿兵,綠營兵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又建立的漢人組成的漢兵。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故稱綠營兵,也叫綠旗兵,簡稱營兵。八旗軍同綠營兵雖然使命相同,都是“政府軍”,但戰鬥力和重要程度就大不一樣了(就像我們現在在同一個政府單位上班的有行政編制的和事業編制的)。按規定:八旗兵大部分衛戌京師,為國家精銳部隊,保護京師安全;綠營兵則遍佈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多幾倍乃至幾十倍。

對於“勇"的話,它也是兵的一種。在雍正、乾隆時期出現的,意思就是當有戰爭發生時,若正規軍不足用,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的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各回各家。直到清朝末年,太平天國的時候,曾國藩以團練起家,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從此,"勇"基本代替了 "兵"成為國家的正規軍主力。

最後"卒"的話,我們看電視的時候常聽到獄卒,就是身上帶有"卒"的士兵,他們實際上是看守犯人的。這種兵沒有什麼特別的武藝,職責就是管理犯人。一般不上戰場,相對安全。

從上面來看”兵“、”勇“和”卒“,其實是清朝的軍隊的等級之分,為了便於統治加以區分。


新知樂學


清朝的軍隊分為常備正規軍和臨時組建的部隊,那些常備的正規軍衣服上則標有“兵”,臨時組建或是招募的士兵衣服上標有“勇”,而卒則不屬於軍隊系統,是負責治安的警察。



一、常備的正規軍稱兵。清朝的常駐正規部隊由八旗軍和綠營軍構成,這些士兵的衣服上會標有“兵”的字樣。八旗兵是滿人組成的軍隊,一般駐守京師,綠營兵是漢人組成的軍隊,主要負責駐守地方。清朝入關之前的兵力都來源於八旗子弟。這八旗分別是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八旗,規定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旗,算下來一旗有7500人,八旗加一塊也就是6萬人。清軍入關以後,不斷征服明朝殘餘勢力、蒙古統治者,在滿八旗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漢八旗、蒙八旗。隨著清朝統治者不斷鎮壓各地叛亂,向外擴張領土,原有的八旗子弟已經沒有更多的兵力被派往征服的領土駐紮,所以收編漢人部隊組成綠營。為與八旗相區別,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單位,故稱綠營。不管怎麼說,滿八旗還是深受朝廷信任,所以形成了滿八旗守衛京師,綠營駐守地方的局面。



二、臨時招募組建的軍隊稱勇。勇就是鄉勇,屬於地方武裝,俗稱民兵或預備役部隊。這種軍隊的產生是由民間組織發展而來,遇到戰事的時候,若八旗兵和綠營兵不足,就會在當地,臨時招募兵勇,組成軍隊,打仗的時候讓他們先上,打仗完事時就地解散,相當於臨時工。



三、負責地方治安的警察稱卒。兵和勇都屬於國家的軍隊,而貼著其他字號的就屬於警察系統了。在州縣裡駐紮的稱為卒,相當於武裝警察。

評語:其實這樣劃分的目的也是為了便於朝廷管理,對不同來源的士兵區分對待。

我是文史小劉,敬請各位高手指正!


文史劉磚家


在影視劇中,我們常常能夠見到一些清朝士兵的服飾上面有一些大大的字樣,有些士兵衣服上面的是“兵”,也有一些士兵衣服上面是“勇”“卒”這樣的字。那麼對於這些士兵來說,同樣都是清朝官兵,身上的衣服卻有不一樣的標記,這代表著什麼呢?

其實歷朝歷代,士兵的軍服都是很難統一的,畢竟古代軍隊也分為不同的軍種,士兵也有正式與臨時的區別,早期清朝的軍隊就是八旗兵,他們也依靠著這支軍隊成功打入中原。之後便是八旗兵、綠營、鄉勇以及新軍陸續登上歷史的舞臺,那麼這些不同時期的主力軍隊都有何不同之處?

清朝軍隊的分類——八旗兵與綠營

八旗兵都是滿人,他們這個民族人數非常有限,因此在入關之後,八旗軍隊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控制這麼大的一個國家,為了能穩定自己的江山,清朝也大量吸納漢人進入到自己的軍隊中,不過他們不會讓漢人進入八旗,而是單獨把漢人軍隊稱為綠營,他們與八旗兵還沒有辦法比,人家那是高貴的軍人,在國內享受著各種優厚的待遇和特權,也是皇家的親信軍隊,綠營地位就不高,他們的旗幟是綠色,這才得到這樣的稱呼,綠營官兵他們的軍服與八旗也必須要區分開。

他們也是朝廷的正規軍隊,因此在衣服上是有“兵”字,八旗兵的軍服有著不同的顏色,他們的胸前就沒有字,現在去故宮還能看到當初的八旗軍服,這些特製的軍服都與自己旗幟的顏色有關。

綠營就沒有這個待遇,但綠營也是國家正規的軍隊,他們也是鐵飯碗,吃著皇糧拿著皇餉,在清軍入關之後,綠營在國內的作用是越來越大,到康熙時期,八旗兵的戰力已經慘不忍睹,長期的優越生活,讓他們失去之前的戰鬥力。

幸好有綠營兵在,這才讓清朝順利度過這段艱難期,但綠營兵在中期開始,戰力也在不斷下降,鐵飯碗就容易養懶人,況且清朝國內維持的常備軍隊沒有那麼多,一旦遇到大的戰事,八旗與綠營的軍隊常常是不夠用。

鄉勇的出現——臨時招募的輔助部隊

因此雍正時期開始,朝廷就經常在地方去準備招募民兵,這些人被稱為鄉勇,他們被召集起來,然後臨時組成軍隊去打仗,等打完之後這些人就各回各家。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就是清朝的預備役軍隊,他們並不屬於清朝的正式軍隊,待遇不如綠營,這些鄉勇的胸前字樣就是“勇”。

還有一種士兵,他們的胸前是“卒”,這種士兵一般都是步兵,當然,這些人就已經很難算作是士兵,他們就等於是基層的一些執法著,有的是獄卒,也有的是維護當地治安的,雖然也是在體制內,可他們的地位就更低一些。後來袁世凱發明了警察,也就取代了這些人,那麼在清朝的軍事體制內,八旗一直都是最尊貴的,在皇太極時期,特意在八旗裡面增加漢八旗與蒙古八旗,這就豐富了八旗軍的戰力,可入關之後,八旗軍隊的戰鬥能力一直在走下坡路。

康熙等人試圖要讓八旗重新回到巔峰,可還是沒有成功,道光時期開始,八旗就已經等於是擺設,清朝後期起義不斷,國內局勢動盪不安,此時的八旗不僅沒有起到維護皇權的作用,反而由於自己的奢侈腐化,給國家的財政帶來很大的負擔。而綠營官兵本身人數眾多,他們也是國內的主要軍隊,但綠營戰力這個時候也沒有保障,尤其是地方上的一些綠營軍,就已經腐化到極致,和太平軍交手的時候是一觸即潰。

八旗,綠營的戰力下滑,就使得“勇”字軍開始成為清軍的主要力量。

在同治時期,清朝內部開始出現更多的私家軍,曾國藩等人看到了八旗綠營戰力的糟糕,因此他們主動到自己的家鄉來訓練軍隊,利用地方這些團練兵組建起自己的私兵,他的湘軍與李鴻章的淮軍還有其他的一些私家軍成為清朝統治的重要力量,這些軍隊自由度高,待遇也非常不錯,在戰場上的效果要更好一些,不過這種軍隊註定是得不到朝廷的支持,畢竟他們是聽從這些統兵大帥的,像曾國藩他在全盛的時期,手上的十多萬湘軍已經足夠去推翻清政府的統治,要不是他主動請求裁軍,估計就有人去推他來當皇帝了,清政府一直沒有把這些私兵當做是自己的軍隊,對這些統兵大將們也非常猜忌。

這就讓清軍實力受到嚴重的影響,不過在李鴻章等人的主導下,國內開始洋務運動,這點在後來的甲午戰爭被暴露出來,清朝的海軍實力還是很不錯的,可軍費無法保障,擁有再好的武器裝備也沒有用。

新軍的出現——近代化陸軍

清朝也想要做出改變,於是就開始組建新軍,他們放棄了原本的綠營與勇營這種募兵制,也全面放棄八旗的世兵制,新軍的制度與現代軍隊有著一些相似的地方。清朝前後組建45萬常備軍,其中還吸納不少綠營,勇營的舊軍,他們想的還是非常好,但執行起來就有些問題,不少的新軍制沒有真正落實下去,吸納過來的士兵良莠不齊,仍然無法保證自己的戰力,不過相比老舊的綠營,八旗,新軍已經是國內最好的軍隊。

清朝這麼做就是想要建立一直能維護自己統治的軍隊,可他們的做法,必然是會失敗的,因為八旗貴族在朝中有著非常大的權力,他們所代表的就是滿族官僚的利益,所以他們是堅決反對這些改革的,清朝軍事改革中還有陸軍部這些專業的機構,想要像西方這些國家靠攏,這些思想落後的滿族官僚是不會願意接受這種改變的。

更重要的一點,一個國家想要維持一支強大的軍隊,就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財力,當時清朝國內已經陷入財政危機,他們沒有能力去組建自己的軍隊,因此新軍的改革並不是非常成功,袁世凱這些人也抓住這個機會。

利用清朝皇室無法真正控制新軍,他們成功奪取了新軍的統治權,像北洋軍這些新軍成立後,之前清朝的這些老舊軍服就已經被徹底放棄,新軍的軍服上也沒有什麼字樣,它們與現代軍服是有著一些相似的地方。

其實,軍服的作用有很多,不僅是為了區分不同編制的士兵,現代軍隊也更加註重軍服的顏色,在野外作戰的時候可以與環境融合在一起,隱蔽自己的行動,原來的這些軍服講究就沒有那麼多,而且之前清朝官兵也是慢慢從著甲到不著甲進行著變化,隨著清朝的滅亡,無論是八旗還是綠營都已經成為歷史,他們的軍服也就成為影視劇裡面的服裝。

參考文獻:

《清史》


貓眼觀史


在觀看很多清朝影視劇的時候,許多人應該都看到過龍套演員身上穿著的那一套套的兵服,這些兵服之上,大多都會寫上一些字。這些字,一般都象徵了衣服主人的身份。

清朝兵丁身著的服飾,大多會有“勇”,“兵”,“士”,“丁”,“卒”等字樣,不同的字樣,代表了不同的職權。



首先是“勇”,這種服飾誕生於雍正乾隆時期,身著“勇”字兵服的兵,大多在軍隊中只能算是臨時人員,清朝的正規軍除了八旗兵,還有綠營兵,如果兵士數目不足的時候,清政府也會選擇從外地招攬一些新鮮血液,這就是“勇”字兵服。

身著此種兵服的士兵,一般都是臨時人員,戰事會被臨時招攬起來,而一旦戰事過去,這種士兵也就要被遣散回家了。

當然了,“勇”字軍基本上成為了晚清的主要依靠,太平天國崛起的時候,八旗兵與綠營兵接連潰敗,還是湘軍的出現力王狂瀾,硬生生為晚清續了半個世紀的命。



身著“兵”字兵服的,就是典型的正規軍了,上文中也有過描述,正規軍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八旗兵,另一種就是綠營兵,其中,八旗兵是完全由八旗子弟組成的,完全屬於滿族人的軍隊,而綠營兵則是為了彌補滿族人數量上的不足,填充進去的漢人士兵。

當然了,八旗兵與綠營兵雖然都是清政府的正規軍,但八旗兵卻是佔據主導地位的,平時的一些閒雜小事都交給綠營兵負責,而八旗兵卻是負責拱衛京城。

身著“卒”字兵服的士兵,在很多人看來,應該與普通士兵一樣,沒什麼特殊之處,但在清朝的時候,卒主要指代在州縣裡駐紮的士兵,這些士兵有些也負責牢獄的看守,也就是獄卒,但又不完全是。

而“士”,地位就比較高了,一般都是部隊裡面的士官,跟普通小卒有很大不同。

而所謂的“丁”,就更加不正規了,身著這種服飾的,卻大多是一些地方武裝或是私人武裝,朝廷對他們沒有餉錢,但這些士兵卻直接由地方政府私人供養。

當然了,大多數出現的也都是“兵”與“勇”兩字的士兵,這兩者都是出現頻率比較高的兵種。

在晚清之前,兵的地位明顯要高於勇,畢竟兵是正規軍,而勇只能算作是臨時軍隊,又或者說是民兵,正規軍強於民兵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但這樣的形勢卻在天平天國後被完全改寫,上文也說過了,太平天國時期,兵字的正規軍,八旗兵早已爛透了,而綠營兵戰力低下,遠遠無法抵擋強大的太平天國,這時候曾國藩才建立了湘軍,也就是民兵,而且在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民兵都成為了晚清維持統治的依靠。



當然了,到了洋務運動以後,這種簡單的劃分自然不能滿足晚清政府的需求,他們練的是新式軍隊,自然在服飾與名稱上較之前有了不小的改動。

新式軍隊,擁有現代化的武器,也擁有現代化的服飾,過去那種簡單的兵勇卒,卻是慢慢的消失不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