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养蜂都会触犯的大忌,甚至于老手都都不一定能把持住

大家好我是小林,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新手养蜂最忌讳的是哪些方面,该如何改正。其实老手也常常会触犯某一条两条养蜂大忌。 刚学养蜂的朋友对蜜蜂的热衷与喜欢的心情能够理解,总是扒在蜂箱旁观察蜜蜂的进进出出,但总管不了自己的双手还有好奇心,三头两天开箱看蜂子,这要是在天气暖和,大流蜜期还影响不大,要是在天气不好,外界无蜜源的时候,这样的开箱对蜜蜂影响可大了,如果外界温度低于20摄氏度,一打开箱盖,蜂群巢内的温度瞬间变化,蜜蜂为了维持巢内温度的稳定,就需要通过吸蜜散热来增温。

刚开始养蜂都会触犯的大忌,甚至于老手都都不一定能把持住

所以没事还是少开箱,只有异常情况或是造脾、调脾、饲喂管理等需要开箱外,做到半个月开箱是最好的。除非需要加础造脾、调脾、饲喂、或是检查王台等管理活动需开盖,且开盖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完成,及时再盖上,尽量不使蜂群内的温度变化过大。没事就做到不打扰,因为蜜蜂还有一习性喜欢黑暗,喜欢安静。急于蜂群扩场,贪脾心理是目前大部分新手最大的弊病。不管外界有没有蜜源,看到蜂多了一点就加脾造础,还有就是造不起来,也不取出,任由蜜蜂慢慢由强变弱,脾上稀稀疏疏爬着蜂了,也不管。蜂少脾多确实是养蜂的一大忌。

刚开始养蜂都会触犯的大忌,甚至于老手都都不一定能把持住

就像我们种庄稼一样,如果稀疏种植,东一棵苗西一棵苗,要不了多久就会杂草丛生,所以种植讲到的合理密植就是这个道理。养蜂也一样,蜂与脾的关系要掌握好,是不是蜂多于脾就一定好呢,蜂多于脾,蜂多到什么程度就好呢,这肯定有一定的要求的,并非多到1.5万只蜂就爬在两框脾上就好,只要能保证蜂子爬满整张巢脾,密密麻麻的不吹开不抖掉根本看不到房眼,这就是蜂多于脾。

刚开始养蜂都会触犯的大忌,甚至于老手都都不一定能把持住

关于这个问题,老手也是经常犯的错,因为没事的时候总喜欢折腾,要么换换箱,要么提脾出来看看蜂王啊什么的,反正刚养蜂嘛,实在是好奇心驱使。现在看了这篇文章的新手们,下次就不要没事就把蜂脾提出来看的,一是前面说过了,蜂群内中心巢脾的育儿区温度容易变化,阴冷潮湿季节,易出现烂子的,另蜜蜂要提高蜂巢内温度要通过消耗大量的蜂蜜来增加温度的,增大了蜂群内饲料的消耗。还有一个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换箱的时候把蜂脾顺序打乱了,这可千万不要打乱的,一定要遵行从中间到两边是:卵-幼虫脾-蛹脾-蜜粉脾的顺序。为什么是这个顺序呢,因为中心巢脾区域温度稳定,最适合孵化育子的温度。如果蜂巢中有卵、幼虫和蛹出现,无论外部的环境温度如何,中蜂的中心巢温最佳的温度值是34-35℃;工蜂把子区的严格控制在幼虫发育最佳温度,人为打乱了育儿区很容易造成幼虫发育不良。

刚开始养蜂都会触犯的大忌,甚至于老手都都不一定能把持住

所以蜂脾越靠近隔板处,温度就变化越快,特别气温低的时候把蛹脾提到靠隔板处,受冷刺激,发育不良或是死蛹。需要搞清楚补助饲喂啥与奖励饲喂,不要持续不断,饲喂不止。什么情况下需要饲喂,这个需要搞清楚的。一般是春繁、秋繁、刺激出勤需要奖励饲喂;缺蜜季节越夏或是越冬就要对储蜜不足的蜂群大量地饲喂高浓度的蜂蜜或糖浆,使蜂群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有蜂友无论外面有无蜜源,不分季节,比如说夏天缺蜜源的时候就喂出一批批新蜂,繁出的蜂没事干,没蜜采,反过来增大了巢内的饲料消耗,加重了饲喂成本。还有就是天气不好,外界阴冷小雨的时节,有蜂友也是饲喂不止,导致蜜蜂过分兴奋,被误以为外界有大蜜源而积极外出,大量的蜜蜂外出,而又无花可采,遇冷还导致蜜蜂冻死的现象。使得强群变弱,弱群变没了。

刚开始养蜂都会触犯的大忌,甚至于老手都都不一定能把持住

所以小林再次慎重提醒,一个养蜂的人一定要合理的掌握蜂群饲喂节奏,什么时候该喂,什么时候不该喂,要把握到位。一定不能喂个不停。喂蜂的目的是繁蜂或维持蜜蜂生存必须,而不是仅仅依赖饲喂的。小林发现,通过长期采用饲喂的蜜蜂其蜂群的优势会逐渐衰弱,若遇恶劣环境,抵抗力差,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接种而来,后悔都来不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