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崇祯是死在了明朝诸大臣手上

为什么说崇祯是死在了明朝诸大臣手上

各关隘将领不战而降 李自成进京无阻

大顺政权建立后,京师震动,面对着清军、李自成军、张献忠部队的威胁,崇祯皇帝已无回天之力。

李自成先锋刘宗敏在攻伐北京的路上向明朝发檄文称:“嗟尔明朝,大数已终,严刑重敛,民不堪命。诞我圣主,体仁好生,义旗一举,海宇归心。止有晋燕,久困汤火。不忍坐视……”这样的气势让不少挡在面前的明朝将官转而投降。

攻占太原后,李自成抓住晋王朱求桂。李自成在此发出著名的“永昌元年诏书”,这份诏书的语气与之前的檄文相比十分客气,“咨尔明朝,久席泰宁,寖弛纲纪。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明确指出明朝问题的所在是奸臣太多。

此后,李自成的军队在宁武关与明朝军队进行激战。李自成采用人海战术,以数万人的代价才拿下宁武。宁武受挫,使李自成开始犹豫是否要继续前行,甚至萌生暂时班师回西安的念头。

他对手下说道:“宁武虽破,受创已深。自此达京,尚有大同兵十万,宣府兵十万,居庸兵二十万,阳和等镇兵合二十万。尽如宁武,讵有孑遗哉!不若回陕休息,另走他途。”

正在犹豫之际,李自成收到了明朝大同和宣府两个总兵姜瓖、王通差人送来的降表,李自成觉大事尚可为之,于是决定继续向北京进发。

过了大同和宣府后,“居庸及各镇总兵白邦正刘芳名等并昌平文武相次乞降,迎表飙集”,明朝各关隘将领的次第投降,将李自成一步步送进北京城。

此时,崇祯得到奏报,南京明太祖的孝陵夜晚传出哭声。这乃是亡国之兆,南京是明朝的发源地,明太祖更是葬在此地,明朝的根基之地出现如此异象,明朝灭亡确实不远了。

不久,钦天监奏报帝星下移。

随着控制地区的扩大,大顺军建立的地方政权也愈来愈多。占领北京前后,大顺军已在河南、湖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宁夏、青海、安徽、四川等部分地区建立了府、州、县各级政权。

为什么说崇祯是死在了明朝诸大臣手上

诸臣自保 崇祯绝望

而在李自成步步逼近北京时,崇祯帝还想做最后一搏。

由于国库空虚,军饷缺乏,崇祯发出号召,让大臣、皇亲国戚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三万为上等”。

然而,令崇祯万分失望的是,内阁首辅魏藻德捐了500两,太监首富王之心捐了1万两,国丈周奎在崇祯的哀求下也只捐了1万3千两……,没有一个人达标,更多的权贵在哭穷、耍赖、逃避,有的把自家锅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练摊,有的在豪宅门上贴出“此宅急售”……这场募捐运动总计募得20万两。

而在劝京城权贵们捐款的同时,崇祯还让每一个大臣从自己故乡举出一位有能力捐款的富人,只有南直隶和浙江各举一人,“余省未及举也”。这也难怪崇祯叹道:“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

至于明朝最后一任首辅魏藻德,状元出身,在危难之际走马上任,崇祯曾对他寄予厚望,但他让皇帝很失望。

城破前三天,崇祯问他有何对策,并说:“你只要开口,我立刻下旨照办。”魏藻德跪在地上,就是一声不吭。崇祯气疯了,一脚踢翻了龙椅。魏藻德还是保持着跪姿,一声不吭。

后来,城破了,崇祯自杀,魏藻德投降。李自成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殉死?”他回答:“方求效用,哪敢死。”(我正准备效力新朝,哪敢去死。)

明朝有这样的官员,崇祯绝望也就在所难免,明朝灭亡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为什么说崇祯是死在了明朝诸大臣手上

世道好轮回 苍天饶过谁

被打耳光的不仅仅是崇祯皇帝,那些不肯捐款救国的明末权贵们的命运更是咎由自取。
  
  魏藻德,就是那个勉强捐了500两银子的家伙,想投降,结果被拒,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指责他身为首辅而误国,魏藻德为自己辩解:“我本是一介书生,根本不懂政事,加上崇祯无道,所以才亡了国。”刘宗敏听了大怒说:“你从一介书生到状元,不到三年就做了宰相,崇祯哪点对不起你,你竟诋毁他。”说罢,命人掌嘴数十下。
  
  被打耳光,只是魏藻德厄运的开始。他被捕入狱,在被夹棍夹断十指的威逼下交出白银数万两。然而刘宗敏绝不相信一个内阁首辅仅有几万两白银,继续用刑,五天五夜的酷刑后,魏藻德因脑裂死于狱中。他的儿子魏追征又被逮捕,魏追征说:“家已罄尽。父在,犹可丐诸门生故旧。今已死,复何所贷?”旋即被斩首。
  
  那些在崇祯面前哭穷的铁公鸡们,在闯军的酷刑前,纷纷交出了惊人的财富。当时京城之中,棍杖狂飞,炮烙挑筋,挖眼割肠,到处是明朝官员的惨嚎之声。那个国丈周奎,当初哭着喊着只肯掏1万两银子的守财奴,禁不住严刑拷打,被闯军抄出了无数奇珍异宝,拉了几十车,光是现银就足足有53万两之多。

闯王军通过酷刑拷打,抄没达七千万两之巨,
  
  

闯王拟议和遭拒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大顺军正式攻打大明帝都北京。攻击先从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三门开始,“四面如黄云蔽野”,攻势如潮,极具威势。一时间,“城上下炮交发,如万雷轰烈,天地震慑,城外火光际天。”

北京这座城池太坚固了,有明一朝无论蒙古的也先、满洲八旗都曾多次兵临城下,但都无功而返。李自成对于自己短时间内能否攻下北京城并无把握,如果到时候四周明军勤王之师云集,或许陷于进退两难。因此,考虑到自己的实力和潜在的危险,李自成提出议和。

然而,秉承着明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立国宗旨的崇祯,在大臣的莫衷一是下,尤其在魏藻德的反对下,拒绝了议和,选择了死拼到底。

为什么说崇祯是死在了明朝诸大臣手上

京城陷落 崇祯吊死

议和被明朝廷拒绝后,李自成只好下令全线攻城。还没等攻击,明朝官员曹化淳等纷纷打开城门迎接闯王军队入城,北京外城宣告陷落。

在闯王军队逼近内城时,守正阳门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守宣武门的太监王相尧、守齐化门(又称朝阳门)的成国公朱纯臣等,也争先恐后地打开城门,崇祯所期待的巷战根本就没有发生。

听说内城陷落的崇祯此时身边已没有几人,他开始准备应急善后事宜。他先提硃笔传书内阁,命人提督内外诸军事,辅佐太子,然后命人温酒,与周后、袁妃同坐痛饮以示诀绝。

随即他命人将3个儿子太子、永王、定王叫来,让他们改换衣衫各自逃生,同时说道:“社稷倾覆,必定使天地祖宗震怒,这一切都是你们父亲的罪过。只是,朕也已经竭尽心力,无奈文武诸臣各为私心,不肯后家先国,以致败坏至此。如今不必再问祸福,只是按情理去做。朕问心无愧了。”

崇祯并告诫他们:“要谨慎小心,若逢做官的人,老者当呼为老爷,幼者呼为相公;若遇平民,老者呼为老爹,幼者呼为老兄,或称为长兄,呼文人为先生,呼军人为户长,或称曰长官。”又嘱咐说:“万一侥幸逃得一命,将来报父母大仇时,不要忘了我今日说的话!”

之后,周皇后自尽,崇祯“遍召所御妃嫔数人,俱亲杀之”,其中袁贵妃上吊绳断坠地,未死,崇祯往她的肩头连砍三剑,三剑砍完,两手酸软。崇祯还砍向十六岁的长平公主,“未死,手栗而止”。

十九日五鼓时分,崇祯习惯性的走到前殿,亲自鸣钟,召集百官,但没有一人出现。看着空荡荡的大殿,崇祯叹息了一会,走进内苑,又登上煤山,以发覆面,与追随自己的宦官王承恩双双在山上自缢身亡。

崇祯留遗书于衣带中,云:“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文臣从范景文以下,勋戚从刘文炳以下,有四十余人殉节。宫女魏氏投河自杀,有二百多人跟从。

中国历史上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由此宣告灭亡。从崇祯个人来讲,是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皇帝,而且他也并不是残暴的皇帝,但他还是上演了一幕并非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