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家族那麼友善的對待前朝皇族,劉裕為什麼做不到?劉裕對他們做了什麼?

小蔥花579


簡單來說,劉裕要為後代掃除威脅。

公元416年,東晉太尉劉裕率晉軍北伐後秦,於次年攻滅之,北方另外兩個強大政權胡夏和北魏均對此進行了內部辯論,結果是一致的——劉裕必退,因為劉裕急著回朝篡位。

《魏書·崔浩傳》:“臣嘗私論近世人物,不敢不上聞。若王猛之治國,苻堅之管仲也;慕容玄恭之輔少主,慕容暐之霍光也;劉裕之平逆亂,司馬德宗之曹操也。"

崔浩的這個比喻非常恰當,劉裕從一介平民起步,平孫恩、滅桓楚、攻西蜀、擊劉毅、破司馬休之,使得自東晉建立以來就經常割據分裂的南方合為一體,對外也是戰功赫赫,滅南燕、後秦、降服仇池、大破北魏,光復洛陽、長安,跟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何其相似。

功業的輝煌自然伴隨權力的加身,曹操自己沒稱帝,卻給兒子曹丕打好了基礎,至今還有人以此為他辯護,說他是漢朝的忠臣,可劉裕卻沒有這個條件,他可以做曹操,但沒人能做曹丕,他的兒子都太小了。

劉裕的長子劉義符出生於406年,此時劉裕已經44歲了,可謂老來得子。在克服長安後,劉裕一度想要繼續西征,平定關中後回師東向,徹底收復中原。

但他留在建康的心腹劉穆之卻在這時病逝了,後方那幫晉朝君臣會不會趁機搞事呢?劉裕不放心,他不可能辛苦大半輩子還給別人打工的,必須要回去。

劉裕前腳剛走,後腳胡夏騎兵便殺到了長安城下,晉軍大敗,北伐後秦,卻是為他人作嫁衣。

劉裕惋惜不已,卻也不顧上北部,專心經營內部事務。

418年,劉裕被任命為相國、總百揆、揚州牧,受封宋公,受九錫。同年,晉安帝司馬德宗被殺,其弟司馬德文繼位。

419年,劉裕進爵為宋王,獲得皇帝規格的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一系列殊禮。

420年,劉裕代晉稱帝,改國號為宋,東晉滅亡。

建國後,劉裕多少有機會對外開拓了,稱帝同年便派兵南征林邑(今越南南部),將林邑國收為屬國。可惜天不假年,422年,劉裕還計劃出兵北魏,結果病倒了,離開了他親手出來的王朝。

從這些時間點我們可以看出,滅後秦以後,劉裕都很忙,忙著建國。這跟曹操不同,曹操在封魏公之時,曹丕就已經27歲了,在軍中待了快十年了,威信和能力都有,而劉裕去世時,劉義符也才17歲,從未接觸過軍事,政治手段也沒有天生加持。

在這種情況下,劉裕不可能學曹丕和司馬炎,善待前朝皇族,雖然善待能獲得個寬厚美名,但為此揹負江山顛覆的風險,實在太不值當了,尤其是在前朝皇族還有威脅的時候。

我們知道東晉君權一向很弱,宗室力量也不強,但不代表沒有,劉裕稱帝時司馬氏宗室還存在一定力量,有不少司馬氏宗室逃往北方,降附北方政權。

這種宗室外逃的局面是曹丕和司馬炎所未曾遇到的,而曹魏和西晉都是在天下之爭中佔據巨大優勢,劉裕卻並非如此,他的北伐未竟全功,北方政權打著司馬氏的旗號對劉宋的統治造成了一定威脅。

此外,劉裕的統治根基也有問題,他並不能獲得國內士族的支持,可在魏晉南北朝,世家大族是怎麼也繞不開的,本質上來說,皇族也不過是一個士族。

士族的權力在東晉達到頂峰,從建國伊始的“王與馬共天下”算起,東晉百餘年的歷史先後經歷了王氏、庾氏、桓氏、謝氏等等大族的門閥統治,皇帝說話反倒不怎麼管用。

如果說劉裕也能夠獲得士族的支持,上位那是輕而易舉,可他出身底層,“僅識文字”,士族看不上他,直到他當了太尉,士族對他也是愛理不理的。而他也不想分權給士族,他的權力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從士族手裡奪過來的。

按理說,東晉士族力量無比強大,對付劉裕不是難事,但之前桓玄篡位給東晉的士族政治造成了巨大打擊,幾個士族互相掐架的時候,劉裕卻在平亂中崛起,逐漸掌握了軍權。

正好,劉裕崛起的時期,士族並沒有王導、謝玉這種人才,劉裕一個接一個個地輪過去,建立了寒門崛起、打壓士族的南朝宋。這也導致劉裕跟士族的關係很差,他打壓士族,也擔心這些士族拼死一搏,把前朝皇帝拉出來跟他拼,這事他當年對付桓玄的時候就做過,還是名正言順的征討逆賊!

在擔心前朝皇族造反的情況下,處理掉他們自然是最好的選擇,要是像苻堅這種爛好人,什麼叛徒都寬恕的,一朝戰敗,昔日的手下敗將瞬間變成王朝大敵。

當然,劉裕也不是屠夫,他並沒有殺掉所有司馬氏宗室,只是殺了裡面有能力有威望的,毒殺了司馬德文,又翦宗室之有才望者,這才安心治國理政,至於司馬氏宗室的小魚小蝦,劉裕是不屑一顧的。

只不過,劉裕的想法,也是後來者的想法,打他這起,亡國之君的好日子就到頭了,此後直到宋朝,這種禪讓亡國的君主就基本沒有善終的,包括劉裕自己的子孫。


平沙趣說歷史


縱觀南北朝歷史,是一個戰亂,貧弱,軍閥割據,亂世出奸臣梟雄的時代,人心之淪喪,道德無㡳線,出賣和背叛多如牛毛,儒家的忠信禮智受到了毀滅性打擊。造成了這個時代的政治人物無互信,全部都是利用和利益。依靠的是誰拳頭大誰就是老大的人生信條,槍桿子裡出政權。人人信奉武力制勝奪權稱王稱帝,根本就沒有忠誠兩個字。

劉裕出身農民,出身貧民之家,從㡳層士兵經過摸爬滾打,浴血撕殺,用生命搏取功勳。更是看多了這個時代的冷血和無情,明白了權力之路的殘酷和殘忍。在劉裕所處的東晉王朝,從建立初,就是無數的軍閥叛亂,藩鎮叛亂反抗皇權,反抗中央。而這些叛亂的世家門閥都是因為掌握了軍隊,擁有私兵,所以都是野心勃勃,經常發動叛亂。嚴重削弱了東晉經濟民生。

當時王馬共天下,王氏擁立有功而子弟滿朝高官,掌控了東晉的話語權。王導當時權力巳經相當於宰相,實際控制了東晉政治走向和國策。而當時淮北流民軍統帥祖約,蘇峻不滿中央打壓,發動了東晉第一次大叛亂,被王導堂兄王敦領兵剿滅。王敦掌握了荊州,武昌軍隊後,又於公元322年舉兵叛亂。這個是東晉第二次大規模叛亂。然後有江左世家子弟孫恩發動的叛亂,有荊州刺史桓玄叛亂,盧循叛亂,徐道覆叛亂。東晉王朝真的是軍閥霸氣,權臣牛逼,演戲般你方唱罷我又上場,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的全武行,大打出手,百姓飽受戰亂之苦,戰爭之害,叛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屠戳百姓,出身於底層貧民的劉裕,是深惡痛絕,感同身受。

所以,劉裕掌握東晉朝政軍隊後,決定以殺止戈,以暴制亂,對縱兵作亂之輩,堅決斬首震懾天下不臣,有野心之徒。稱帝后害怕司馬氏死灰復燃,動搖自己的統治,給天下梟雄可趁之機,劉裕不得不斬盡殺絕司馬氏皇族,從而讓南朝結束戰亂和動盪。


紅紅火火講歷史


導讀:老龍深入解讀司馬炎溫和立朝和劉裕血腥鎮壓前朝皇氏的差異,各位小看官且聽老龍慢慢道來!

在西晉經過中原的八王之戰的大混戰之後,因為外族的入侵,導致西晉的最後兩個在長安等地即位的皇帝被俘虜,西晉走向滅亡。司馬炎開創的國家一朝而滅,於是晉元帝在今天的南京即位,在東晉的軍閥和門閥的鬥爭中,引發了孫恩等的起義。於是劉裕在北府軍的將領們中脫穎而出,在劉裕擊敗桓玄等競爭對手之後,劉裕創立了劉宋,那麼為什麼劉裕要對前朝王族大開殺戒呢?

《一》:“金戈鐵馬,贏得倉皇北顧”

其一:戰功赫赫,勞苦功高
  1. 劉裕雖然貴為漢室宗親楚王劉交的後代,到他這一代,已經和種地的農民無異了。隨後在東晉的末年,沿海地區爆發了孫恩盧循之亂。在這種情況下,劉裕積極投身於政府軍,準備靠著軍功一舉上位,在他的周圍,同僚都是北府軍的將領,這些人以後或者是他的對手,或者是他的部下。在平定了孫恩之亂之後,劉裕靠著擊敗野心勃勃的桓玄如日中天,基本把控了東晉的大權。

其二:南征北戰,初創劉宋
  1. 在劉裕擊敗了國內劉毅等反對勢力之後,劉裕學著不遠之前的大司馬桓溫帶兵征伐外敵來為自己的野心鋪墊政治號召力,劉裕不愧是東晉和南北朝之間的數得上號的戰神級別的人物,靠他的北府軍,一舉滅亡了南燕和後秦,在內外的勢力都平定之後,劉裕就開始了他的篡位行徑,那麼劉裕為什麼沒有像司馬炎一樣妥善的對待司馬德宗司馬德文兄弟呢?

《二》:東晉政治結構和劉裕

其一:東晉的門閥勢力

大家都知道,東晉建立初期,就流傳著王和馬共天下的說法,東晉完全是靠著世家大族撐起的政治勢力而穩定朝局的。而劉裕只是一個小小的平民出身,顯然沒有他們那麼有號召力,在科舉制度出現之前,門閥依舊影響了南北朝數百年,只要司馬家族的皇帝還在,這些門閥肯定會學著之前陶侃對付蘇峻號召天下兵馬對付劉裕。

其二:劉裕的出身

劉裕作為寒族出身的皇帝,對權力的把控之心和對外人的不信任感當然強於單純的司馬炎這種世家大族擁立上位的皇帝,劉裕從小兵到一步一步走到北府軍領袖到最後建立劉宋,完全是靠自己一刀一槍上位的。他自然希望所有的權力都把控在自己的手中,司馬家族兩個退位皇帝在他看來自然是定時炸彈。



其三:年紀不允許

在劉裕成為皇帝建立劉宋的時候,劉裕已經五十多歲了,靠著戰功起來的劉裕自然比周圍的任何人都洞悉周圍政治暗流的湧動,他實在很怕自己在去世之後,有人號稱恢復前朝司馬家族天下的政治口號來起兵。而後面即位的宋文帝,在手段,


老龍史社


千年依舊,鑑往知今!


司馬炎就是西晉開國皇帝,是為晉武帝,他在位時期,先後滅蜀和吳,統一三國,結束了長達數十年的分裂時期。政治上大封諸王,更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發展生產,革新政治,振興經濟,厲行節儉,推行法治, 頒行戶調式(包括佔田制、戶調製和品官佔田蔭客制),人口增殖,[整個社會呈現繁榮景象。因此他在位時期又被稱為太康之治。

除了後期奢侈腐化,其實對前朝宗室也非常不錯。

蜀後主劉禪

被封為安樂縣公,樂不思蜀就是來源於此!整天吃喝玩樂,美女為伴!好不快活


吳末帝孫皓

咸寧六年,司馬炎派出的多路攻吳大軍,大軍兵臨城下,孫皓效仿劉禪,開城投降,孫皓被押送到洛陽面見司馬炎,他見到司馬炎後叩頭稱臣,後來被封其為歸命侯,孫皓在太康五年壽終正寢。


魏亡國君主曹奐

鹹熙二年,做了五年傀儡的曹奐將皇位禪讓給了司馬炎。司馬炎封曹奐為陳留王,食邑萬戶,宮室安排在鄴城,給予他使用天子旌旗,行魏國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都仿效魏國初期的制度,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的待遇。而且他的後代能夠世襲其爵位,可以說是歷史上禪讓後待遇最好的皇帝了。

除了限制自由,基本上都生榮死哀!司馬炎對前朝宗室也算是 獨樹一幟了。

但是 司馬炎放過了別人子孫,劉裕 為什麼無法放過司馬氏子孫?

其實主要還是劉裕的自身的情況,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

自身情況

劉裕崛起於晉末亂世裡,見慣了世間不平,上位後能對當權派多好?東晉末期,內有 門閥士族,各種叛亂不斷!外有北方政權虎視眈眈 ,百姓民不聊生,他作為窮苦大眾,你站在他情況你也會這麼做!其祖上雖然為劉邦兄長楚元王劉交,但實際上到他這一代,寒門都算不上,最後之所以能北伐,篡奪東晉政權,完全就是自己殺出的一條血路!


社會背景

其實這個更容易解釋, 東晉一朝為門閥最盛的朝代,王庚桓謝貫穿始終,寒門很難上位,劉裕如果不死先後平定孫恩盧循,然後桓玄,最後北伐,加上劉牢之的器重,他也是一生泯然眾人,根本沒有出頭之日!


劉裕對司馬氏的處置方式

權力越大,慾望就越大,劉裕自然不願意成為晉安帝這個傻子皇帝的手下,他開始伺機謀殺晉安帝。晉安帝死後,他沒有直接稱帝,而是擁立了晉安帝的弟弟司馬德文。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呢?是因為劉裕不想當皇帝嗎?並不是,相反,他比誰都想當皇帝,只不過當時流傳著一個讖語,說“昌明之後有二帝”,他比較迷信,所以擁立了司馬德文。

司馬德文上位不久,劉裕就逼司馬德文寫禪讓詔書,自己好“名正言順”。司馬德文自己也知道局勢不可控制,倒也灑脫,寫的禪讓詔書寫的很乾脆。詔書中又將劉裕誇了一番,表示出劉裕才是真命天子。劉裕就在這樣的局面下登基稱帝,他面子上效仿當初的司馬炎,把司馬德文封為零陵王,也“大方”的表示,你司馬氏可以在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制度。

實際上,司馬德文並沒有像曹奐那樣的運氣,因為劉裕此人本就多疑。他在司馬德文回到自己的封地之後,就派了將軍去監視司馬德文的一舉一動。而司馬德文的一些親戚,為了討好劉裕,也加入了監視司馬德文的行列之中。

不僅如此,司馬德文的皇后生下了孩子之後不久,孩子就被劉裕害死了。劉裕疑心更重,他不光想讓司馬德文沒有後代,還想讓司馬德文死。但因司馬德文心裡有數,非常防備,所以劉裕沒有下手的機會。最終,劉裕讓司馬德文的一個親戚騙走了褚皇后,隨後,衛兵入室,殺掉了司馬德文。司馬德文死後,劉裕也就不隱瞞了,直接下令:誅殺司馬全族!


最後,東晉皇族司馬氏被劉裕屠殺殆盡,開了歷史上屠殺前朝宗室的壞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