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冷盘菜肴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梁溪脆鳝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在时代转化必然的的推动下不断演变成在现在的模样,其中神秘而且悠久的文化历史正被孜孜不倦的史学家们研究参透着,而与文化齐名的饮食特色自然也不会被吃货本质的国人们放过。

古老的四大菜系与传统的八大菜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饮食正式的步入正轨,而其中除了国宴常客的淮扬菜与遍布世界各地的粤菜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特色菜系不为人所知,而今天我们所说的这道菜就属于传统八菜之一的江苏菜。

江苏菜被统称为苏菜,起源于南北朝、唐宋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朝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饮食业的繁荣,这个时候的苏菜就已经被作为南派菜的台柱子之一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而到了明清时期因为其沿海的地理优势则是更快的占据了人们的日常饮食。

而今天要说的这道梁溪脆鳝就是属于江苏菜系的无锡菜,也就是无锡当地的本帮菜,要知道江苏菜系中最著名的全鳝席中有一百零八道菜,其中就不包括梁溪脆鳝,可见梁溪脆鳝在我国诸多的鳝鱼料理中的独特地位,别具一格的特色也是它在当地广受好评的原因。

无锡冷盘菜肴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梁溪脆鳝

太湖脆鳝到梁溪脆鳝的演变由来

梁溪是历史上对无锡地名的称呼,因为梁溪是一条流经无锡市养活了当地人民的母亲河,源头是无锡惠山,朝北远接运河,朝南直入太湖,在曾经交通不发达的时候水运是大多数商人的选择,而作为靠水而活的无锡当地自然也受到了许多的益处。

因为许多商船会选择在无锡停靠补给,推动了无锡当地的经济繁荣起来的同时还出现了许多的来自外地的特色美食,而太湖脆鳝便是借由此传入的无锡当地,相传东汉时期的著名文人梁鸿偕妻子孟光曾隐居于此,梁鸿每次都会为了喜欢吃鳝鱼的妻子带回一份太湖脆鳝。

后来因为战乱降至从太湖过来的船只越来越少,因此太湖脆鳝也逐渐的淹没于人迹,但是对太湖鳝鱼美味念念不忘的孟光每每都会忧愁望向南方,忧心妻子的梁鸿便在无锡到处寻找鳝鱼的美味,但是却总是无果。

眼见妻子郁郁不乐日渐消瘦,梁鸿便越发的着急,终于有一天梁鸿在江滩边找到了一位出身太湖的老船家,要知道太湖脆鳝原是太湖船家们为了饱腹而创造出来的船菜,因此太湖的船家们都或多或少的会做太湖脆鳝,而梁鸿找到的这位老船家虽然出身太湖。

但是他已经定居无锡太久了,最后做出来的太湖脆鳝无论怎样都无法与原来的相比较,无奈的梁鸿只能够带着老船家做出来的脆鳝回家,意外的是妻子孟光居然对于这道脆鳝格外的喜欢,于是在这之后太湖脆鳝的名字就逐渐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有名的梁溪脆鳝。

无锡冷盘菜肴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梁溪脆鳝

梁溪脆鳝的风味与特色

江苏菜的食材多采用水产,因此口味鲜嫩的同时的也会伴随着诸多的问题。

无锡是一座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城市,南滨大湖还西靠惠山,出于地理的优势这里水产丰富山货新鲜,所产的鱼类都格外的鲜活肉嫩,据说梁溪脆鳝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采用新鲜的活鳝,在用开水煮熟后去骨切丝放入油锅加以佐料掩盖水产鱼特有的腥味,这便算的上是一道标准的梁溪脆鳝了。

梁溪脆鳝的口感清爽,口味鲜香,是无锡当地有名的冷盘菜色中最独特的一道菜,煮过的鳝鱼要把控好时间放入冰水中刺激肉质的紧致,当然在以前是没有这一步骤的,所以以前一道好的梁溪脆鳝也相当的考验厨师的功力,要对火候的把控以及刀工下力的功夫都有讲究。

不过对于更加现代化的现在,人们更加的注重味道与品相,因此借助一些外物来保持鳝鱼的肉质与形态也无可厚非,反而为最后呈现出来的梁溪脆鳝增添了一种清爽的口感,这个时候再将切好的鳝丝放入热油中炸两遍,最后的成色要乌光中透出赤红,盛盘后就可以开始调制酱汁,口味要甜中带着咸,鳝丝要酥脆时候,味浓汁酸。

听说在以前制作出来最好的鳝丝能够保存几天也不会发软,不过对于现代拥有着冰箱的我们来说似乎也不在讲究这些了。

无锡冷盘菜肴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梁溪脆鳝

梁溪脆鳝的意义与价值

鳝鱼属于水鲜,拥有着高蛋白质与维生素,能够提供给人体必须的日常消耗能量还极易消化,所含脂肪是其他肉类的最低,就算是最肥美的鱼类也远比猪肉牛肉所含脂肪要低,是老人与小孩们首选的消耗肉类之一。

而鳝鱼除了作为食材之外,它还是中国古来医学药材的一员,有着益气补血,强劲筋骨取出风湿的功效,对于多数的身体虚弱的患者来说是天然的补品,而且鳝鱼除了在西北地区以及东北北部以外,在中国其他各地均有分布,可以算的上是一种物美价廉鲜美的食疗补品了,对于中国五千年来与病理争斗的经验来说。

食疗虽然漫长而且见效缓慢,但是却是一种最为温和简易的治疗方法之一,而鳝鱼也是因为中医这一理念的推广,而被无数重视健康又想要享受美味的中国吃货们给牢牢的盯住了。

梁溪脆鳝作为一道无锡当地的特色菜,记录着的是历史的不断演变与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拥有着漫长历史的同时也同样沉淀下来的许许多多的优秀文化遗产,其中饮食作为信奉‘民以食为天’的中国特色自然也是最受道关注的。

可是就显示历史会有的必然进程一般,饮食文化也在五千年后的现在遇到了时代发展的冲击,人类因为网络认识到了越来越多的历史美食,但是也正是因为网络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通过图片来鉴赏一道菜的味道,而中国五千年的饮食文化,不应该仅仅只出现在虚无和遥不可及的网络之上。

参考文献:

陆文夫《美食家》

唐鲁孙《中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