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要說11月的熱門電影,一定有《天氣之子》的一席之位。

作為導演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和《你的名字》一樣,都在日本本土收穫了百億票房,並且還即將和《哪吒》一起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不過這次,中國觀眾似乎沒那麼買賬了。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日本版天氣之子 vs 中國版天氣之子

雖然7.1的豆瓣評分不算低,但卻是新海誠作品裡的倒數;評價兩級分化十分嚴重,不喜歡的人大喊難看,喜歡的人哭得稀里嘩啦。

只是,如果你去問這兩個陣營的觀眾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評價,他們很可能會給出相同的答案——

這部電影好“中二”啊。

不管是五星的好評,還是一二星的差評,“中二”都成了其中的關鍵詞。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這個故事的開始,其實是16歲的男主帆高離家出走,來到東京闖蕩。

「輕微劇透警告」

在下著暴雨的東京,帆高遇到了獨自帶著弟弟生活的女主陽菜。

陽菜告訴他,自己擁有能夠讓一定範圍的雨天變晴的超能力,於是兩個人一起承接了一系列變晴業務,比如讓天變晴給集市帶來更多的客流量,防止煙花大會因為雨天而取消。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給我變晴!

但這種能力的使用是以消耗自己為代價的。

最後,陽菜想讓東京恢復正常天氣而犧牲了自己,用消失在人類世界來換來東京的晴天。

帆高並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他不顧身邊人的各種阻攔,選擇救回自己喜歡的人,而不是拯救世界。

於是東京重新下起大雨,三年後一大半都被淹沒了。

而關於這個“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我會給你懷抱”的東京愛情故事的“中二”之爭,也都圍繞這個情節來展開了。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中二這個詞最開始,是用來描述那些初中二年級的少年少女,擁有自我意識滿溢,以自我為中心的各種毛病。


而那些覺得“我想不管世界,只想愛你”過於中二的人,就是認為帆高的選擇太不成熟,太沒有邏輯。

“先是犧牲自己、拯救世界,又是犧牲世界、來拯救愛人,明明才是小屁孩的年紀,怎麼就有以毀滅世界為代價的愛情觀?”

他們不認為這樣相遇的男女主,能夠產生深厚到寧願讓一座城市被毀滅為代價的感情。不僅傻還荒謬,也沒有一點社會責任感。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他們也吐槽著帆高在去拯救陽菜的路上,一直沿著東京的鐵路軌道跑過去而不選擇其他的方式。

既浪費力氣,又耽誤時間,自己彷彿在看東京馬拉松宣傳片。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還有最後帆高直接用槍來對準阻止自己的警察、大叔朋友,讓這些觀眾更加不接受,誰會真的想要這樣犯法?

甚至有人覺得整個故事的開始就不成立——

一個未成年的小孩就離家出走想闖蕩東京,簡直是在胡鬧啊

所以當這些給出差評的觀眾說“討厭這個太中二的故事”的時候,他們不是覺得這些類似於擁有超能力的超現實設定太傻。

他們是討厭年輕人的幼稚。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他們從非常理性的角度來分析究竟是一段年輕人的愛情重要,還是整個社會利益更重要,帆高是不是太自私,是不是沒有對這個社會負責。

所以他們也只想像電影中的大人一樣,想對帆高說一句“該長大了,回家吧,一切都會恢復正軌的。”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可是給出好評的觀眾,就是喜歡這股中二勁。

他們覺得正是一路奔跑、舉槍阻攔這些看似不合邏輯的情節,才表現出了少年所擁有的特點。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帆高會拿著一本《麥田裡的守望者》離開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小島,來一座根本不認識的大城市,並且努力學會如何在陌生的地方成長。

即使受到各種各樣的挫折,也都沒有任何想要放棄的念頭。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他也會不管不顧地用永不停歇的大雨來換一份浪漫的青春愛情。

與其說喜歡這部電影的人是被帆高的中二所感動,不如說他們是喜歡這種青春期的少年所擁有的氣質,並且把所有特別的屬性一起附在了“中二”這個詞上——

叛逆,莽撞,一意孤行,但是同樣反抗、不遵從、無畏、熱血。

還沒有因為社會的種種規則開始自我束縛的帆高,讓他們懷念起還沒有成為一個太過較真於現實的沒意思的成年人的自己。

他們希望自己能夠重新擁有充滿一種少年的熱忱,更俗套一點,可以說是一種少年氣——

不僅對自己喜歡的人,也是對喜歡的一切。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像這樣日式青春的“中二”,其實也能在許多地方被看到的。

比如那些熱血番裡的少年,沒有超能力,但卻不分晝夜地努力,咬牙堅持到最後成功。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再比如在被稱為“夏季甲子園”的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選手大會。

所有經過艱苦的訓練,在地方選拔賽中衝出重圍的棒球選手們,在阪神甲子園大球場上,上演一個又一個和熱血動漫一樣的奇蹟。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還有那些日本選秀節目裡,願意相信“手鍊斷裂就意味著夢想成真”的素人選手們,也相信自己努力過後一定可以站在舞臺上。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這些向前亂撞的勇猛,都和《天氣之子》的內核是相同的。

當然也是許多成年人不認同的。

畢竟在更現實的世界,而並非構造出來的童話裡,真的是中二更好一些嗎?有些被迫成熟、更加理性是必需的

新海誠自己在接受B站訪談的時候,也給出了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兩種選擇並沒有明確的對與錯的分別。

不管是選擇被社會磨去一些稜角,還是保留一腔孤勇,真的很難去說哪種更好,也始終是一種個人選擇。

但在現在的時代,能夠直面自己內心的渴望太難。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一旦我們說出一些自己相信的東西或者想做的事情,和別人的想法相沖突,或是與整個世界所默認的價值相違背,很容易就會受到抨擊和指責。

甚至很多人會就此放棄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或者是還沒有真正著手做,就已經在考慮其他人的想法。

而帆高,不過是一次給心裡還藏著中二之心的成年人的打氣。

他是有些幼稚的,但也是毫無保留地努力的。

喜歡這部電影的觀眾並不是覺得這部電影沒有缺點,不少人也認為《天氣之子》比起新海誠的其他作品在情感鋪墊上更為粗糙。

他們也不是認為身處社會中的人,不需要承擔責任,可以不遵守社會規則。

只是他們想要讓自己心中那一小塊被壓抑許久的地方,能解放一下。

《天氣之子》:一半人罵“爛片”,另一半人卻痛哭流涕

我們都會終將長大的。

但誰不想這份沒有被社會毒打的、屬於青春的“中二”能夠保存得更久一些呢?

就像RADWIMPS唱得那樣,“我能做到的還有很多”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