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评审过程中的一件隶书,让评委曹宝麟不淡定了

山东书家高岩以隶书,在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展览中获得优秀奖。在评审的过程中,这件作品“遭遇”了一些有意思的事:评委在入展作品中选择获奖作品时,本来为行草组评委的曹宝麟没有推荐行草作品,而是选了这件隶书作品(下图)。

国展评审过程中的一件隶书,让评委曹宝麟不淡定了

高岩获十一届国展优秀奖作品

是什么原因打动本来是行草书评委的曹宝麟呢?在对获奖作品点评时,曹宝麟说了自己的原因:

近年来的隶书时风被几家评委面目所塑造,经过培训而克隆,几乎千篇一律。处于古文字最下端的隶书,毕竟还是需要以追求古意为尚。唐人八分已严重程式,迹近版刻。古意之难得,只能从学古中潜移默化。

国展评审过程中的一件隶书,让评委曹宝麟不淡定了

高岩作品

然而,走捷径的美术化制作趋向已使古意日渐浇漓,令人惘然。高岩的巨幅隶书气息醇古,一看即知是经过长期的汉碑临习酝酿得之。它有摩崖的雄浑气势,兼得汉碑中如《张迁碑》《郙阁颂》一路平正大气的精神。

它的雄浑避免了粗浊,正大又不流于呆滞,达到如此境界,难能可贵。

国展评审过程中的一件隶书,让评委曹宝麟不淡定了

高岩作品

曹宝麟本属行草组评委,评奖阶段尽管打破书体界限,但推荐一个隶书作者是否越俎代庖?曹宝麟又说道:我年轻时曾学过汉隶,个中精窳自能分辨。但愿此举能使一个优秀的隶书作者不致埋没,更使踏踏实实则古的学风得到弘扬。

国展评审过程中的一件隶书,让评委曹宝麟不淡定了

高岩作品

篆隶真草行五体中,很多人认为隶书最易入手,也最易取得成果,实践的结果是,隶书确实入手较易,但要能写出真正属于时代又不乏个性的优秀隶书作品,实在是难得得很。

当代写隶书者不乏其人,但有大成者却寥寥无几,能看到一幅较佳的隶书作品则不胜欣喜。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中,高岩所书隶书中堂第一眼即能打动人。

国展评审过程中的一件隶书,让评委曹宝麟不淡定了

高岩书法展现场

首先是有汉人独有的淳朴、雄浑、沉厚,有博大气局和动人魂魄的魅力。习隶者能得汉隶之精髓、意味,是隶书作品能否成功的第一要素。当代人写隶书多随意变形、扭捏作态,几乎成了展览上的主流。而高岩此作,主要源于《张迁碑》,而《张迁碑》的醇厚、稚拙之气也与当代人的艺术追求不谋而合。

国展评审过程中的一件隶书,让评委曹宝麟不淡定了

当然,一味照古碑帖不变地描摹,也难成佳作。我们从此件作品中还看到了另一源头:当代优秀隶书大家的作品。从此作中我们能隐隐感到浙江老一代书家沈定庵作品的影子和气息,这种气息不是哪一个字、哪一笔,而是整体的意味。

如果说高岩此作可基本代表了当代隶书水平的话,也不为过。

国展评审过程中的一件隶书,让评委曹宝麟不淡定了

高岩作品

但笔者也有不满意之处:一些字结体并未写到位,如“曲”“香”“去”“花”“愁”等字;此作中少数字的避让关系也未处理好,如第一横排的五个字,“盛”字过大,使得“社”字压缩展不开,“曲”字过高,“愁”字又偏下,等等。这是笔者的一己之见。

国展评审过程中的一件隶书,让评委曹宝麟不淡定了

高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