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教授:教育孩子要趁早,6岁前是黄金期,过了12岁有心无力

最近有粉丝给我留言,说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她感觉教育起来越发吃力了。有时候真的不想管他了,干脆随便任由其发展。

在这里我要劝广大家长一句话:再难也不能放弃,而且教育孩子要趁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教育这件事情上也是有“潜规则”的。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在节目上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她说,“孩子六岁前,父母的话是黄金,十二岁后,就是垃圾了。”

公安教授:教育孩子要趁早,6岁前是黄金期,过了12岁有心无力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把教育里面的难题直接揭露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番感慨呢?下面就来分析下

首先,6岁内的孩子自我意识还不够强

孩子年龄越小,也就越听话,这是不少家长的真实感受。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还不够强,他们更注重父母的感受,自己倒是次要的。

不少家长在这个时段都感觉很幸福,觉得孩子就是贴心的小棉袄。他们用稚嫩的言语,说得你心头暖暖的,就算偶尔犯个小错,也无伤大雅。

公安教授:教育孩子要趁早,6岁前是黄金期,过了12岁有心无力

同时,这个事情大人对幼儿的宽容度也比较高,毕竟一张天真无邪的小脸看着你,气都能消了一半,然后用”算了,孩子还小“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事情也就过去了。

但是当孩子长到12岁的时候,正是青春冲动期,个子高了,自我意识也强。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是否开心,而不是家长的心情如何。

这样的反差,是不少父母所不能接受的,为了重振家长权威,不少人就会做出”武力镇压“,这样反而让孩子更加反感,从而也不会听从教诲。

其次,6岁孩子能力有限

这时候的孩子往往还没成人高,力气也非常小。家长声音稍微大一点,或者举起巴掌了,他们就会害怕,开始求饶认错。

公安教授:教育孩子要趁早,6岁前是黄金期,过了12岁有心无力

但等到他们12岁了,个字都快赶上你了,力气也长了不少,你还指望他会乖乖听话吗?一旦动了手,反而效果更差,甚至他连听你讲话都觉得烦。

最后,6岁孩子的世界相对单纯

孩子接收的信息一旦多了起来,他们的想法就会发生变化。年龄越小,心思也就越发单纯,对事物的渴望相对来说就会比较低。

公安教授:教育孩子要趁早,6岁前是黄金期,过了12岁有心无力

但慢慢长大后,他们的欲望就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情感上的改变。从单纯的爱父母爱自己,到喜欢上其他异性,都会成为将来的”矛盾点“,所以这时候家长的话对他们来说就是”垃圾“。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黄金期教育好孩子,同时在青春期也能顺利度过呢?我想你不妨试试以下几点:

精神引导不能少

要想教育好孩子,最有用的方式肯定就是精神引导了。只有当一个人认可你的观点,他在行为上才不会出现差错,就算有天你不在他身边看着了,也不会误入歧途。

公安教授:教育孩子要趁早,6岁前是黄金期,过了12岁有心无力

所以除了平时的说教以外,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德育教育,多买些有益书籍或者行为绘本,让孩子从思想上开始改变。就算以后非常难管了,相信他也不会在大是大非上出现错误。

以身作则

都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不仅如此,我觉得他们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孩子的行事准则,世界观人生观大多受家长影响。

公安教授:教育孩子要趁早,6岁前是黄金期,过了12岁有心无力

所以如果你本身就是个很有原则的人,那么孩子也不会差到哪去。但若是你不严于律已,平时作风懒散,小孩可能就会有样学样了。

不放弃沟通

虽然说12岁以后孩子比较难管,但是家长不能放弃沟通。你要了解他的思想,才能找到突破口。

这边要纠正一点,那就是命令不等于沟通。沟通是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你去倾听他的内心,所以每次谈心对家长都是一种考验。

人生很多时候,都是一场修行。孩子在成长,我们又何尝不是?他们第一次当孩子,我们也是首次当父母,因此谁都别瞧不上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才能让彼此的关系更加贴近。

记住,孩子不是你的所属物,他终将翱翔天空。一味的将其绑在身边根本不是爱。只有学会放手,学会尊重,你的话对他来说,任何时候都是黄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